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中的五角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93565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中的五角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苹果中的五角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苹果中的五角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苹果中的五角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苹果中的五角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苹果中的五角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中的五角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苹果中的五角星设计的新角度一、基本说明1、教学模块: 高中设计模块2、教学年级: 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章节: 第一单元第一课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6、教学设计: 涿州市第三中学 荆旭英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二选修设计模块第一课,但并非地道的设计,而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养。要求我们从生活的偶得中,去寻找与发现规律,从而获取对寻常事物新的认识,培养一种“创新”思维,为后面章节的学习铺垫一定的基础。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审美鉴赏的能力,有上进心,表现欲望强,这有利于本堂设计思维培养课的教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因高一年级的原因对美术这一

2、学科的态度有些淡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优化结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针对性较强的进行课堂设计,重新唤回学生内心的美学情趣。四、教学目标:1、用不寻常方式来观察寻常的事物,从而获取对事物新的认识。2、打破思维定势,在我们熟悉的现实基础上挖掘“新意”予旧事物新价值,且运用适当的手法来进行表现。3、学会“换位思考”,宽容与已相异的人、事、物,以开放的心态容纳整个世界。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对事物不同角度的观察与表现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视觉信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视觉信息获取方式的学习渴求。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大千世界的寻常事物中发掘事物所赋予的“新意”,并

3、运用某种合适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六、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的互动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内教学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反思;课外要求学生身体力行。七、板书设计:八、教学思路:苹果中的五角星是设计(湘版)教材第一单元“视觉传达设计”部分的第一课,本课是视觉传达设计三个环节中的第一部分,即如何获取信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大千世界中,处处都藏着美的“秘密”,形形色色被赋予“新意”的寻常物品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所以本课选择从活动猜猜五角星图形从哪里来?开始引入教学,上课伊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猜图形过渡到似曾相识但又风格表现迥异的寻常事物

4、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视觉信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视觉信息获取方式的学习渴求,再引导学生欣赏富有新意事物的摄影作品及生活中抽象美的摄影作品。分析设计师的思维过程,逐步了解设计中信息获取的不同方式方法及抽象美的表现形式与法则,并课堂指导学生在挖掘新意或抽象美的构成中有选择的完成作业一幅。接下来是拓展本课内容的内涵,由物提升到人的高度。本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设计学的基础知识,还能陶冶性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世界观。九、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课题导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五角星(苹果横切面上的)图形,让学生猜猜

5、我画的是什么?是从哪里记录来的?学生讨论并按教师要求回答问题用活动的方式导入本堂课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简述对活动作简要评述。引入主题转换角度,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事与物,你会有意想不到新的发现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产生达到目的的责任感课件展示不同角度与方式拍摄的寻常事物微距拍摄的寻常事物相关课件展示学生了解并可提出问题熟悉的事物带来的视觉冲击与陌生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学习的推力。(垂直仰视宫灯等图片)新授:设计含义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新”并非无中生有,在于对我们熟悉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发掘学生阅读教材,并给出自己的定义新授:解决问题获取信息角度美借助不寻常的方式

6、去观察寻常的事物,能给我们的启示课件:相关课件展示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总结,不寻常的观察方式是:特殊的透视角度物体的旋转投影微距拍摄1、阅读教材。2、感受图片带给我们新意。3、讨论这些视觉形象的获取与寻常方式的不同之处。原来如此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轻松接受本课知识内容。(从蚂蚁的角度来观看被雨水冲刷的“沟壑”等)新授:获取信息局部美专注于某个物体的局部,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会有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课件:相关课件展示 就身边的物品(书本或文具)与同学一起观察和交流,尝试用局部观察的方法寻找奇妙的图形或联想有创意的形象。从整体到局部,感受不曾注意的图形,从惊奇中发现美。(观察橙子的局部等)新授:获

7、取信息抽象美1、对事物的陌生感是抽象概念的基本来源。2、抽象美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3、节奏与韵律是其法则之一。课件:相关课件展示1、享受生活中无处不在抽象美的图片。2、讨论并列举你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抽象美。由具象到抽象,深入教学内容。(交叉的火车轨道等)课堂活动“身体力行”表现信息1, 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幅和谐抽象画;2, 就身边的某一物品与同学一起观察和交流,尝试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发掘出物品身上的“新意”。总结练习,展示优秀作业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做第二题的同学们可一起讨论。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及动手能力,活学活用。(借用孔雀毛身上的色彩组合制作的图形)新授

8、:信息的延伸时空的美1、生活中时刻创造着美的形象。2、时空跨越留下的美的痕迹。3、瞬间凝固成永恒。总结:生活让我们无时不在创造美的形象。课件:相关图片展示阅读课本第四页,欣赏课件,感悟生活中另类的美。由表及里,拓展课本知识内容。打破思维定势,感受时间与空间带给我们新的视觉感受,一切皆有可能。(瞬间的美)拓展:讲述故事电梯里的镜子: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着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在一再启发而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

9、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嘉宾们都显得有点尴尬,其中一位抱怨说:“我们怎么未能想到这一点呢?”老师总结:是呀,我们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海阔天空,但不幸的是,无论思路如何开阔,我们往往还是从自己出发的。感受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尽力体谅并宽容与已相异的人、事、物。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人民的公敌但为什么有着如此反常的举止。思考:面对老师、父母的指责,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情感的升华。由对事物的视角转变对人物的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整个世界。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角度美、局部美、抽象美、跨越时空的美设计人生的美。课件展示学生一起回顾巩固与加深课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