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56748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棕象甲的危害与防治红棕象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Fab)又名锈色棕榈象、椰子隐喙象、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等,是为害椰子 树和其他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对10年以下树龄的幼年椰树 的危害最大。红棕象甲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和树冠心叶为害,一 旦钻入树体,通常在5-6个月内就能造成椰树死亡。该虫是国家 林业局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新发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 害生物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林业局2003年公布的233种林业危 险性有害生物之一。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中大量调运棕榈科植 物,致使红棕象甲以较快的速度扩散,对棕榈科植物构成了很大 的威胁。目前,我国海南、广东、台

2、湾、云南等省区均发现有此 虫为害,2000年海南文昌椰子树受危害死亡近2万株。近几年 红棕象甲在深圳为害正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椰树和其它棕榈科树 木的种植。密切关注红棕象甲的发生动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控 制其发生为害,严防该虫疫情蔓延是目前植保工作者的重要任 务。一、形态特征红棕象甲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棕 搁象属Rhynchophorus。红棕象甲成虫体长19-32 mm,宽 6-16 mm,体棕红色。头部前端延伸成喙,雄虫的喙粗短且直, 喙端半部背面丛生棕色鬃毛(但最顶端无鬃毛),两侧各具一列门 将瘤突,直达喙近基部,瘤突有时缺;雌虫喙较细长且弯曲,喙

3、 长为近基部最大宽度的6倍,喙端半部两侧各具一条棱,无鬃毛。 前胸前缘细小,后缘逐渐宽大,略呈椭圆形,背上有6个小黑斑 排列前后2行,前行3个较小,后行3个较大,6个斑点连在一 体总体上呈“水”字型。但对采集的标本比对发现,其背部的黑 斑变异较大,部分个体背部无斑点或仅有两个大小相连呈一粗纵 条黑斑。鞘翅较腹部短,腹末外露。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 光滑。幼虫乳白色,无足,呈弯曲状。老熟幼虫体长40-45 mm, 黄白色,头暗红褐色,体肥胖,纺锤形,胸足退化。蛹长椭圆形, 平均长35 mm ,宽15 mm,化蛹后起初呈乳白色,以后逐渐变 褐色。蛹外被树干纤维围成椭圆形的茧,长50-95 mm。

4、二、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红棕象甲1年大约发生3代,从卵到成虫的历期为45-68 天,雌虫的发育历期比雄虫长。幼虫共9龄,成虫寿命变化较大, 雌虫为39-72天,雄虫为63-109天。红棕象甲成虫白天不活跃, 通常隐藏在叶腋下,只有取食和交配时才飞出。一般羽化后即可 交尾,交尾发生多次。雌虫通常在幼年椰树上产卵,产卵时将长 且锐利的产卵器深深插入植株组织中。有时也将卵产于叶柄的裂 缝或组织暴露部位,还经常在由犀甲造成损伤的部位产卵。卵单 产,单雌产卵量为162-350粒,产卵期为33-70天。卵孵化率 为85.2-93.9% ,前7天产的卵均可孵化, 49天后产的卵均不能 孵化。初孵幼虫取食植株多汁

5、部位,并不断向深层部位取食,在树体内形成纵横交错的邃道。老熟幼虫用吃剩的植株纤维结茧,茧呈圆筒状,结茧需要 2-4天,然后就在茧中化蛹。红棕象甲较少侵害 30-50年的老树,侵害老树时一般都是 从树冠受伤部位侵入,而不会从树杆的受伤部位侵入。而 5-15 年的幼树则很易受红棕象甲为害,侵害幼树时,通常都是通过幼 树树干的受伤部位或裂缝侵入,还可以从位于地表的根部侵入树 体。后者,受害的植株表面看上去完好无损,但树杆内部组织则 全部被破坏。被害树与健康树有明显差异。被害树通常具下列症 状:移开枯死的叶柄,能看到红棕象甲入侵的孔洞,孔洞有红褐 色粘稠液体渗出,还有红棕象甲取食后排出的纤维。被害树的

6、叶 子减少,被害叶的基部枯死,倒披下来;近蛀入孔区域的叶子发 生干枯;如果红棕象甲从树冠部侵入,心叶将全部枯死,这种危 害最大,因为生长点很快就会坏死。应该及早对上述为害状作出 判断,并进行防治,否则植株生长点将受害坏死。另外,还有一 种危害状就是幼虫在树体内的咀嚼声很容易听到,这也是树体受 到侵害的确证。红棕象甲入侵我国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证。但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该虫才开始受到重视。该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 广西、广东、台湾、云南、西藏的部分地区,历史上在我国的分 布北界不过北回归线(23.5 N),是典型的南方害虫。但目前 已在贵州、上海、浙江、福建的部分地区报道有该虫。1998

7、年 在海南文昌县最早发现红棕象甲严重危害椰子,目前已在海南岛 的琼山、定安、文昌、琼海、万宁、乐东、檐州、海口、三亚等 地发生危害,分布遍及全省,发生面积大约0667万hm2,已 经死亡的椰子树近2万株。2002年10月,广西南宁市从广东 引进的9株加纳利海枣上首次发现红棕象甲。2003年8月,贵 州省贵阳市从广东引进了10株70-80年树龄的加纳利海枣树上 发现红棕象甲。2005年3月在上海松江区有发生。 2005年5 月,北海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在北海外沙岛100棵刚刚引进 种下的椰子树上再次发现红棕象甲。2005年12月,在柳州市 某废弃园艺场种植的棕桐科植物中发现大量红棕象甲,发生而积

