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36215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派出所信访工作调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派出所在处理政府群体性信访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当前,随着XX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 企业改制、城市管理、民事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信访事件不 断发生XX市政府处于XX派出所辖区,保卫市政府的正常工作 秩序是派出所首当其冲的任务,面对群众来访和投诉,公安民警 能否用正确的方式先期处置,是决定一起群体性信访事件走向的 重要因素。处置得当,就可能直接化解矛盾,将问题解决在初访; 反之处置不当,就可能激化矛盾,甚至直接引发刑事案件。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观客观方面的因素,致使派出所在处置政 府机关群体性信访事件中有很多难

2、处。一、政府机关信访事件主要特点(一)信访事件的数量大、人数多。据统计, 2003年来共接待处置群众上访事件994批 11245 人次。其中30人以上的大规模集体访189批6327人次, 5人以 上30人以下的集体访338批3833人次, 5人以下的467批1085 人次。(二)信访问题的成因日趋复杂。从目前统计来看,信访者反映的问题的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 面面,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各阶层,因而处理起 来难度也大。主要内容有:征地拆迁补偿、农民工讨薪、供暖、 小区延期交房质量不符合标准、小区设施配套不全擅自改变规 划、医患纠纷、养老医疗保险缴纳、涉法涉诉、环境污染、办理 低保救助等

3、10 个方面的问题。应该说,当前信访事件中,大部 分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有的是群众缺乏法治意识,使一些本来 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矛盾演变成群体事件,但却有少数群众提 出的要求往往脱离实际,漫天要价,有的根本不合情理,有的更 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公然对抗政府的行政行为。(三)集体访占据了主体地位。 到市政府进行集体访的频率高、规模大、人数多,占据了信 访活动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四)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经常由于信访事件引发群体性事件,不仅干扰了政府机关 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引发刑事案件。这些群体性事件,一 般都有以下特点:一是较强的组织性。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

4、酿发过程, 常常有事件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有统一的口径和要求,有较为 明确的分工,并有向组织严密、呈明显势力化发展的倾向。二是事态的不测性。一些群体性事件动辄聚集数十人、上百 人,情绪激动,言语粗犷,往往不听劝导,行为粗鲁,甚至进行 过激行为,导致事态难以控制,后果无法预料,尤其是一些有险 恶用心的人也利用信访事件制造事端,使事态更加复杂。三是行为的违法性。一些群众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 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在“法不责众”心理的驱使下,纠 帮集伙,组织策划,成群聚集政府机关门,纠帮集伙、打横幅、 堵门口、拦车辆、滞留哄闹接待场所,严重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 工作秩序。有时由于利益双方情绪激

5、动,甚至引发刑事案件,如 大季屯村民上访、皇家壹里民工讨薪。(五)越级上访、敏感时间段上访。有的上访群众认为“机关越大头儿越大,解决问题越快”, 于是千方百计越级上访,制造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人有意选“两 会”或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集体上访,向政府施加压力。二、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信访事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XX 派出所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说是任务最为繁 重的市区派出所,但在当前日益严峻复杂的社会治安局势下,我 们感到压力最大的还是维稳,最头疼的问题还是在处置群体性事 件特别是市政府信访事件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没有构建情报信息网,不能把信访事件消化于未萌 状态。妥善

6、处置群体性事件最关键的是事件初始阶段,因此掌握苗 头信息、及早化解最重要。现实中由于没有构建情报信息网,矛 盾排查流于形式,不深入、不细致,很多矛盾没有反映上来,很 多时候是在形成群体性信访事件后,政府部门才知道。应当在辖区各单位广泛建立政保员、密保员、信息员队伍, 建立和完善公秘结合、多层次、覆盖面广的情报信息网络,扩大 信息内容和信息渠道。建立健全信息工作责任制,情报信息搜集、 报告、预警化解制度,定期排查影响本单位治安稳定的热点、难 点、焦点问题,对深层次、预警性情报信息,做到人动我知,不 动我知,预警在先,超前工作,积极协助各级党政疏导化解矛盾, 分清轻重缓急,早化解、早处置,有效预防

7、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等 多发性、可防性案事件的发生。(二)相关部门配合缺位,相互推诿,有时把公安机关被推 到风口浪尖。在处置信访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时存在着政府相关部门的 配合缺位、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行为。群体性信访事件发生后, 派出所民警一般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护秩序,但个别部门单 位领导在处置信访问题上心存厌烦,消极对待,将矛盾上推下卸, 甚至不闻不问,不能及时到位。由于绝大部分问题并不是公安机 关引起的,所以第一时间面对群众的公安机关既不了解情况,也 没有权力解决问题,民警在现场不能表态,只是一味的要求群众 遵守秩序,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相关部门迟迟不到,让群众一等 再等,往往引起群众的不满

