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07816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对责任(absolute liability):不仅不必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甚至不必考虑行为人 的行为是否合法,只要行为人从事了造成损害的行为,就应承担赔偿责任。P188 酸沉降(acid deposition):包括酸性物质的湿沉降(例如酸雨、酸雪、酸雾、酸霰、酸雹) 和酸性物质的干沉降例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氯化合物等气体酸性物。P130 酸雨(acid rain, acid precipitation):是指 pH 小于 5.6 的雨水。P130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2、,把 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 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P1农业面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磷等植物营 养物质、农药、除草剂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及农田渗漏,造 成水体环境污染的现象。P277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 入和无形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P139农业效益(agriculture effect):指农业为人类提供各

3、种利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农业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的实际表现。农业效益可以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P5 农业生物多样性(agrobiodiversity):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 以生产生活为动力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分为狭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广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P54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特别地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 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P2农业生态系统模式(agroecosystem pattern):是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格局。P181

4、农林复合系统(agroforestry):指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林业与农作物生产和(或)畜牧业生 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得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P73农业技术体系(agro-technical package):指农业生态系统中相关调控技术的集合。P181 阿利氏群集原则(Allee s principle of aggregation:每种生物都有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 都产生限制影响,种群总是避免过分的分散和过分的拥挤,使种群内的个体能获得最佳生活 和生存条件。P39化感的自毒作用(allelopathic autotoxicity):受体和供体属于同一种植物时产生抑制

5、作用的现 象。自毒作用作为化感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一种表现P45 化感作用(allelopathy): 一种活体植物(包括微生物)(供体,donor)通过挥发、淋溶、根 分泌、残体分解等途径向周围环境释放次生代谢物进而对邻近植物(或微生物)(受体, receiver)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的化学生态学现象。P44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 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使其 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

6、、协调、循环、 再生”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 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的高效环保友好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P333 偏害作用(amensalism):是指当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 起抑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如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和微生物拮抗作用(antagonism)。 P43面积效应(area effect):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 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岛屿的面积越大生物物种多样

7、性就 会越高,因岛屿面积越大资源所能承载的生物物种越多。P58人工辅助能(artificial auxiliary energy):在农业生态系统等人工和人工驯化生态系统中,人 们还通过投入人力、畜力、燃料、电力、机械和肥(饲)料、农(兽)药、农用薄膜、良种 等,辅助生态系统以太阳能为起点的食物链能量转化,称为生态系统的人工辅助能。P90 辅助能(auxiliary energy):除太阳能外,通过自然补加或人工投入方式,对生态系统输入的 其他形式能量,这些能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繁衍乃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 用,统称为生态系统的辅助能。P90草畜平衡(balance between

8、animals and grasses):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 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 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P208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 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P5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各种化学元素包括生命有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 质,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

9、环境到生物体, 从生物体再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 环依据其循环的范围和周期,可分为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它们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的。P101生物辅助能(biological energy subsidy):指来自生物有机物的能量,如生物质燃料、劳力、 畜力、有机肥、饲料、种子、种畜等。P90生物学放大作用(biological magnification):食物链浓缩作用(food chain concentration)又 称为生物学放大作用(biological magnification),是指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 在生物体

10、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处在高营养级的生物,其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 高的现象。P133生物量(biomass):在某个特定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体总量构成生物量, 又可称为现存量。P101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主要是指植物及其动物转化的排泄物等生物有机质储存的能 量。P97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生物为适应环境而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也即生物以何种 类型的形态和何种特征的功能来适应环境,从而能够生存和成功繁衍后代。P48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P50 生物潜能(b

11、iotic potential):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是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 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用rm表 示,又称为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或生殖潜能(reproductive potential)o P38资金流(capital flow):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的输入要用一定的资金按市场价格购买,产 品的输出也按市场价格换回一定的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monetary flow, capital flow)。P174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12、:可被定义为与一项活动(activity)以及一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过程所直接与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P112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 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常用K表示。P38淤地坝(check dam, silt-trap dam):在黄土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类似于谷坊的原理和形式, 但受保护的沟谷规模更大,矮墙变为高坝,抗冲刷能力更强,建设标准更高,坝高可达25 m,可有效拦蓄坡面下来的洪水,在蓄水期间可为下游提供一定的灌溉条件,当淤积填充完 成后,可形成质量优良的坝地,可为农

13、业的高产稳产打下很好的基础P289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化学联系的科 学,其核心是研究生物之间的化学联系。P44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是循环经济思路在农业的具体应用。P216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针对老工业化直线单向物流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这一思路是通过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尽量多步骤再利用(reuse)和循环利用(recycle),以实 现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减量(reduce),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P216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

14、pment Mechanism, CDM):联合国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 都议定书确立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P394顶极群落(climax):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在顶极群落中出 现的物种称为顶极种。P51高斯理论(Coases theory):经济学家高斯(Ronald Coase)提出了一个可以更多利用市场 机制,而不是政府机制来克服经济外部性的理论。高斯理论表明,在市场充分发育和交易成 本足够低的条件下,不管产权界定给谁,经济外部性问题都可以通过资源的产权确定来解决, 而且产权的确定会同时使资源利用的社会总效益达到最大。P193协同进化(coevolution)

15、:指在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 形成和加强的过程。P52侵殖种(colonizing species):首次迁入一个新区域的种群通常被称为侵殖种群,在它们刚刚 迁入时,种群个体越来越多,个体数量呈现指数增长,会形成急剧上升的J型曲线。然而, 这种情况在自然界几乎是不会发生的。实际上,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时,增长便会慢下来, 并稳定在某一个环境能承受的水平上。P58偏利作用(commensalism):又称为单惠共生,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 一方则没什么影响。P44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

16、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P51竞争(competition):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竞争可以分为2种类型:直接干涉型竞争、资源利用型竞争。P42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on exclusion principle):也称为高斯原理,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P43消费者(consumer):指直接依赖初级生产者或其他动物为食物来源的各种大型异养生物, 主要包括各种动物。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寄生动物、腐生动 物和杂食动物5种类型。P30接触化学感觉(contact chemoreception):草食动物为了找到以植物为主的食物,需要感觉和 分辨来自植物的刺激,包括视觉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其中对化学因素的感觉可分为 接触化学感觉(contact chemorecept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