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01877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城县201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2分)A.匀称(chng) 荣膺 语无轮次 随身附和(h)B.归省(xng) 取缔 不可名状 销声匿迹(l) C.迸射(bng) 伫立 面面厮觑 恪尽职守(k)D.哂笑(x) 涟漪 物竟天择 周道如砥(d)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2分)A.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2、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3、诗词默写。(4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范仲淹峨眉三月歌) 王绩的野望一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杜甫登楼中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无限伤感的诗句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2分)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B.范进看了看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

3、”?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全部正确。C.“中国梦”“青歌赛”“房价高”“风景美”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D“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这个句子表述准确,没有语病。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不耻下问”“舍生取义”“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四个成语均出自论语。C.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的文学形式。D.古人大多既有名,又有字,并常按长幼次序来取字,如三国时期的孙家四兄弟:孙策,字伯符;

4、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孙家四兄弟是按“伯仲叔季”的顺序排列的。6、中国文学名著如一轴人物画卷,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例如,一部水浒传就描绘了武松、林冲、李逵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经典形象。请回答下面与水浒传相关的问题。(2分)(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他”的名字叫鲁智深(鲁达、鲁提辖),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他” 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或“侠肝义胆

5、”)的性格特点。(1分)请将下面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1分)打虎景阳冈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醉打蒋门神7、综合性学习。(6分)周末,几位同学相约乘坐通城至大溪的车牌为鄂L5X006的客车去大溪风景区旅游,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该车在已经严重超载的情况下,还在继续揽客上车。此时,你打了举报电话,想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你怎样说?(2分)答:交警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乘坐的通城至大溪的车牌为鄂L5X006的客车严重超载了,这会很危险的,请您处理一下,好吗?同学们首先来到青山水库游玩。小佳看到刚才停泊在对岸小沙洲边的一只小船向远处划去,不禁

6、吟出一联: 小沙洲,州停舟,舟行州不行; 此联有许多同音字,大家一时都对不出满意的下联来。后来,同学们游玩到青山水库边的山顶,眼尖的小刚老远看到一座挂着“凌云阁”匾额的木屋上栖息着一对鸽子,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使鸽子受惊而飞,小刚灵感顿生,脱口对出了大家都觉得很好的下联:示例:凌云阁,阁落(栖息)鸽,鸽飞阁未飞。(2分)活动结束后,小安同学有感而发,写了一段话语,请将这段话补充完整。(2分)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汲取到了知识的养分;【示例】在优美的大自然中,我欣赏到了青山绿水的无限风光。在社会大课堂里,我懂得了处处有学问人呀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父爱的姿势,

7、完成812题。(14分)父爱的姿势 文/钱国红父亲是家中的“天”。每每望着“天”的背影,我都会读出一腔感动和敬畏不独他是父亲,也是因为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姿势那些父爱的姿势。 父亲是一位老兵。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连死都不怕,还能怕什么?他怕,他怕作为他儿子的我有个闪失。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天黑得像锅底,闷雷串串,顷刻间硕大的雨点凭空砸下。放学了,我望着天地间无头无尾的雨不知所措。这时,父亲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路上,风狂雨骤,我和父亲撑着一把伞摇摇曳曳,费力地向家中走去。父亲把伞几乎都放到了我这边,他身子极度倾斜着,半边身子完全暴露在雨水之中。他右手撑伞,左手竭力将我拉靠在他的身侧,

8、那情形让人油然想起孵蛋的母鸡。不到半路,父亲全身便都淋湿了。父亲索性把伞交给我,把我抱起来骑在他的脖子上。父亲的脖子热乎乎的,与冰凉的雨水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为此写下骑着父亲冒雨归的作文,其后成为我在市里获奖的第一篇作文。 初二时,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中,我赤膊上阵,结果患上了重感冒。晚上,母亲在灶间做饭,父亲则守在床边,一会儿帮我掖掖被角,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又量量我的体温。我闭着眼,倾听着父亲粗重的鼻息。(多年后我想起这事来,还倔强地认为:能够听到父亲鼻息的子女,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父亲扶我躺下后,搬个小凳,坐在灶前给我煎药。火光熊熊,映红了父亲花白的头发和脸上刀刻一样的皱纹。那些皱

