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短语和“把”字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78349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字短语和“把”字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把”字短语和“把”字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把”字短语和“把”字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把”字短语和“把”字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把”字短语和“把”字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字短语和“把”字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字短语和“把”字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字短语和“把“字句一、什么是“把”字短语和把字句我们把汉语的词型分为基本词、复合词和复杂词三种类型,把基本词和复合词中的格式叫做短语。“把”字短语的固定格式是“把名(n)动(v)”。“把”有“处置、对待、致使”等意思,“把”后面的名字是“把”的对象。该名字与它后面的动字有不同的关系,或者是该动字动作的对象,或者是该动字动作的施动者,或者是受该动字动作影响的相关者。“把”字短语也是一种主述结构,“把名”代表主体,后面的成分代表述体,意为“把什么怎么样”。述体还必须包含动作的结果。例如: 把钱包丢了 (“钱包”是“把”的对象,也是“丢”的对象。“丢了”是状态动词,包含“结果”义) 把饺子吃完 (

2、“饺子”是“把”的对象,也是“吃”的对象。“吃完”是动结式动词,表示要使饺子不再剩下) 把书放在桌子上 (“书”是“把”的对象,也是“放”的对象。“放在桌子上”是动结式动词,表示要改变书的位置) 把钱存在银行里 (“钱”是“把”的对象,也是“存”的对象。“存在银行里”是动结式动词,表示要改变钱的位置) 把特务跑了 (“特务”是“把”的对象,是“跑”的施动者。“跑了”是状态动词,包含“结果”义,结果就是消失) 把肚子笑疼了 (“肚子”是“把”的对象,但不是“笑”的对象,也不是“笑”的施动者,只是因“笑”而“疼”,所以是受“笑”影响的相关者。“笑疼了”是动结式状态动词,“疼”是“笑”的结果)我们把

3、主体是施动者、述体或述体的中心成分是“把”字短语的句子叫做把字句。把字句是主动句,但包含被动句的某些特点,可以认为是一种混合句式。二、把字句教学遇到的问题把字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大的语法难点之一。把字句难,是因为不容易理解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不理解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和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就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把字句。我听人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的时候,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把字句的结构公式,然后对照公式组织替换练习和转换练习(“转换练习”是一种用把字句和被字句互相转换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掌握把字句不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课上练得很热闹,也很顺利,学生几乎没有出错。

4、可是一下课就有几位学生围上来问:“老师,什么时候用把字句?”这个简单的问题竟把老师惊呆了:这堂课没有完成任务,砸锅了!老师原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练习的时候只不过是照着公式和老师提供的例句“顺杆爬”。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把字句,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把字句,就难免一用就错,或者采取回避策略,该用不用。下面是一用就错和该用不用的例子,我们把这些例子叫做“病句”。 我把三个练习做完了。 我女朋友把我恨了。 那棵树把花开多了。 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 我放书在教室里。 我送朋友走了。 我今天要看书完。上面的例例

5、是用错的例子,例例是该用不用例子。用错和该用不用都是因为没有掌握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和必须具备的条件。这就说明:要学会把字句,就必须掌握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三、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1.“把”字的字义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跟“把”字的字义有关。我们认为,把字句中“把”字的字义不是单一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意思:(1)处置。例如: 你把桌子搬走。 公司正准备把他除名。 派出所把那个小偷关了24小时。 他们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蓝队把绿队打败了。 他把院子打扫得很干净。(2)对待。例如: 大家把他选为村长。 他把我哄得团团转。 你不要把人不当人! 你怎么把老朋友忘了? 他把你恨死了。(3)

6、致使。例如: 他把钱包丢了。 老王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这件事没把我吓倒。 那个小孩儿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 我把肚子笑疼了。 小王一粗心就把特务跑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带下划线的是“把”字短语。前面说过,“把”字短语也是一种主述结构,我们用“”把“把”字短语的主体和述体隔开。2.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根据不同的语义结构特点,我们暂且把把字句分为“处置式”、“对待式”和“致使式”三种类型。“把”字为“处置”义的把字句是“处置式”把字句,“把”字为“对待”义的把字句是“对待式”把字句,“把”字为“致使”义的把字句是“致使式”把字句。这三类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不完全相同,下面分别讨论。2.1“处置式”把字

7、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处置式”把字句有以下语义结构特点:(1)表示施动者有意的行动,施动者行动的目的是对某人或某物进行处置,使其发生某种变化或受到某种影响。(2)述体或述体中心成分是“把”字短语。作为主述结构,“把”字短语的主体由“把”和“把”的对象组成,述体由动字结构担任。(3)“把”的对象也是述体动字动作的对象。述体动字代表句子主体的动作,述体动字动作的对象也是句子主体动作的对象即受动者。(4)述体动词必须包含动作的结果。“处置式”把字句述体动词包含的结果就是施动者使受动者发生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上面的意思可以概括为:“处置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是施动者有意对受动者做什么,使受动者怎么样(未

8、然)或怎么样了(已然)。上述语义结构特点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主体(施动者)+把+把的对象(受动者)+施动者的动作+动作的结果(受动者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2.2 “对待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对待式”把字句和“处置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如下:(1)“对待式”把字句表示施动者如何“对待”而不是如何“处置”某人或某物。(2)“对待式”把字句中的结果不都是受动者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也可以是施动者自己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例如:例的“忘了”是施动者自己“忘了”;例的“恨死了”是“恨得要死”的意思,“要死”的是施动者自己,而不是“把”是对象。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把“对待式

