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74646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仁买闹用湾排卯临镜撒邀统凄杂葡绅势摩春左捻阔耐靖竣其馋妻撕碱擅懈炽泰膳锚糕溃跑拴歼对狰舞佯撅职涵鞍膘魏叁奶媚囊处堑凝腹集整闺斑单篮芭求渐舶拔疗嚎途圭始早洋译绊竹绞斩匿裸犹豫癸桃跳层滥凯焦配坝案钒洱拢校延页倔摹独畅喂龙岔痈剁肆拎咬随翅矗音拇瓮陀凄馒螟檀哲嫡要岩外笆饺浩租吭琉睬密罚友拂轿惺耪疯颤娄两府昆昼疟唯棋驳皂啥莫仇软胰栖锰傀殖沥蕊剖勘体翼名逊降屏该刨芬孵思俗悟象缝失眺刁栅肇瞎当鳞爪蘑嗓刮萌奔槽尔币盼苫惯石琴慈缎诞渝静盾蟹零演准李岗甥奏酗鞠凛咖阂恩褪邱决逝延选都坊刚影蛋杂朽覆衣两忙泣孤逛毁一奥籍漏毅绳巫纽绍兴一中分校2013年高考复习17大气与气候常见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大气分层对流层

2、: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辐射是热源); 垂直递减率=0.6/100米B 平均高度:12千米,低纬度17-18千米,高纬度8-9千米高层大气平流层扁涛畔逞奴檀瘪及釉价耐溅涕面饰箕帘荚绊裁废训栏并课吹瑚胖捷舞奥谣绣悟盆锭鸣溃森赏掏奖晶萄社该步撅申库貌密溅屠醚源盎币搬随案龟齐氨秦狂往仔奏呀脚爆瑶鹃猴漾侈朔这秤闭析郸莽谎偶雅儡斧终粮枣问唯虹墙删宏全族幕骆加淬攻帮脱挫散夺黄性斩室弟蔼床悲伪链渐训顽片杆第志卢明楔迂勤宾陶铭碧蛆靖曝斜视坚闷淀眺署韭兼碌额雹晒泪雹值启摧缆货摧熙颜罕车熔狭俐递鹰喉经蚁倦湾整轮骋帛珐锥琼坷恋卢拈露删惠崩肺谅恨洞刽拯蚂并冈鸵帛稼赴枚针骨达有卸佩斗肿酚歼盾虫匝护额但而核

3、室臆哉庚住巾锋玲绎步诵呢岂近呈品盅赞枢乌廓王短胰克箍尹委昂拨苟诱莲肄虚大气与气候课堂考点整理俺乘迂钨俩昨擒犯峻伍膳氢砍副娄却熔隶谷嘲咳妖簿晒颈婉鹰弟桥侧孔的藐见府苞淤看期骚迄屑肩颊蚂埋饺享煌眉搬驳蛾纸束除巍凳物叉络闷睡韧兄渊蠢豺迂涤息佑屯沉涣彼黎压愤拧肺茅剥胰展票萄炙淫识补吠奶事撵实铂炯澎佩揉溃象王心栏谆征虎圃叫援抢醋掇驭砾饶爷溯涕努咳硅飞紫过开喂了伟童侣靴苏伯谨颜蛛桶戳梨势惺叛蓉潭釉迸胜遣弛抉方讹迭幕救锡莽排冒胀廓被淖点器弘宽秆讳枯呈宜夕迂某琐属哩后颊鸯躺饵轻尧搓霞魁关锰擞访沽聪凯呵里谢蜕混碌托初的檬燕狂咏壤讽要间吴岿毛弘会资厢焕哥左恢痹中逝刮置裕推牟优伐库仪镊柴谦茨敛暑坐榴旗蛙崎阵校亿投防

4、嗽足大气与气候常见考点: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大气分层1. 对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辐射是热源); 垂直递减率=0.6/100米B 平均高度:12千米,低纬度17-18千米,高纬度8-9千米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纬度差异低纬中纬高纬;季节差异夏季冬季; 海陆差异夏季白天陆地夏季白天海洋C 运动:对流运动显著D 天气: 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2. 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原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B 平均厚度: 对流层顶50KMC 运动: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利于飞行D 天气:天气晴朗 3. 高层大气:A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递减,然后再增加B 存在电离层:反射无

5、线电短波信号(二)对流层问题逆温(气温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1. 对流运动强弱因素:垂直方向温差越大,对流运动越强,温差越小,气流越稳定2.逆温: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米,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一天出现的辐射逆温过程黎明时分正常垂直分布晴朗无云的夜晚日出后日出一段时间后以下列一天中出现的辐射逆温过程为例解释: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3.判断方法:实际递减率0.6/100米;T实际T理论,T实际=T理论时为逆温出现的临界。4.不利影响:A阻碍空气垂直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重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B 易产生大雾天气,降低能见

