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张拉力、伸长值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627534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张拉力、伸长值计算以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张拉力、伸长值计算以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张拉力、伸长值计算以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张拉力、伸长值计算以及注意事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控制张拉力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表钢绞线束总公称截面积(mm2)单根钢绞线控制应力(MPa)控制张拉力(KN)33X140=4201860X75%=139558644X140=5601860X75%=139578155X140=7001860X75%=139597777X140=9801860X75%=1395136799X140=12601860X75%=139517581E11X140=15401860X75%=139521481212X140=16801860X75%=139523441313X140=18201860X75%=139525391414X140=19601860X75

2、%=139527341515X140=21001860X75%=13952930说明:1. 例如5 6j15.24指该钢绞线束由5根公称直径为15.24mm的单根钢绞线组成;若使用OVM 型锚具则通常表示为OVM15-5;2. 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一般为140mm2;3. 1t相当于10KN,张拉千斤顶的吨位可由控制张拉力换算出;4. 千斤顶驱动油泵的油表读数换算: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N) /千斤顶油缸活塞面积(mm2 );二、张拉伸长值计算1.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 值应控制在6%以内,即|(AL实一AL理)/AL理|V6%2.

3、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单端理论伸长值AL= (PpXL) / (ApXEp)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的平 均张拉力计算如下:Pp= P (1 e-(Kx+u。)/ (kx + p0)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在没有超张拉的情况下一般计算为: 钢绞线-1395MPaX 140mm2=195300N ;若有超张拉则乘以其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一般为单端长度;9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见下表;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

4、系数,见下表;系数k及值表孔道成型方式ku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带肋钢筋精轧螺纹钢筋预埋铁皮管道抽芯成型孔道预埋金属螺旋管道L预应力筋的单端长度(mm),即总长的一半;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钢绞线为140 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为195X 103N/mm2;以上计算所得AL为单端理论伸长值,整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为:L =2AL3. 实测伸长值的计算:理式中:AL 张拉达至急制应/时测得的总伸长量 &锚塞回缩总L 张拉达到初应力(控制应力的10%15% )时测得的实际伸长量;L初实一一初应力以下的推算理论伸长量(一般为AL X10%);L初塞回缩

5、一一千斤顶退顶时锚具夹片的回缩量;理注:佰 (L -L )所得值为钢绞线由松弛到紧张、产生应力前的伸长量,此部分不能 计入实测伸长值部分;初理 :;、: #、:锚塞均为两端张拉所测值之和。1、实际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误差不应超过6%如超出须停止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 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查找起因。实际伸长值等于从0.2fk1.03fk伸长值加上2倍0.1fk0.2fk 伸长值。2、事发地要有明显的标 志,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张拉过程中, 千斤顶后不得站人,防备锚具夹片弹出伤人。3、均匀施加力。油泵把持人员给油和回油要慢,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过程中要严格按程 序施工。不得俄然间回油和给油。张拉要从最上面的孔道开始左右双向对称张拉,张拉完最 上两孔后再张拉下面。4、做好原始记录。张拉时要有专人量测伸长值。5、箱梁孔道压浆和封锚待强度够时就可以注浆。钢绞线张拉竣事后应当将锚塞四处预应 力钢绞线间隙用水泥 浆封锚。并对压浆设备进行安装检查。压浆前认真对排气孔、注浆孔等 全面检查。此文档由长沙三博士提供,更多关于预应力张拉的信息请百度长沙三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