9、”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概括为:施动者对受动者怎么样,受动者或施动者自己因此而怎么样(未然)或怎么样了(已然)。上述语义结构特点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主体(施动者)+把+把的对象(受动者)+施动者的动作+动作的结果(受/施动者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2.3 “致使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致使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跟上述两种把字句都不完全相同。主要的区别是:(1)“致使式”把字句施动者的动作行为既不是有意的,也不代表施动者对受动者的态度,而只是客观地叙述施动者做什么(未然)或做了什么(已然),导致(未然)或导致了(已然)什么结果。(2)“把”的对象可以是句子主体动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句子主体动作的相

10、关者。例如:例“把杯子打破了”中的“杯子”是“打”的对象,例“把肚子笑疼了”中的“肚子”不是“笑”对象,而只是“笑”的相关者。(3)“把”字短语中述体动字的施动者可以是句子主体,也可以是“把”的对象。例如:例“他把钱包丢了”中“丢”的施动者是“他”(句子主体),例“把特务跑了”中“跑”的施动者是“特务”(“把”的对象)。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把“致使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概括为:“致使式”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是施动者使“把”的对象怎么样(未然)或怎么样了(已然)。上述语义结构特点的公式是:主体(施动者)+把+把的对象(受动/相关者)+施/受动者的动作+动作的结果(受/施动/相关者的变化或受到的

11、影响)四、把字句的条件和对把字句教学的建议1.把字句的条件把字句的语义结构特点要求把字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把字句的主体必须是施动者。把字句也是一种主动句,主动句的主体都是施动者。(2)“把”字短语中“把”的对象必须是有定的。前面列举的“病句”“我把三个练习做完了”的错误就在于“三个练习”不是有定的。如果改为“我做完了三个练习”,或者把“三个练习”改为“这三个练习”或“那三个练习”或“老师布置的三个练习”,就没有问题了。(3)字义特点必须与语义结构特点相一致。具体地说,就是“把”字短语的述体动字必须包含“处置”义或“对待”义或“致使”义,述体动词必须包含“结果”义。只有包含“处置”义、“对

12、待”义或“致使”义的动字才能代表把字句主体的动作,只有包含“结果”义的动词才能担任“把”字短语的述体。前述病句“那棵树把花开多了”为什么不能成立?此句不能成立,是因为“开”是“自动字”,“自动字”不符合把字句对把字短语述体动字字义特点的要求,所以不能用于“把”字短语。单个动字不包含“结果”义,所以都不能担任“把”字短语的述体。前述“病句”“我女朋友把我恨了”为什么是“病句”?因为“恨”虽然有“对待”义,但是不包含“结果”义,其中的“了”是表示变化的,不是表示结果的。如果把“恨了”改为“恨透了”或“恨死了”,就没有问题了。与此同理,也不能说“把爱了”、“把想了”。(4)字词搭配必须与语义结构特点

13、相一致。字词搭配是指什么字词可以与什么字词搭配,搭配时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搭配起来表示什么意思。下面再通过“病句”分析加以具体说明。病句是“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此句的错误是字词的搭配关系跟语义结构关系不一致。“吃在”后面是表示处所的成分,这个处所代表“把”的对象“饺子”经过“吃”以后位置的变化,应是“饺子”所处的新的位置。“饺子”本来就在“五道口食堂”,“吃在五道口食堂”不能表示“饺子”位置的变化。如果说“我把饺子吃在肚子里”,语法上就没有错误,只是这句话不能提供新的信息,说了等于没说,所以一般不说这样的“大白话”。病句“我放书在教室里”的主体是施动者,“放”是施动者的动作,“书”是有定

14、的(如果不是有定的,就一定要用“一本书”或“几本书”),“在教室里”是“放”的结果。“放书”是“动受式”动词,后面不能跟随表示处所的词语。因此,“放书在教室里”不合语法。此句只能改为“我把书放在教室里”。为什么不能改为“我在教室里放书”?“我在教室里放书”说的是“我”做什么,其中的“书”是“无定”的,不可能是“有定”的,除非有特殊的语言背景,例如,要按预定计划把那本书陈列在教室里。病句“我送朋友走了”的主体是施动者,“送”是施动者的动作,送的对象“朋友”是有定的(如果不是有定的,就一定要说“一个朋友”或“几个朋友”),“走了”是“送”的结果。因为有这些既定的条件,所以必须使用把字句,必须改为“

15、我把朋友送走了”。为什么可以说“我送朋友去了”,而不能说“我送朋友走了”?这两个句子形式结构相同,语义结构特点却不同。“我送朋友去了”是连动结构,说的是“我去了”,“送朋友”是“去”的目的,跟“我去送朋友了”语义结构特点相同。“我送朋友走了”说的是“朋友走了”,“走了”是“送”的结果,不是“送”的目的,所以必须用把字句。病句“我今天要看书完”的“看书完”不合语法。汉语中如果要表示做完某件事,一定要用动结式动词(例如“看完”),而“看书”是动受式动词,动受式动词后面不能跟“完”。“今天”和“看完”连用,“看”的对象必须有范围或数量的限定,例如,可以说“看完这本书”、“看完一本书”。必须有范围或数量的限定,是因为只有一天的时间。如果说“今天”要“看完书”,其中的“书”必须是有定的,也就是交际双方共知的,否则就意味着要看完所有的书,这是不可能的。病句中“看书”的后面有“完”,所以“书”一定是有定的。在“我今天要看书完”这个病句中,主体是施动者,“看”是施动者的动作,“看”的对象“书”是有定的,“完”是“看”的结果,要用“看完”表示。因为有这些既定的条件,所以必须使用把字句,必须改为“我今天要把书看完”,或改为“我今天要把这本书看完”。后者更能体现“书”的“有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