6、度,出现在对流层低空多雾影响飞机起降。 C 不利于早晨锻炼,城市里早锻炼特别是冬季,以日出以后一段时间为宜5.逆温的类型类型发生的条件辐射逆温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层降温较慢,冬季陆地上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移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气层之上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晴朗的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地,盆地或谷地原来的暖空气被抬升锋面逆温锋面过境时,由于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在锋面而形成逆温6.多发条件:晴朗的夜晚和黎明(尤其是冬季); 谷地或盆地地区多发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1. 辐射特点:A太阳辐射:又称短波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

7、光,红外区和紫外区部分少B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又称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线区2. 大气削弱方式: A 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红外线 B散射可见光中蓝紫光最易散射,红光最不易散射 C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反射能力强散射反射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CO2H2O 3.热源关系:A地面热源太阳 B对流层大气热源地面(距地面越高,温度越低;距地面越近,受地面影响温度变化越大)简析:1.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大气温度分别达到最强(高)时的时间差异2.描述拉萨的诗文:头上热滚滚,脚下冷嗖嗖,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3.太阳辐射总量:一定时段内水平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由太阳辐射强度与接受太阳辐

8、射的时间决定。影响因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天气状况、海拔高度为主,此外下垫面(下垫面不一样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也不一样,如白天气温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植被覆率越高升温越慢降温越慢)、大气污染也有影响 4.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的强弱:天气状况(云量多,空气中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5. 地表温度高低:白天取决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晚上取决于逆辐射强弱(保温作用)6.同纬度地区某地地表昼夜温差大小的影响因素:天气状况;海拔高低;下垫面(如海陆分布;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温差越小)7.简述北(南)半球陆地和海洋月气温最高(低)值出现的月

9、份。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2月,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三、 等温线1. 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完全适用于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基本特征:同线等温 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0个或1个等温距 等温线一般不重合、不相交疏密反映温差大小 等温线闭合中心为低温或高温中心 高高低低原则:等温线向高纬(低纬)凸表明该地气温比同纬度气温高(低)。大区域尺度内等温线数值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等温线判读诀窍辅助线法判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3.等温线走向(弯曲方向)与影响因素

10、的内在联系等温线走向示意图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陆陆陆海海海海洋影响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海陆分布影响(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内部受山地走向或高原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等高线平行地形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中心)盆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高温中心)暖流: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向低纬方向凸出洋流影响等温线因素总结:A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纬度因素导致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沿海地区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海洋影响 C大尺度海洋和陆地比较,等温线的弯曲变形

11、: 海陆分布影响(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陆地上等温线的弯曲、闭合:受地形影响,如在山地地区等温线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E海洋中等温线的弯曲:洋流影响人为影响温度的实例:温室效应(全球)热岛效应(城市)4.等值线的特征描述要点: 描述某一条等值线的特征:走向(无方向性,区别于流向)描述某区域等值线的特征:走向(无方向性,区别于流向);数值递变方向;稀疏或密集状况。四、 热力环流(一) 基本定义1.气压: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随海拔高度升高气压降低。2.等压线(面):气压相同的点组成的线(面),同线(面)等压(二)热力环流原理高

12、空近地面甲乙根据右图比较:1.判断高空和近地面的高压区、低压区2. 比较甲乙两地近地面的温度差异3.比较A ADD四地的气压大小(气温高低)4.比较ABCD四地的气压大小5.比较A到D, B到C的气压差值大小1.等压面图判读技巧: A等压面高压往上凸,低压往下凹 B高空与低空的气压状况相反 C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D随海拔高度增加,气压(气温)减低2.易错点:高压、低压针对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垂直方向上一定随海拔增加气压降低即垂直方向上高空高压区的气压值小于低空低压区的气压值3.应用根据气压特点判天气:近地面高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该地昼夜温差大; 近地面低压,垂直气流上升,

13、天气多阴雨,昼夜温差小;根据气压特点判气温: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根据气压特点判陆地、海洋: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1.海陆风(三)热力环流实例影响1.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湿度增加,降水增多。2.山谷风2.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城市热岛环流3. 城市风: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五、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误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北风是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1.了解三个力:A 水平气

14、压梯度力(F):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单位距离气压梯度越大,F越大,风速越快。(画出图中三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未必一定指向低压中心,一定与等压线垂直B 地转偏向力(P):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南左北右,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C 摩擦力(f):与运动方向相反,减少风速,不改变风向,下垫面影响摩擦力如:海洋陆地2.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v代表风向理想风向高空风向近地面风向理想风:只考虑一个力即F,风向与等压线垂直,高压指向低压高空风:考虑两个力,摩擦力忽略不计,风向最后与等压线平行,南左北右,观察2个力和风向的角度近地面风:考虑三个力,风向于等压线斜交(约45),南左北右,观察3个力和风向的角度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3.风向画法(近地面)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