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科利亚的木匣》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245051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科利亚的木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6《科利亚的木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6《科利亚的木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6《科利亚的木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科利亚的木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科利亚的木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市马家嘴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记录教学内容26.科利亚的木匣教材分析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步埋下了自己的小木匣。年后数了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过程与方法通过四年前和四年后的年龄变化,步子和步数变化的对比,明白“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有助于突破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

2、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习过程教师点拨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阅读感悟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我要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是怎样埋的?妈妈怎么埋的?2、四年后,科利

3、亚和妈妈又是怎么挖的?3、通过挖木匣科利亚懂得了什么?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通过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的特点。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合作交 流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3)科利亚和妈妈埋木匣。第二部分:(412)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的地方找到木匣。第三部分:(13)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讨论思考1. 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

4、原因?2. 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3. 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妈妈又是怎样埋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自学检 测1、填空。(1)战争开始时,妈妈从家门口,量了()步,埋下了箱子。四年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步,很快()。(2)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量了()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子。后来科利亚从屋门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这是因为()。2、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仍然果然突然居然我把一粒花种子丢进一个花盆里,没想到几天后它()发

5、芽了。有一天半夜,小狮子爱尔莎()闯进了平时与它和睦相处的驴群里。刘老师生病了,可是他()坚持给我们上课。小梅今天没有来上学,我想她一定是病了,下午我到她家去一看,她()躺在床上,身边还放着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教学步骤学习过程教师点拨一、导入新 课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

6、、“倍”、数数(sh( sh))、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阅读感 悟1、科利亚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2、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的?从买东西到挖东西中间经过多长时间?3、妈妈为什么很快挖出了箱子?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到匣子?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

7、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三、合作交 流1、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岁长到9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3、“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我们做事

8、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四课堂小 结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不光还”是表示更进一层。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五、拓展延 伸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作业设计科利亚的木匣讲的是科利亚 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 步埋下了自己的小木匣, 年后数了 步挖出了木匣的故事。从这件事中他感悟到 在变化, 在变化, 也在变化的道理。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我周围的 也在变化。从而懂得了 。我会填。一( )木匣 一( )早晨一( )细纱 一( )孩子两( )报纸 一( )电车一( )风景 三( )伙伴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科利亚的木匣(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四年后)挖九岁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