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90979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1(教育精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4、伟大的出征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伟大的出征一文再现了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受命出征的过程。文章开门见山点明“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接着文章按“5时”、“5时28分”、“5时30分”、“9时整”等时间的推移,生动详细地再现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出征,文章紧扣题眼,围绕“伟大”,运用极富震撼力的语言,让学生能从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事业之伟大,英雄艰苦奋斗之伟大,感受祖国之强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之情。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在课前准备的基础

2、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学生课后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分层目标A类学生1、学会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

3、民族自豪感。4、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B类学生1、学会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4、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C类学生1、学会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2、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导入新课:“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

4、是伟大的出征呢?1、展示杨利伟、“神五”图片 。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2、 出示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你发现什么?3、出示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你从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二)小组探疑1、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初读课文,了解那激动的一刻。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三)点拨解疑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3)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4)提出不懂的问题。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四)合作答疑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10自然段

5、)杨利伟即将飞天,人们无比激动地为他送行。第二部分(11-16自然段)杨利伟接受了总指挥的命令,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将永载史册。第三部分(17-20自然段)杨利伟告别亲友飞向太空。(五)提能练疑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送行人有教练、专家们、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物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六)达标无疑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

6、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4)篇幅要简短。第二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1、师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了解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即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再现“神舟”五号飞天壮举。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5时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2、课文开篇说“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板书课题)3、质疑定向: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这节

7、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近英雄杨利伟,领略英雄风采,去感悟这不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二)小组探疑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11至16自然段。在英雄出征的伟大时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词句画一画、圈一圈,作作批注,写写体会。2、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以下相关的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句段1:“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1)理解重点词“从容、稳健”,初步感受英雄形象。(体会杨利伟此时表现得那样镇静、沉着,迈着稳健的步伐是那样气定神闲)(2)抓住“微笑”一词,进一步感受英雄形象。(三)点拨解

8、疑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句段2:“出发!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涵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1)抓住“出发!”引导:为什么只用短短两个字?蕴涵着怎样的情感?(2)交流:总指挥简短的话语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的科学家、科研人员及航天员孜孜不倦地研究,没有他们甘于寂寞的研究,没有杨利伟等宇航员的刻苦训练,也不可能有今天!师小结: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才有总指挥的几多信任!几多期待!千言万语都蕴藏在这庄重的“出发”两个字中!(3)齐读,读出信任,读出期待,读出我们一定能成功!(四)合作答疑引读16自然段:“定格在定格在定格在”(1)三个定格的顺序能否调换呢?为什么?(2)从

9、大家的读中我听出来,这三个定格,一个比一个更重要,一个比一个更有意义,一个比一个更激动人心。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3)指名再读这段话,读出我们中国人的自豪!读出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读出世界人们的祝福!(五)提能练疑品读课文第三部分(第17-20段)1、朗读过渡:“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播放录像,杨利伟与战友告别,与人们告别走向专车的情景)师:看到这里我们倍感兴奋与自豪,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吧!2、自由读第三部分,哪些地方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六)达标无疑朗读过渡:“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课文为什么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呢?2、引导:这可不是一般的时间、地点概念,这一时间,

10、这一地点有着历史意义,将永远载入史册,值得纪念!3、师总结: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英雄出征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仿佛见证了“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这一飞不仅让中国人民骄傲与自豪,还让海外游子扬眉土气呀!4、课下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又有哪些新的发展?板书设计4、伟大的出征欢送、受命、告别课题5、北京欢迎你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陈述词,文章以饱满的热情,朴实流畅的文字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了北京的人文环境和地理优势,是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并真诚的欢迎各国朋友来北京旅游观光。学情分析教学前,要求学生动手查找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

11、料,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一个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之一,并从中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教学目标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分层目标A类学生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

12、情。B类学生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C类学生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体会陈述词为申奥成功所表达出的真切情意和为北京而骄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新的局面”、“新的高度”的含义,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

13、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1、奥运会是竞技体育。奥运精神,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是勇于奉献,甘于寂寞;是更快更高更强,自信自强自尊!参加奥运,取胜奥运,是多少人的梦想,我们都一一实现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总数高达112枚!“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2、举办奥运会,更是我们多年的努力、期盼与渴望,这一天终于来到了!2001年7月1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天,让我们走近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聆听申奥代表团的代表杨澜的申奥陈述吧!(二)小组探疑1、认真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没有读好

14、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练练。2、自学生字新词。3、看看课文陈述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4、理清文章脉络。(小组交流)(三)点拨解疑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全文的总起,告诉2008年来北京的客人,一定会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第二部分(4自然段)追溯足球的起源,第三部分(5自然段)介绍北京是历史文化的城市以及北京人的友善。第四部分(6-10自然段)讲北京以教育和文化为重点的文化计划,“我们”将在全国弘扬奥运精神,以留下一笔精神和体育财富。第五部分(11-12自然段)总结全文,向全世界人们发出邀请。(四)合作答疑再浏览全文,你觉得哪一句话又最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呢?引导读最后一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抓住关键词:“神奇”,这块土地怎样神奇呢?我们得联系全文读书,还得联系大量的资料,真正读懂这个“神奇”。(五)提能练疑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呢?请再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准备和大家交流感受。(完成课后第二题。)(课文向国际奥委会陈述中国体育的悠久历史、北京市的各种齐全的设施和全市热情友好的人民,还有奥运文化活动的计划,特别陈述了奥运火炬的接力路线。)(六)达标无疑1、指名读课文的1-4自然段。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指导朗读。第二课时二次备课(一)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