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07868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 成研究研究报告执笔:高峥嵘、冯丽华、杨爱香农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是我校2002 年申报的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在各级领导、专家的支持下,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现将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在我们学校里,学生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懒惰贪玩,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有的

2、不爱锻炼;有的语言粗俗;还有部分学生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这些不良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深深感受会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重视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特别是以科技发明和环保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学习的习惯,进而在纪律、卫生、礼仪、交往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新课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

3、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决定以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并将农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课题进行实践研究。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1 、农村小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本课题研究试图构建一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科学有效模式,在实践中,探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促进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 、提高教师的素质,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是本课题的另一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

4、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二)研究的意义: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推进以德治国,落实纲要精神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而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

5、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 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 “高、大、 全 ”的弊端,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叶圣陶:“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培根论人生 :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的狂热可与之相比。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人力都难战胜它,即使是人们赌咒、

6、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 而人在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强化理论: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同种刺激的反复出现。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进行多次后,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而且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熟练,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任何优良的习惯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有意识地来加以培养的。我们知道,“在大脑的两半球的兴奋,最优越的区域内新的条件反射容易被形成,而且分化也能被有效地养成”。因此,一个人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或培养,才可能迅速地和精确地形成各种优良的习惯。一个

7、人要想有意地养成某种优良的习惯,就必须坚持既定的决心,在有关的情况下毫无例外地去进行某些适当的动作。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某种情景刺激和他们某些适当的动作在他的大脑两半球内迅速地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说, 他才有可能真正养成某种有关的优良习惯。内化学说: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内化学说认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就是说,教育活动中向学生所提出的一切都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内化”把它们转变为素质之后,才能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内化的好坏与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比。在习惯养成教育中也

8、同样如此,只有把教师提出的种种教育要求,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后,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主体性,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四、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时,对其进行内容、特点及内在规律的研究。( 2)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农村学校对习惯养成教育的运作机制、运作方式的研究。( 3)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内容、形式的研究。( 4)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的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课题设立了三个子课题:子课题一: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子课题二: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子

9、课题三:家庭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总体属于教育行动研究法。采取边“调查”边“研究”边“理论化”的研究模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再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分析其变化过程,找出内在规律,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六、课题研究的步骤我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2002年5月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 由任校长余树炎亲自担任组长 ,两名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校长负责课题 实施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聘请县 教育科学研究室的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技术指导。(一)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02.

10、9)1、积极准备从2002年9月起在全校学生当中,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礼仪手 册”和行为习惯“十点目标要求”,并利用校家庭教育导报进行指 导,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让学生良好行为习 惯更具时代特征,课题组重点开展了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2、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 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 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 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确立各自的子课题,做到了分工明确,并定期 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3、对学生进行问

11、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二至五年级学生,发放 324份问卷,回收324份,回收 率100%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 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 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 习惯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 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 题和几个环节确定的。(1)、调查结果与说明: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表1:文明礼貌情况见到教师问好主动问好被动低头走过61.2%18.3%20.6%和别人交流使 用礼貌用

12、语经常使用偶尔使用从不使用60.2%33.9%5.9%从上表可知,61.2%学生能向教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表2:品德行为情况做错事主动承认教育卜承认不承认58.3%36.4%5.3%和同学发生冲 突时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动手打架55.8%34.1%10.1%帮助有困难的 人主动帮助有时帮助从不帮助38.8%55.4%5.8%捡到东西交绢 老师交给老师交给家长自己留着75%18.7%6.3%从上表可知,有75嫦生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 同时在调研中发现,4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同学在 和

13、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61.2%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被动性尤为突出。表3:卫生习惯情况每次吃饭前洗手每次都洗手有时洗手太脏了就洗手61.7%32.5%5.8%学校内发现脏物赶快捡起来有时会捡起来装作没看见43.4%50.5%6.1%从上表可知61.7%同学吃饭前每次洗手,43.4%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赃 物能赶快捡起来。同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学校 卫生方面较被动,应引起重视。表4:学习习惯情况小组讨论发表 意见大胆发表听别人发表不参与讨论48.8%45.7%5.5%课外读物经常经常阅读偶尔阅读不阅读阅读40.3%53.2%6.5

14、%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偶尔预习不预习提前预习35.5%57.3%7.2%对于学过的知经常复习偶尔复习不复习识经常复习41.8%46.8%11.4%从上表可知48.8%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 时在调研中发现,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 59.7%,在学习方法方 面对学习新知识提前预习仅达 35.5%,对学过知识经常复习达41.8%。反映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调查中发现有3

15、9.8%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尤其是课后和校外; 有 38.3%的学生还没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是由于农村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调查中发现有44.2%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甚至动手打架,51.2%的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响、不良家庭教育影响,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 ,孩子缺乏人际交往,唯我独尊,脆弱娇气,同学之间缺少热情。还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因此“孩子好了,大人恼了”的事情屡见不鲜。树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