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663039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办学理念能依学校愿景及学校教育目标展现其学校特...(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校長辦學理念能依學校願景及學校教育目標展現其學校特色知情意行一體到位的教育充滿希望的客家學校勤思 好學熱誠 有禮社區文化學校文化家庭文化學生行政教師校園親子祖孫親朋慶典意象人際諧和一致特色校舍北管技藝跳繩技能文化中心綜合課程特色課程所有課程與活動圖1 依學校願景與目標展現學校特色的辦學理念圖壹、 學校願景與目標之分析 本校願景為充滿希望的客家學校,期培育勤思、好學、熱誠有禮的好兒童,茲就此願景與學校目標分述於后:一、充滿希望 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no children left behind

2、)。與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意義相似;是一種教育機會公平的展現不僅是起跑點的(輸入)公平,亦是過程的公平。但昌隆國小期盼,學生在過程適性教育後,個個學生潛能均獲一定程度的啟發,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能力與學習成果深具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學校存在的目的,除了啟發學生的潛能,涵養其人格健全發展外,亦負有傳遞與創新文化的功能,導引家長觀念,導正社區風俗民情的理想。因此,充滿希望,不僅是對學生,應包含所有的親師生,乃至外部公眾與相關機關。我們期望學生,不僅是消極地不被放棄,更應是積極地受到關懷,而能向上提升,向未來勇敢地邁進。 希望是正向概念,從不同哲思、學門與不同學校事務層面(包含領導、溝通、決定、

3、教、訓、總、輔、公關.)都具正面意義,從CIPP(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e)來看都需有正面展現,從微觀、鉅觀、宏觀的角度思維均具滲透力,從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觀點來看亦堪考驗性。簡言之,一種人性基於本善,積極努力後,所因而形成的福慧涅盤,至善境界。或許那是一種望之彌遠的理想,但卻是值得追求的享望。當眾人秉此方向同心邁進之時,即是幻夢成真的當下。那願景看似遠在天邊,實則近在你我心田。希哲柏拉圖(Platon)從師蘇格拉底(Socratics)算起,沈浸哲學世界六十載,終身未娶,其論說被誤歸理性主義,後人傾向將之看成觀念論,其實是一種不夠用功、不夠用心所生的偏誤

4、;其論說,可以說是主張不停於表象意義,應進一步提升認識的層次,這種向上、向善的看法,即是願景希望的意涵。此外,昌隆國小因校舍老舊,社區人口自然流失等因素,學生數有日漸趨少的現象,學校外部公眾對學校的信心,顯然已出現動搖,因此,充滿希望,其實亦是一種社區對學校期待的回應,一種基於教育使命開發學生潛能,對學生的信心與對教育同仁的積極期許。 二、勤思好學 回到認識論的觀點,不管是教者、學者或教材被視為是主體客體相互主體他者等論點的陳述,都脫離不開人。人不只是一種別於其他動物的形體的區分而已,更是對宇宙、世界認識具有不同能力的生物。意即,人獨特具有思考能力,也因此,在兒童圖像中,勤思被列為首要。如果我

5、們接受理性這個概念,我們就無法拒絕相信勤思可增權賦能(empowerment),因人具理性,勤思得以展現理性。但人之慧根不同,空思可能陷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學思必須並重,透過學習與思維使人的理性可充分發揮。成就理性,可透過感性,進而有所領悟;為了使悟性產生,感性應循兒童生活世界的人文脈絡中尋求較有效,因此,重視地方的文化要素,結合兒童生活世界中的人、事、物,來協助學生對生命有所領悟。無論是educate(引出)或instruct(教學),或其他教學方法,都是欲使學生能有所回饋,有所領悟。 人的珍貴在於人有選擇的自由,因此,人的行為受諸多因素之影響,可能在善惡之間游移,可見知與

