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的语言特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8198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围城》的语言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围城》的语言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围城》的语言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围城》的语言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围城》的语言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围城》的语言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围城》的语言特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围城的语言特色摘要:围城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 刺小说。小说一出版便风靡世界,这不能不归功于围城那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本论文 从比喻、象征、描写与议论、诙谐幽默、文言词语五个方面来论证其语言特色。围城中 的比喻妙趣横生,丰富多彩,喻体不仅广泛新奇,而且融入了广博的中外古今知识,使作品 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采用蕴含深意的象征语言,揭示人生的哲理。通过形神毕肖的描写及精 辟的议论,揭示人物灵魂的丑陋,戳穿和嘲笑人物在言行举上的虚假性。语言诙谐幽默、尖 锐泼辣,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尤其是那独特的冷嘲热讽,更是出尽了庸俗知识分子的洋 相。关键词:比喻 象征

2、 描写 议论 幽默 文言词语提到钱钟书,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那部十分有名的长篇小说围城。作品以留 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的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方面 所遇到的矛盾和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与灰色人生,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病 态社会中学术圈子里伪文化人的真实故事。小说一经载,便风行一时,曾被译成了十多种语 言在国外发表,被认为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堪与茅盾的子夜媲美。小说之 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不能不归功于钱钟书那非同一般的语言技巧。曾有一位文学史家说过: “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 的确,围 城的语言别

3、具特色,充满学者气息,文中比比皆是的比喻、象征、幽默、讽刺,更是它拥 有更多读者的原因。一、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比喻围城的成功离不开大量妙趣横生、联篇缤至的新鲜比喻的创造和运用。钱钟书在比 喻的创辟运用上开了一代之风气,他的比喻别出心裁,超出常人的想象,他在似乎风马牛不 相及的事物中,找到别人难发现的想不到的“相同点”,将两者联在一起,产生一种似曾相识 的陌生感,从而使作品的比喻极富意蕴,化深实为浅显,化平淡为神奇,增强了作品的感染 力。如:“那天晚上,大家睡熟了还觉得饿,仿佛饿宣告独立,具体化,跟身子分开的。“饿” 是生理上感觉,这里把“饿”写成“宣告独立”,这不仅把抽象的“饿”形象化,具体

4、化,拟人化, 还把“饿”的程度独立为一个个体,在你的面前,挥不去赶不走,让你恼,让你无奈。又如: “鸿渐身心仿佛通电似的发麻,只知道唐小姐在说自己,没心思来领会她话里的意义,好比 头脑里蒙上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可是油纸震颤着雨打的重量。当方鸿渐 的丑事被唐小姐一件件抖落出来时,方鸿渐是有口难辩,而且由自己心里最喜爱的唐小姐以 生冷、傲慢的语气突如其来地审判定罪的,他一下子楞住了。“身心仿佛通电似的发麻”把他 当时的愕然、麻木、不知所措的感受和状态简洁而确切地表述出来,接下来的 “雨打油纸” 更形象地道出他当时的触电似的发麻的具体情状。在围城中这样的比喻俯拾即是,纵观全书,行文之间,

5、议论之处,妙语连珠,新颖 奇特,多姿多彩。例如: “忘不了它好比牙齿钳去了,齿腔空着作痛,更好比花盆种的小树 要连根拔它,这花盆就得碎。唐小姐脾气高傲,宁可忍痛至于生病。“斜川把四五张纸, 分发同席,傲然靠在椅背上,但觉得这些人都不懂诗,决不能领略他句法的妙处,就是赞美 也不会亲切中肯。这时候,他等待他们的恭维,同时知道这恭维不会满足自己,仿佛鸦片瘾 发的时候只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以上的这些形象的比喻,历历如画,使临摹的对象凸 现眼前。这些比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相差极远,而钱老却偏偏能把这些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 事物抽出共同点,让人乍觉得不合情理,细细品味却浑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绝。围城正 是靠这

6、些比喻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喜闻乐见、见怪不怪的事物加以陌生化处理,而后展现在读 者的面前,让人大吃一惊,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令人吃惊却乐于接受的效果。不仅如此。由于钱钟书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所以,围城中的喻体还融入了科学、 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诸方面的知识,使作品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如作者把方鸿渐与苏文纨的情谊喻为数学上“两条平行的直线”,准确而又生动,鲍小姐的“赤 身露体”喻为哲学上的“真理”,讽刺辛辣,力透纸背。对主动的苏文纨与被动的方鸿渐的被 吻,作者写道:“这吻的份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 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

7、碰圣经,至多象那些信女们吻西 藏活佛或罗马教皇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这轻轻一吻,作者用了一个民俗方 面和两个宗教方面的知识,表达“敬而远之”的亲近,传达了人物在特殊情境中的微妙心态。值得一提的是,围城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典喻。从中国先秦的诗经到清代的同光 体诗,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的天方夜谭到美国的轶事等等,典喻的内容除 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正是由于典喻的运用,使围城 的语言活泼典雅而又意蕴深长。如第八章机关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西洋人赶驴子,在 驴子眼前、唇吻之上挂一串胡萝卜,引诱驴子向前拼命,这是来自法国列那孤的生花妙 笔。在这个典喻中,写尽了

