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11664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日活动中的常规教育 提 纲 一、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内容 意义 二、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必须强化教师培训 2.抓好对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落实 (1)教师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一是建立规则二是日常随机教育 三是情境体验教育 (2)在家庭社区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一、对 良 好 行 为 习 惯 的 认 识 国家中长期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试行)中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2)在家庭社区中培养

2、幼儿的良好习惯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例子:老师带中班孩子到附近社区找标志。一路上,教师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哪些地方有标志”,讨论“这个标志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进入一个居民小区,看到道旁竖着一个禁鸣标志,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标志上的喇叭和一道斜杠,告诉幼儿:“这是禁鸣标志,意思是汽车经过这里不能按喇叭”。这时,一辆小轿车从小区里驶出,按着喇叭,堂而皇之地过去了。对此,教师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幼儿也没有发问。继续往里走,在一栋居发楼后面的过道上,看到一个禁停标志,教师又告诉幼儿:“这是禁停标志,意思是说这里不准停汽车。”然而对于标志牌旁停着的几辆车,教师却未表示任何态度。 从

3、这一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让幼儿体验生活、介入生活,而只是把图片中的“标志”搬到了小区中,只是认识标志,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带着幼儿去思考与解释。这样做显然失去了在生活中体验教育的真正作用,培养幼儿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便成为了空谈。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的良好行为离不开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只有三方面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塑造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幼儿。在领域教育中渗透习惯的养成 一、在领域教育中需要培养幼儿具有哪些良好的习惯 1.举止行为习惯 v 坐、立、走保持正确的姿势; v 不挖鼻孔、不吮

4、咬手指; v 爱护公物、不损坏活动用具; v 能拾起掉在地上的物品,不在桌椅、活动用具、墙壁上涂画; v 在活动中不大声喊叫,在与同伴讨论、交流时音量适中; v 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上交。2.礼貌行为习惯 v 会针对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v 不插话、不接话,不说脏话; v 懂得谦让,能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 v 不随意动别人的东西; v 不打扰同伴活动,乐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同伴分享; v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为同伴进步高兴; v 愿意帮助遇到困难的小朋友解决问题。 3.学习习惯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兴趣,好学多问,

5、积极参与; v 爱想象、创造,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参与小制作、小实验等探究活动; v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专注地做事; v 爱听故事爱看图书,爱动笔写写画画,看书、握笔姿势正确; v 有任务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v 做事有秩序感; v 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二、培养策略和方法(一)教师要“从严、从细”,要求明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教师应在幼儿活动时,关注每名幼儿的表现,可通过扫描观察、定点观察、追踪观察,了解、记录全班每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在活动结束时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

6、,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对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幼儿理解规则与自己的关系,鼓励幼儿遵守规则,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活动常规。 v (二)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强化 1.随机教育法 随机教育幼儿要尊重保育教师,珍惜她们的劳动成果,不随地乱扔纸屑、垃圾,保持班级环境卫生的清洁。 2.讨论解决法 对于幼儿在领域活动中不好的行为表现,教师可组织全班幼儿进行集体讨论,说一说不好的行为表现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今后应该怎么做。 3.游戏找家法 4.定位标记法 5.竞赛激励法 6.暗示转移法 用含蓄的语言、示意的眼神、手势等暗示幼儿矫正自己不良的习惯。7.引导提示法

7、教师引导幼儿说礼貌用语。 v (三)利用榜样进行熏陶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v (一)要注重言传身教,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给幼儿讲道理时要注意:一要明确;二要具体,要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 家长自身要消除不良习惯,起示范作用。 教师更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二)要注重习惯培养的持久性、统一性 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需要教师勤观察、勤督促、勤总结,而且要持之以恒。 要做到语言奖励、物质奖励相结合。 班级中的两名教师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的要求要一致,避免出现要求不统一,幼儿不知道该按照哪个教师的要求去做的现象。只有教师和保育员齐抓共管,幼儿的习惯养成效果才会最佳。 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耐心引导,不但要

8、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还要做到一经发现坏的习惯,应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地加以抑制,使之逐渐消除。 v (三)要注重家园共育,共同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在幼儿习惯培养方面还存在误区,表现为: .认识不足,包办代替 .方法不当,简单粗暴 .缺乏育儿知识,盲目幼小衔接 v 家长要对幼儿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凡幼儿应该自己去做的事情要充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v 教师可为幼儿布置一些口头作业(朗诵儿歌、演唱歌曲、讲故事),家长要及时询问。

9、 v 可通过班级的“家长园地”栏目告诫家长:幼儿生理发育尚未完善,肌肉力量不足,如果提早让幼儿握笔写字,不但会造成握笔姿势错误和肌肉伤害,而且还可能使幼儿对写字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阶段可以进行书写的准备,但不提倡大量写字和提前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v 教师要经常地、主动地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应既报喜,也要报忧。对幼儿不良习惯的矫正 一、 幼儿期容易养成哪些不良习惯 随地吐痰、挖鼻孔、吮手指、揉眼睛、偏食挑食、喝生水、不按时吃饭睡觉、随意接话或插话、不分场合地大声叫嚷、说脏话、活动中随意跑动、在走廊里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故意捣乱、坐无坐

10、姿站无站相、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乱翻乱看、有小动作、不遵守时间、抢玩具、欺负他人、说谎话、物放无序、不遵守规则、懒惰 。 二、矫正不良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1认真观察,查找不良习惯的成因。 模仿能力强,是非判断能力弱; 不能区分现实和想象; 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不会恰当表达与沟通;家庭教育不当。 2仔细研究,洞悉幼儿内心真正的需要。 寻求内心的平衡和小伙伴的认同; 寻求家长、教师、小朋友的关注; 寻求内心的安全感或归属感。 3细心耐心,寻找最适宜的纠偏方法。 (1)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 (2)抓住适宜的时机,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 三、矫正不良习惯应注意的问题1宜疏导不宜强制; 2宜明确不宜含糊; 一要态度明确; 二是要求明确。 3宜耐心不宜粗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