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807789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0000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汇报2021 2021年*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老师687人、校长42人。一、总体情况此次调查发觉,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主动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期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期望,%期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的留守儿童和母亲关系很好,%和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

2、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主要的支持。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在过去一年中,有%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难等多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百分比全部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和个百分点。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爱好不足有%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百分比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爱好(%)的比非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点。留守

3、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教导:有%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的人在学习上碰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全部高出个百分点。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依次是母亲、同学好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中,父亲第二,同学好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是最亲近的人,是关键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和价值肯定者。同学好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碰到困难的第一求援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围有不良帮派团伙,%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表现在

4、学习教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的留守儿童以为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社会支持情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预计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常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和常常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全部多于非留守儿童。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显著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和常常以为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的女童百分比比男童低和个百分点,而经常以为自己不如他人的女童百分比(%)比男童高个百分点。常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女童百分比比男童高、1和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

5、气、胆小的百分比也高于男童。另外,有%的留守女童常常以为孤独,不但高于留守男童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个百分点。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处罚(%)的百分比比非留守男童高、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爱好(%)、极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没完成作业(%)、成绩下降(%)的百分比比非留守男童高3个百分点,也全部高于留守女童。有%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个百分点。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轻易被欺负(%)、被歧视(%

6、)、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四年级留守儿童百分比在6个年级中最高。她们常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百分比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5和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现在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它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教导。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碰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逃学(%)、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爱好(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碰到问题没人帮助 、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和被老师处罚(%)百分比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个百分点。初二留守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更差,常常和母

7、亲交流(%)、常常和父亲交流(%)的百分比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和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恐吓(%)的初二留守学生百分比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好友视为最主要的社会支持(%),主要程度甚至超出了母亲,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替代吃饭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高个百分点,平均天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低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情况更糟糕,上学迟到(%)、没完成作业(%)、不想上学(%)、对学习不感爱好(%)、听不懂老师讲课(%)、极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和被老师处罚(67%)的寄宿生百分比均高

8、于非寄宿生,相差个百分点。寄宿留守儿童多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教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常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常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和看电视(%)。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表示生活老师会常常找她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置和维护情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六成多;安全情况堪忧,有%的寄宿

9、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他人。低龄寄宿趋势显著。有%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停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情况欠佳父母全部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母亲外出的最少,占%,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她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百分比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她们以为自己

10、更有用,同时也以为他人比自己运气好;她们以为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他人谈话聊天;她们认为自己的好好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即使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她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依旧表现得主动向上,她们中有%期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对未来怀有期望,比父母外出的高个百分点。三、对策提议1.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保障亲子团聚、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2.完善监护制度和国家救助体系,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加紧完善国家监护和救助体系。3.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搭建

11、工作平台,统筹经费保障机制,制订并提供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步骤及规范。4.构建全方位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络,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和监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小区建立关爱服务阵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和应急机制。5.充足发挥群团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主动探索共青团统筹、团属组织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工作体系,建立帮扶活动的长期有效机制,着力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作用。6.重视满足不一样类型留守儿童的多样化需求,考虑性别、年纪段及监护类型不一样的留守儿童的特点。7.经过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激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儿女举家进城,从根本上降低留守儿童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