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43991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建设管理办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制度履历表编号:制度名称编制 (修改) 时间首次 编制换 版 编 制修 订 编 制编制人编制部门(单位)废 止编号制度管 理办法2015.9.28企业管理 部说明: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制度建设方面的制度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实现管 理的制度化、流程化、表单化,特制定了本制度。说明:说明:注:“说明”主要阐述修改的主要内容。制度建设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 总 则 1第二章 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 1第三章 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废止 5第四章 制度的督导执行 7第五章 制度的评审 9第六章 制度的存档管理 10第七章 附 则 11附件一: 制度管理流程 13附件二: 公司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

2、意见单 14附件三: 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15附件四: 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17附件五: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 22附件六: 制度履历表 23附件七: 制度审核单 24附件八: 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26精品资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配合公司建立简捷、实用、高效、统一的制度管理体 系,实现本公司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 化,促进公司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之制度建设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 执行、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第二章 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第三条 本办法之制度分为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技

3、术规范三类,各类制度实行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中:组织管理制度是规范组织行为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章程、机构 设置、职责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是关于规范各专业管理部门各项专业职能的制度; 技术规范是阐明和确定技术要求方面的规定,包括产品、产品检 验、工艺、环境保护、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标准、规程等。制度编制、修订管理归口管理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门及制度):1、组织管理制度由综合办公室负责;2、专业管理制度由各职能部门、小组负责;3、技术规范由各技术相关部门负责;第四条 根据制度内容,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应包含三部分 内容:1、制度基本内容: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制度

4、正文约束条 例、考核条例。2、制度操作流程:依据基本内容绘制出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 可用 VISIO 编制。3、制度操作表单:依据制度基本内容与操作流程所涉及的表单, 通常可用 WORD、EXCEL 绘制。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范围大小等,管理制度的文体基 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1、章程:是指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公司行为和治 理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2、条例:是规范某一类对象、某一系统(过程)、某一系列活动 的综合性管理制度。3、职责:是针对“工作”这一特定对象制定的管理制度,包括各 管理层次、各级、各类岗位职责与相关的工作描述。4、守则:是确定员工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制度。5、

5、办法:是确定某一方面或特定管理对象、过程、活动的方法 和要求的管理制度。6、制度:是规范某一方面经营、管理活动行为准则的管理制度7、规定:是确定特定对象、过程、活动规范、准则方面的管理 制度。8、细则:是为实施制度、规定、守则、办法而制定的更为具体 的管理制度。另外,按照公司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的专业要求确定 “技术规范 ” 的名称。第五条 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企业管理部,主要职责是:1、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2、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3、负责制度的初审与会审管理工作;4、负责制度起草部门编写制度的指导工作、流程编制的辅导与 完善工作、培训情况检查、落实情况检查、

6、执行效果评价;5、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6、配合公司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7、负责有效制度清单的整理等。第六条 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 门为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 导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编写培训教案及培训计划并进 行授课、编制制度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意见反馈、申请修订 等)。第七条 制度的责任部门必须对每一项制度确定制度责任人,责 任人的主要职责是:对负责的制度进行培训、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建 立制度档案(包括制度建设各个环节的内容)等。第八条 制度责任人的确定及变更。新出台制度的责任人一般应 为制

7、度的起草人;在本管理制度下发前的制度责任人由各部门领导指 定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工作发生异动时,由部门领导及时重新指定制 度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工作发生异动时,必须到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处 确认制度档案交接情况,否则企业管理部在组织制度评审时,将对无 制度责任人的进行考核。第九条 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审批、文件编号、打印下发、整理 建档等。第十条 后勤保障部负责按照培训工作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制度 培训,达到培训效果。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指流程就是指做事情的顺序,业务流程是指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利用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的工作 过程。第三章 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废止第十二条 制度编制的流程(见附件一)

8、。专业管理部门对制度 编制需求进行识别与确认一专业管理部门起草初稿T专业管理部门 组织与制度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并征求意见(包括公司对口专业部门的 意见)-企业管理部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初审-专业管理部门根据制度 的重要程度组织会审或会签一经公司总经理或主管领导审批后以红 头文件下发或经局域网发布(审批时须附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 单、制度审核单、制度定稿及文件审批单)。1、制度编制需求的识别与确认。全面分析和识别制度编制的需 求,了解本部门有关职责、国家相关规定、公司及各子公司目前相关 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特别要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其他企业同类 制度,填写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见附件二)。2、