6、行並非存在必然關係。如何使知行合一,美德遂行,除了引出與灌輸外,更應注意學生追求真善美概念的願力愛慾。畢竟學生是非成熟個體,無法達致柏拉圖所言,因真善美即是充滿興趣的,是自滿自足的,所以人自然會對其追求、去愛它。這樣的境界,即使是所謂成年人,恐怕也不易達到。當下,我們對多元性的概念是必然存在的,多元文化、多元價值、多元智能、多元社會,學生在才智上的多元可能,更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因此,學生對真善美的概念領悟程度,會因個人的才智而有所不同,對其追求與愛的力道也會不同。衡諸教育方法,對個殊學生均可收正面效益者,唯勤一字;不管學生才智如何,沒有勤,所有期待是空,所有成就亦將不保。欲展現各種教育理想與

7、目標,勤是一個共同需要的元素。勤可視為上天彌補才智不公的利器,勤能補拙;勤也是改造自己命運的機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展現勤的特質,即是培養其意志力、願力,使其待人接物,均因勤而能更觀察細膩、體貼入微、更有效率;勤是開發潛能的基本要素,是實現自我,追求至善的向上通路。而回歸願景,如果乏勤,不可能實現希望。勤的身影,代表的是未來會更好,理想更有希望實現。 三、客家學校與熱誠有禮 誠如前述,為了使悟性產生,感性應循兒童生活世界的人文脈絡中尋求較有效,為了使學習者對現象本質有更貼切的理解,應注重生活世界內在視域與外在視域的融合,這是針對昌隆地區特性,提出客家學校的緣由,在學校本位課

8、程中也將對客家文化的概念有所呼應。從過去、現在的時空脈絡中,去尋求更有意義的理解,以對學習與生命的內涵更有體悟,進而在未來的洪流中,得到安和穩健的踏實感,不至迷失在科技叢林之中。這踏實感,不是建立在一己之私,而是建立在人際之間、社群之中,那是一種與所有人同存的自滿自足感。所以客家並非族群意識的宥限,是利於視域融合的理解,利於學生悟性啟發,其所欲成就的是學生對人類整體的關懷;台灣人民的優質精神,應是共通,過去的傲人成果是勤勞的結果,因此客家一語,是對學區先民的尊重,更易於凸顯學校特色的用意。人類整體的自滿自足,孔子主張道德仁藝發展人格,是可以呼應的。孔子特重仁,仁者內心熱誠也。熱誠是仁的具體發揮

9、,敢於表現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心存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念頭,深具民胞物與、悲天憫人的胸懷。願意幫助他人,服務人群。 從過去政治威權走向民主制度,保守社會走入多元社會,乃至匯入國際社會潮流中,亟需法治觀念來遂行自由。徒法不足以自行,台灣社會的法治觀念,並未在解嚴後隨即建立,以至社會亂象橫生。急需重珍傳統禮義,以有禮社會來彌補法律的不足。如孟子所言羞惡之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建立有禮社會,有禮校園,當可在人群與環境中重塑倫常,減少貪婪紛奪。有禮的強調不但符合學校教育功能和當前社會需要緊密相合,且與客家族群崇尚禮義,自持甚深的精神相合。四、學校目標(一)長期目標營造充滿希望的客家學園,培

10、育勤思、好學、熱誠、有禮的好兒童,培養身心充分發展之活潑觀、合群互助、探究反思、恢弘前瞻、創造進取與世界觀的健全國民。(二)中長期目標1. 完成校舍改建工程,完善硬軟體設施,營造安全舒適的教學環境與資源。2. 增進課程統整、協同教學與合作學習,提升教學的效率與效能。3. 建構主題式的學習支援、學習角與認證制度,落實知情意行的教學目標。4. 開發學生潛能與建立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自我肯定概念。5. 形塑更積極的行政文化、更專業的教學文化、更積極的學習文化。6. 強化行政、課程與教學的實施與反思,提升行政與教學的執行力7. 讓品學兼優的兒童特質可以在生活脈絡中展現。8. 藉學校全面成長帶動學區的