8、,而群众认为是公安机关不让其到政 府机关反映问题,转而把矛头转向公安机关。这样公安机关就被 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成为责任部门的“挡箭牌”。在工作实践中,许多群体性事件是由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 或单位工作方法简单或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引发的,这种现状决定 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仅仅靠公安维稳队伍绝对不行, 各有关党委政府部门应当形成合力,协同作战。建议政府严格落 实接访制度,谁的问题谁解决,杜绝相关单位脱岗、漏岗,甚至 不接访的行为。(三)处置预案形同虚设,对于信访人的过激行为处置“度” 不好把握。近年来,政府机关、公安机关虽然都有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预 案,但在实际处置中不是按照预案处置,只是等待上

9、级领导“拍 板”,致使预案变成一张白纸,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并且,各级 制定的各类处置预案,只是层层套下来而已,可操作性很差。公 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致使民警 在处置时无从下手。虽然信访条例中对信访人的行为有所规 定,但没有解释细则,究竟信访人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劝阻、什么 样的行为应当强制带离,带离后应当警告还是拘留,现场经劝阻 信访人停止行为后是否还需要处理,这些都应该从法律、规章层 面尽快完善,使公安民警在处理时有法可依。派出所在处理之前 的信访案件中,曾出现过将扰乱政府机关办公秩序的信访人强制 带离并行政拘留,后拘留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公安机关败诉的案 例。这样致使

10、民警在处理群体性信访事件中,更是畏首畏尾,不 愿处置、不敢处置。建议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的实施细则、 规章,明确规范信访人的行为。让公安机关根据规章制定真正可 行的预案,对群体性信访事件依法应对处置。对于严重扰乱政府 秩序的信访行为,要敢于严格执法,不能过于迁就,不能靠拿钱 摆平。目前存在姑息了事的倾向,造成事件的恶性循环,产生社 会负面效应。因此,应当打击处理的一定要硬起来打击,越搞息 事宁人越复杂,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事态更加难以收拾。打击 处理的前提就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信访事件引发违法犯 罪行为时,必须及时依法严厉打击,才能有效震慑违法犯罪,教 育大多数。同时可以

11、在在市政府门前设立信访宣传栏,制作宣传 单,宣传正常上访的程序和违法上访的后果。(四)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专门队伍不足,难以形成优势兵力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必须以两三倍于参与者的警力才 能有威慑力,才能快速有效妥善处置。但在派出所最困难的是警 力严重紧缺,更没有一支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处置队伍。XX 派出所现有正式干警十六名,辅警十名,但除去女民警、快要退 休的干警和值班民警,真正能到现场进行处置的只有十余名警 力。且 XX 派出所是市区各派出所中案件最多的一个派出所,每 天都有繁重的接警、处警等工作,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处置群 体性信访事件中来。往往群体性信访事件发生后,只能派出三四

12、名警力到现场进行处置,到达现场后也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要注重讲究处置技巧,如隔离、 分化原则。当群体性事件群体开始聚集的时候,将领头者与大部 分追随者群众隔离开来,使群体情绪的“传染”度降低。同时, 找出组织者中的激进派、温和派,与温和派协商,从而实现分化 和切割。如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应当在现场一面坚持 维持秩序,防止出现冲击政府机关和其他过激状况。同时,协调 相关部门迅速确定其中的领头人,将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向领头群 众耐心说明,争取他们的理解。这样,实现了现场与背后两方面 处理的合力,收到了很好的处置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信 访人员多达五六十名,而处置的民

13、警只有四五名,民警反而被信 访人员隔离、分化了。现XX派出所的干警大多为转业干部,没受过执法专业训练, 对于公安业务相对生疏、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水平有限,他们需 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公安工作。XX派出所2013年共接警一千六百 余起,且多为殴打他人、故意毁财、纠纷等难以很快解决的案件, 民警疲于应付处理值班案件,往往是一个值班的案件尚未处理结 束,又要开始新的值班接警,造成案件的积压。同时民警一人常 常身兼数职,同时肩负多项任务,往往案件都无法及时处理,基 层工作、国保工作根本也无暇顾及,处理处理群体性信访事件更 是力不从心。同时XX派出所还负责处理中心医院医患纠纷,这 样也造成一些民警不同程度地在处理群体性信访事件存在厌战 心理、厌烦心理、疲惫心理。警力不足可以说是是困扰分局每个 基层单位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鉴于XX派出所的特殊情况,希 望分局领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