8、赶驴人和上司的奸诈以及驴子和下属的愚笨,并由此推及现实世 界“一切机关”,“全用这种技巧”,表现了作者尖锐的眼光和愤世嫉俗的情感。方鸿渐买假文 凭时,作者引用圣经里的故事作比:“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 用,可以遮羞包丑。”在嘲讽方鸿渐的自我解嘲时,又拉来了中国古代哲人孔子和柏拉图 作陪衬,活画出主人公自欺欺人的阿Q相。围城中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仿佛一枚枚辣味十足的野山椒,俯拾即是地散布在作品 的情节、肖像、人物心理、细节、性格以及自然景物等各类描写中。有人统计,一部23万 字的围城中所用的比喻数目,数百之多,有时候一页就会有十几个比喻,好比张口一串 糖葫芦,刚吞下第一颗,后面

9、便活起来似的,接二连三地钻进你的口中,让你应接不暇,却 又甜得不忍间断,任它们钻进去,结果喘着气,流着泪地笑围城中有如此众多的妙喻,这与作者对比喻有深入的研究有关。钱钟书在他的学习 名著宋诗选注和管锥编等著作中强调“广譬喻”,在旧文四篇里又提出:“比喻 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 同之处 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 新奇,效果就愈高。 ”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上高超的分类取譬能力,使他能够在小说 中把各种新鲜奇妙,生动形象的比喻散布在各方面的描写中,使围城的语言别具特色, 、,* 八、人-fy.

10、H-t充满学者气息。二、蕴含深意的象征语言读围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惊喜,体会到妙趣横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蕴含 深意的象征语言。其中,最富于人生哲理的是关于“围城”这一主题。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说得明白:褚慎明道:“关于 Bertie 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用英国语,说结婚仿佛金 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 不过, 不说是鸟笼, 说是被围困的城堡 (Forteresse.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段话为主人公的婚姻埋下了伏笔,也是全书的主题。暗示方鸿渐的婚姻

11、是场犹豫不定 的追寻游戏。在归国途中,在鲍小姐的追求和引诱之下,与她一起“勾搭”。在苏小姐、方鸿 渐、唐晓芙的错位追逐中,终难成眷宿。最后,被精明、柔韧、工于心计的孙柔嘉擒拿到手。 开始,方鸿渐以为孙柔嘉只是个女孩子,事事都要请教自己,待到订婚时发觉,她在羞缩缄 默的外表下有着“专横的意志和多疑善妒的敏感,”“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所以 订婚一个月,方鸿渐“仿佛有了女主人”,结婚之际经赵辛楣提醒,方才警醒。此时,却已深 陷“围城”。从此,他们二人陷入传统的琐碎缠绕的日常生活,传统与其守护人孙柔嘉日益成 为方鸿渐的暴君与精神囚笼。方鸿渐最后与孙柔嘉决裂,准备到重庆去,而重庆未必不是另

12、一个“围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围城”不仅象征了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爱情婚姻、事 业上的追求、挣扎、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更象征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 国,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围城中反复描写那架古老的钟,也很有象征性。方豚翁把“方府三代祖传之宝”的自 鸣钟送给儿子,在很多场合,反复讲到这钟准,每小时只慢七分钟,直到小说结束,方鸿渐 事业无成,家庭破裂,这钟又从从容容地敲打了六下,这时已是深夜十一点,敲的却是五个 钟头以前的六点。方琢翁把自鸣钟送给儿子,希望他能继承祖宗的遗风,而这种落后于时代 的遗风促成了儿子和媳妇的矛盾与离异。

13、五小时前,“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蓄心要待柔嘉好, 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方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 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但这六响钟却把他们梦魂惊破,柔嘉已经离去,家庭已经破裂, 前途茫茫。“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这个落伍的计时 机无意包含着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三、客观描写和议论巧妙结合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唐晓芙例外)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 进行了一番描绘,令其形神毕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第七章开头对汪处厚的肖像描 写:“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

14、麦尖角胡子,不料 没有枪杆的人,胡子都生不像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 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 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 不会长,额上的胡子,所以欣欣向荣。为了二十五岁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 剃去两缕,剩中间一撮,这也许还是那一缕胡子的功效,运气没坏到底。”看到这段惟 妙惟肖的肖像刻画,一幅活灵活现的漫画就形象地浮现在读者脑中。作者在描绘这位汪大人 可笑的容貌时,对他的历史、思想、心理也一并作了讽刺,使他一亮相,就给人滑稽、迂腐 的印象。又如对沈

15、太太的描写: “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 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 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里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 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描写假哲学家褚慎明时: “褚哲学家眼馋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 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象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的突出眼眶,迸出眼镜”。 ?生动地 勾勒出褚慎明卑鄙下流的丑相,揭示其肮脏的灵魂。特别是对几个人鼻子的描写,真是准确而生动,如:一个(董斜川)气概飞扬,鼻子直 而高,侧望像脸上斜搁了一张梯,颈下打的领带结饱满齐整的使方鸿渐绝望的羡慕;侯营长 有个桔皮鼻子

16、,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结桔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 象未熟的草莓,高声说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 势,给人迎鼻子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除肖像描写之外,作者还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对象灵魂的 丑陋,戳穿和嘲笑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假性。如围城对老处女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 李梅亭裹足吝啬的心态,汪处厚太太的内心世界的刻画,就十分传神精微而深刻。如李梅亭 在赴三闾大学就职途中所表现出的吝啬心理:启程时,他抢着头买低等船票,明明是为自己 省钱,却偏要撒谎骗取别人的好感。路途中,他因为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别 人的伞,他带来了一木箱药品,准备在内地的学校卖个好价钱,却不愿意给一些仁丹于身体 不适的孙柔嘉服用,因为一包仁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