8、 约0.533 hm2,为害严重,已造成多株加纳利海枣和华盛顿棕榈 死亡。红棕象甲最早出现在印度时,主要危害椰子,后成为海枣上 的一种重要害虫,曾造成中东地区海枣生产的严重损失。几乎所 有棕榈科植物都有可能存在被红棕象甲寄生的危险,但目前该虫 更多为害椰树和海枣。目前报道的红棕象甲主要寄主主要为棕榈 科植物,包括椰树、海枣、加纳利海枣、台湾海枣、银海枣、西 谷椰、油棕、贝叶棕属的 Corypha gebanga 、糖棕、鱼尾葵属 的大山鱼尾椰和鱼尾椰、槟榔、假槟榔、酒瓶椰子、三角椰子、 大王椰子、伞杆顶棕榈、越南蒲葵等。五、综合防治1、植物检疫加强对疫情的检疫封锁,限制从国内红棕象甲发生区引进

9、和 调运棕榈科植物或从国外疫区进口棕榈科大型植株和种苗。实施 产地检疫和预检、现场检疫相结合的方式,防止该虫传入。红棕 象甲的幼虫、成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钻蛀在枝条、叶柄、茎的 内部隐藏,极易传带。这些害虫都是随着引种大树、大苗传带进 入我国的,因此,在引进这些大型植物体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 意,实施严格、细致的检疫措施,一旦发现有虫的植株,需销毁 处理。农业、林业和检验检疫各部门立即组织对区内各地已经引 进的棕榈科植物进行深入调查,如加纳利海枣、大王椰子、假槟 榔等植株和苗木,进行全面调查;发现有外来害虫的,立即采取 紧急措施,进行药剂灭虫处理或者销毁;充分利用害虫传入初期 分布分为较小的有

10、力时机进行彻底根除,密切关注红棕象甲的发 生动态,严防该虫疫情蔓延。2、栽培管理防治红棕象甲的主要栽培技术有:保持树冠清洁;避免树干 和树冠受伤;受害致死的树应砍成小段后集中烧毁;及时清理掉 落的树叶,并集中烧毁。3、生物防治Banerjee 等 (1995) 报道假单胞菌属的 Psaudomonas aerugi nosu是红棕象甲的一种兼性病原体,将该病原体注射到 幼虫及预蛹的血腔中,杀虫效果较好,半致死剂量(LD50)为每 虫9x102 -2x103个细菌。注射低龄幼虫的半致死时间为6天, 而胃毒和触杀作用的半致死时间为8天。沙雷氏菌属的Serratia marcescens侵入不会影响

11、P. aeruginos啲致病性,反而能使 幼虫的半致死时间缩短为3天。Dangar (1997) 从红棕象甲的血淋巴中分离出一种酵母, 并测定了这种酵母的致病力。试验表明,这种酵母自由生活在红 棕象甲的血淋巴中,在血腔中接种量达到每虫8xl06个酵母时, 能导致试虫死亡。半致死剂量LD50为每虫8x106个酵母,半致 死时间为4天。Hanounik (1998)应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riohravag 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hditis sp防治红棕象甲幼虫,在室内 死亡率为95%-100%田间死亡率达50%Abbas等(1999)在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斯氏线虫、小卷

12、峨斯氏线虫 (S. carpocapsae) 和异小杆线虫等3种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致病作用。结果表 明,这3种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致病 能力,对成虫的半致死浓度 (LC50) 护分别为每头虫900、1100、 1416条;对幼虫更为有效,半致死浓度分别为每头虫61、61 和56. 7条。这3种线虫在成虫体上繁殖到每头虫24. 2万条, 而在幼虫上却繁殖很少。4、化学防治由于红棕象甲的幼虫和成虫(短时间)均在树干内蛀道取食为 害,用常规喷雾施药方法很难达到防治目的。目前最有效、对环 境影响最小的施药方法是采用树干注射杀虫剂的方法。即在受害 部位(排泄孔)上方钻一向下倾斜

13、45 角的洞,然后用带针头的注 射器把药液人洞内,再用 0.2%-1%硫酸铜水溶液调成的水泥砂 浆封闭洞口。钻孔大小和深度以及药量,视植株大小而定。一般 用直径5-10 毫米钻头,孔深 50-100 毫米不等,施药量为每株 2-10毫升原液。选用的药剂可用 40%氧化乐果与80%敌敌畏原 液按 1:1 混合液。此外,除用上述注药液入洞内的方法外,还可 试用磷化铝薰杀法。即将磷化铝片经敲碎后塞人洞中,再用上述 封闭剂封闭洞口。六、结论 目前,用任何单一的手段防治红棕象甲都没有很好的效果,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Abraham等人(1988, 1998)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和施放聚集信息素诱杀的技术的综合运 用,经过12年的连续工作,使得试验区椰树受害率降为 0,并 使试验区椰树不再受红棕象甲为害。在现行的综合防治中应更多 的强调以诱杀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为基础,而不是使用杀虫剂。现阶段,国内对椰园红棕象甲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仅有简单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描述,防治方面尚未有专门研究。因 此,为了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对红棕象甲的防治,必 须借鉴国外关于红棕象甲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棕榈种植区的 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以施放聚集信息素进行诱杀为主、以栽培技 术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