9、纹不知何时爬上了父亲的脸,它们像跨越了千年的化石,展现在我的视野中,等我酸酸地去读。父亲盯着火苗,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药壶发出“噗噗”的声音。多年后,当我欣赏著名画家罗中立的名作父亲时,我觉得画家绝对是以当年佝偻身子熬药的父亲为模特的。 知了长鸣的季节,我参加了高考。考场设在离家40华里之外的县城。考完第一科的时候正是中午。考生们呼呼地跑出教室,当我最后一个懒懒地走出考场时,蓦地看到:校门口,烈日下,孤独地站着一位老人,正踮起脚尖费力地朝这边眺望。那企盼的眼神和前倾的姿势,让人顿时想到南极的帝企鹅那竟是父亲!我万万没有想到不会骑自行车的父亲竟然走了40华里来考场外为他的儿子高考助威!那可是40华里

10、啊!霎时,我有一种海上孤舟见到了小岛的感觉,向父亲飞跑过去!父亲也看到了我,深一脚浅一脚蹒跚着向我奔来若干年后,当我读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的脑海里立时现出父亲当年帝企鹅般奔跑的姿势两者何其相似啊! 很遗憾,我没能拍下父亲当年的种种姿势。我知道,这些瞬间的情景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很平常的,毫无耀眼光芒,但它们却是父亲的一个个侧面,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侧面,拼合出了一个生动、朴素、慈爱、憨实的父亲形象!人生易老,韶华不再,尽管世间常有白驹过隙之叹惋,我却倔强地认为:不管沧海桑田,父爱的姿势不会变!它们将定格在岁月的底片上, 恒永而清晰地诠释着大爱无痕、上善若水的全部含义。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

11、第7期)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答:本文以父爱为线索。9、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4分)答:三件事。骑着父亲冒雨归;父亲灶前给“我”煎药;烈日下父亲为“我”高考助威。10、本文第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景物描写。渲染当时天气的恶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父亲冒雨接“我”回家做铺垫。11、体味第段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 晚上,母亲在灶间做饭,父亲则守在床边,一会帮我掖掖被角,一会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又量量我的体温。答:运用叠词突出强调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12、任选一个角度,谈谈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

12、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点?(3分)答:示例;语言平实简洁,却又蕴含无限深情,使读者感到自然、真挚、感人。(二)阅读城固宅坚园更幽,完成1316题。(12分)城固宅坚园更幽李磷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他向石门隐士朱升请教克敌的致胜良策,获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中国人善于筑墙,我们修建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墙。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例如唐长安,实行“里坊制”,由一百一十个坊组成,另有宫城、皇城各一以及东、西二市。这些坊、市、皇城和宫城,都用墙围起来,皇帝一家住在宫城里,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皇城里办公,平民百姓全都住在不同

13、的坊里。大街上只见坊的围墙和坊门。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我们如能让时光倒流,有幸回到唐朝繁华的大都会长安,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定大感意外。因为眼前所见,并非左右店铺林立、门庭若市的景象,仅是两道高墙而已。在我国古代,不仅“无墙不城”,而且“无墙不宅”。于古代众城市住宅中,四合院为典型的代表。它是封闭式的家居,用墙壁围起来,外墙很密实,窗户一般只开向内院。所以生活在合院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风光,而外面的人也同样无法窥见合院内的情况。比较大型的住宅,除了前后分门、厅、室三进,左右还分东、中、西三院,配给不同辈份或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使用,院子之间必定设有隔墙。墙

14、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论语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采取什么手段可有效地防范非礼于未然呢?莫过砌一道墙!人们既难以互相接触,“非礼”的事就不易发生了。试想这样一个围墙处处、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小区,人们回到院子里,就有一片完全独立的小天地。这表明古人非常注重家庭隐私,就算邻居,因为各自都住在围墙内,出现干扰对方的机会是甚微的。大凡园林,必先沿界筑围墙,然后山池、亭榭、花木,即“无墙不园”。江南园林中的墙,通常被粉刷成白色,俗称“粉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贾政刚至园门前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

15、自是喜欢。”言下之意,文人长期受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熏陶,以粉墙的纯洁为雅。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造园有“障景”一法,围墙即以视线屏障的角色呈现,园外那些令人头痛、不美观的东西的处理问题便迎刃而解,的确,园林风景如画,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此外,墙还可以“隔景”和“分景”,行家说:“园必隔。”隔墙就园林而言,属关键之事,隔墙若运用得当,咫尺庭园,则呈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无穷无尽之境。园中四时虽烂漫,然而,围墙却不让你一览无遗。墙,让城固,宅坚,园更幽。(节选自2013年4月7日文汇报,有删改)13、选文说:“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选文从哪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说明?(3分)答:无墙不城、无墙不宅、无墙不园或城固、宅坚、园更幽14、文章第段写唐朝长安的“里坊制”有什么作用?(3分)答: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的特点。15、选文、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换?请说说理由。(3分)答:不能调换。因为这两段是递进关系(逻辑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