9、征求意见。制度在初稿编制完成后,都必须在公司相关单位 范围内征求意见(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见附件二),反馈意见 必须由各单位主管领导签字。3、前期研讨。若为了工作方便,提高效率,可以组织与制度相关部门进行研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认研讨结果,而不再另行征求 意见(“会议纪要”可代替“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4、制度初审。初审的内容包括:采纳反馈意见情况;与其他专 业制度的衔接情况;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是否正确;制度编写格式(见 附件四)是否规范;有无相应的流程与表单;有无检查计划和培训计 划表(见附件五);有无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或相应会议纪 要);有无制度履历表(见附件六,首次编

10、制不需要)等方面。企业 管理部制度审核人员要形成书面的审核意见,填写制度审核单(见附 件七),并随同制度文本一起按下列方式提交公司审定:(1)经企业管理部初审确认为“重要”的制度须在公司董事长办 公会上进行审定。(2)确认为“一般”的制度可在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审定或组织 相关的专业部门进行会签(需进行会签的单位由编制制度的专业部门 提出)。凡未征求意见或企业管理部初审的制度,不得提交公司领导审定或会签。5、批准下发。 “重要”的制度须由董事长审核批准后下发,属于 “一般”的制度由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下发。第十三条 制度的修订流程(见附件一):编制制度的专业管理部门提出制度修订的书面申请或建议-

11、企业管理部审核-提交公司 办公会审定f执行制度编制流程。第十四条 制度的废止流程(见附件一)1、对原制度进行修订后,原制度废止。2、对不能适应现实状况要求的制度进行废止,按如下流程进行: 制度编制部门(制度责任部门)提出制度废止的书面申请,并填写制 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f企业管理部审核f提交公司办公会审定 f决定是否废止。第四章 制度的督导执行第十五条 制度的贯彻:公司制度下发一周之内,各相关专业管 理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对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的,需在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下发一周内,各相关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贯彻。第十六条 制度的培训:制度下发前,制度责任人要编写制度培 训教

12、案和培训计划,填写制度培训计划单(见附件五),并提交到企 业管理部,在制度下发的 15 天内,企业管理部牵头会同制度责任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第十七条 制度的执行:各级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检查管理 制度执行情况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检查执行情况的原始记录,且 记录一定要真实、全面,要留下管理的记录,以作为检查、督导和明 确责任的依据。第十八条 制度执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理1、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认为制度脱离实际难以落实时,要及 时与制度起草部门或企业管理部书面沟通,如无异议就要对制度的 落实负责。2、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情况确实不能按制度执行的, 制度的执行部门或相关部门必须履行请示报

13、批程序,经制度责任人 同意后方可灵活处理,并要对此过程存档备查。第十九条 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1、制度下发时,应附一年内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制度下 发执行的前三个月,制度责任人对各相关单位执行制度情况每月都要 进行全面检查;制度下发三个月后,起草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三 个月至少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要填写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见附件八)或形成书面报告交给制度管理部门制度建设人员。2、制度检查主要内容:制度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制度本身存在什么问题。第五章 制度的评审第二十条 定期评审:每年十二月初,企业管理部组织公司各专 业管理部门对公司的制度进行一次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填入制度检查

14、(制度评审)报告单(见附件八)。第二十一条 不定期评审:发生下列情况时,企业管理部应适时 组织公司制度体系或有关制度的评审活动。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重要法律法规实施、竞争对手的竞 争态势发生变化等影响公司经营环境改变时;2、公司资源配置、经营方向和领域、组织机构等发生重大变化 时;3、公司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重大调整时;4、其他改变公司外部或内部经营条件的事项发生时。第二十二条 制度评审结果的运用1、识别并确定公司制度建设的需求。确定公司有关制度的培训、 编制、修改、执行中止、废止等事项;确定公司制度管理改进创新的空间和实施措施。2、编制公司制度管理与建设的评价报告。企业管理部在

15、每年的 12 月底,应根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评审结果,结合制度日常检查 和有关数据与信息的情况,编制公司制度管理和建设的综合评价报 告,并提交总经理。3、将制度评审的结果作为公司各部门进行年终评比的主要依据第六章 制度的存档管理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存档管理工作,要求 用专门的档案盒(袋)存放各类制度。第二十四条 每项制度应体现管理记录,每项制度的档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制度编制过程1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2制度初稿3规范审核单4经过会议研究讨论的会议纪要(若进行会签的,复印会 签页)5红头文件宣传贯彻6下发1月内组织培训的记录检杳执行 过程7制度下发后前3月每月1份执行检杳报告8制度下发3个月后,每3个月1份执行检杳报告修订过程9提出制度修改申请(建议)单10重复1-8项内容第七章 附 则第二十五条 公司的制度及制度建设档案属于公司内部资料,未 经公司领导同意严禁向外提供。否则,按照奖惩条例的处罚规定进行 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