11、人文發展,培育學區永續發展的人才。貳、 教長辦學理念與方向校長居於全校最高領導地位,就學校發展來看,應有上層策略之思維,以使處室行政同仁與教師同仁參引有據,同心齊力。茲分就上層辦學理念與作為方向簡述如下:一、 校長辦學理念(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人性潛能無限,教育引之順乎正道而為。(二) 人存在的目的與價值在於開發自我潛能,追求自我實現,發揮民胞物與之人性光輝,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三) 適引善端,因材施教,經驗起始,感性、悟性而理性,達致真善美之境界。(四) 教育無他,愛與榜樣,學生學習權之保障最具優位;潛能、自由、選擇與責任,相對主體相對權責。基於相信人性本善,

12、因此以生而平等,有教無類心(見圖1),來啟發學生向善向上的潛能。在啟發學生之課程結構應兼重理性與經驗主義之論述,引導學生從主體反思與背景脈絡中體驗。且因個別智能與慧根不同,需因材施教來成就學生。除了正式課程與教學之外,師生互動與行政作為都將協助學生成長。然而,所有的理想與期望並非都可如意實現,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順乎自然。不只對待學生,對待所有的公眾亦皆須持平等心以待,才是所謂的真誠。老子自然因果循環積善行善孟子性善vs.人本哲學向善向上潛能生而平等有教無類理性主義vs.經驗主義主體反觀 vs.思維背景脈絡vs.體驗環境、教務、訓導、總務、輔導、社區互動、親師成長智能不同慧根不同因材施教圖2 校

13、長辦學理念圖二、 校長辦學方向(一) 建置符應在地風格的特色學苑。(二) 營造友善平等的校園與社區氣氛。(三) 提升教師教學專業與教育熱誠。(四) 提升校園書香與快樂活潑的氣息。(五) 規劃多元創新的課程與活動。(六) 成為社區文教中心協助社區成長。上述辦學方向與前述中長期目標包含軟硬體設施改善、課程與教材發展、行政與教學專業精進、學生品學提升與學區人文氣息的帶動等向度,學校主要從幾個方面來規劃構思與具體實踐,於後段逐項說明之。參、 依學校願景與目標的辦學理念與作為目前學校除了完成以融合客家學區夥房建築風格的新校舍外,已發展出幾項頗受社區與親師生肯定的特色。這些特色均依學校願景與目標之基調進行

14、,茲將主飄特色臚列於下,並於后逐加說明: 新校舍建築以兩層合院式,仿傳統建材的客家原味為主架構,創造一個書香味濃厚的客家書院,建立溫暖、柔和、現代客家文化建築的視覺感受,期盼院落溫情,生生不息。即將施工的人文景觀樂活步道,亦延續校舍人文風格。 傳承古樂北管技藝,兒童北管社團在地化,親子共學成就社區教室之典範。 延續民俗體育傳統,維繫近三十年之學校特色,強健學生體魄,鍛鍊學生毅力。 致力推動客家文化,倡導母語生活化,每學期一次客家文化展演,輪於校內、校外舉辦。建置鄉土文史中心,陸續蒐集鄉土文物,編纂鄉土文史,保存社區珍貴的共同記憶。 研發校本綜合領域課程,提升教師研發課程與教材能力,發展更符學生

15、生活脈絡與經驗的綜合課程。 發展特色學校課程,多元、活化與創新學生活動課程,提升學習經驗,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整體而言,學校在落實願景圖像與目標,所奉的思維主要是實現知情意行一體到位的教育、諧和一致的教育,同步提升行政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校園文化與社區和家庭的文化,有效培育出勤思好學熱誠有禮的好兒童(見圖1)。一、 客家夥房風格的新建校舍(客家學校)(一) 建物辨識系統客家院落溫情 薈萃人文的在地學苑院落溫情,生生不息知性與感性的學園,老中青少共學的黌城學校願景為充滿希望的客家學校,希望傳承客家勤思、好學、熱誠、有禮的優良文化,建築物之辨識系統應以此為度。學校發展將形塑薈萃人文的社區學苑與昌隆在地文化中心(見圖3)。社區學苑的構想係因,目前學校已成功凝聚向心,且北管社、身體導引班與英數輔導班等夜間與假日進行之班別已運作多時。未來希望能夠藉由新建築的外觀所呈現出典雅的書樓風格,以及內部功能兼顧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