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07060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珠是很有用的东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珍珠养殖现状1、技术进步中国珍珠产量的飞速增加,首先得益于钩介幼虫人工采集技术的突破 和稚、幼蚌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河蚌的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技术尚 未解决,河蚌在生产中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繁殖。但在生产中已 能从钩介幼虫的采集开始进行大规模培育稚、幼蚌,从而使手术蚌的来源 有了根本保证。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大江南北的农民很快掌握,而且 已经完全做到了规模化生产。其次,专业从事手术操作的女工队伍已经形成。在湖南汉寿、安徽贵 池、芜湖等地的有此乡镇已成了手术操作工的产地,每个乡镇的手术操作 工就可达上万人。育珠手术已成了当地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通过师傅教 徒弟式的发展,手术操作工队

2、伍稳定、壮大,并得以延续,使手术操作环 节的人力有了保障。第三,蚌病控制技术已经突破,育珠蚌养殖技术有了一定提高。培育 浮游生物、肥水养殖育珠蚌的技术借鉴了“施肥养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模 式。在生产管理上,主要是改穿孔吊养方式为“网袋、网夹”的笼养方式。 在大规模生产中,网箱培育手术蚌技术的改革进步,使当年育苗、当年手 术育珠有了可能,缩短了珍珠育成周期。2、存在的问题河蚌育珠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目前,珍珠生产已 不再是获得巨额利润的项目,暴利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多年育珠生产 的高盈利性,使从业者无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盲目生产仍在继续。中国的珍珠产业协会还不健全,有些地方

3、或成了半官方的组织,缺 乏行业协调和自律,珍珠的生产完全无序化,限制产量和提高质量任重而 丄苗、匚二 道远。由于珍珠产量的不断增加,整个市场对珍珠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虽然珍珠深加工技术也在进步,珍珠产品的用途更加广泛,但是低档珍珠 仍会面临过剩。“大、光、圆、艳”的标准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在群 众性生产中,通过延长养殖周期来提高优质珠的比例,是适应市场的唯一 途径,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限制年产量的效果。但是珍珠业界尚未做到主 动地、自觉地限制珍珠产量。通过成熟珠蚌采集钩介幼虫以培育稚、幼蚌的方法沿用多年,导致 三角帆蚌种质退化日趋严重。珍珠蚌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不断下降。手术操作工缺乏正规培训

4、,新技术、新工艺难以推广应用。操作工 队伍劳动、用工等管理更无从谈起。育珠手术操作的季节性,使操作工队 伍保持“候鸟式”的流动性,这是育珠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又一集中表现。养殖生产中,不仅仅是普通农民和中小养殖场,即使是大公司,落 后的生产管理仍十分普遍。珍珠企业和大多数养蚌农民一样缺乏科技意识,“广种薄收、听天由命”仍然是育珠生产管理的主导思想。河蚌育珠行业 技术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刚刚开始,工作还相当艰巨。3、解决问题的途径淡水珍珠生产尚未进入“微利时代”,但我们也要防患未然,使该产 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应从种质资源抓起,加强蚌种选育工作。应从操 作工队伍管理入手,积极推广手术新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

5、。通过政府、 行业协会等途径宣传、培训,提高河蚌育珠业主的科技意识。推广普及科 学的养蚌育珠技术理论和知识。推广群体控制技术,使河蚌育珠业整体 成活率有所提高。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自觉限制珍珠年 产量、努力提高珍珠质量。进一步开展大直径正圆淡水有核珍珠的应用 性研究。进一步开发利用低档珍珠,拓宽用途。二、河蚌育珠的工艺和技术(一)河蚌的人工育苗技术目前我国用于培育淡珍珠的贝类最主要的是三角帆蚌。1、对于大多数养蚌户来说,一般不进行珍珠蚌的育苗工作。从产业化 的发展来看,“人工育苗手术蚌培育育珠手术”这三个生产环节 无需要专业公司来完成。一般养殖户只从事珠蚌养殖。从目前的生产现状 看

6、,大多数群众都购买稚蚌,自己培育手术蚌,再雇人手术。所以简单介 绍一下蚌的育苗过程。在河蚌繁殖期到来时,一般直接从成熟的珠蚌中挑选怀卵的雌蚌,待 其受精卵发育到钩介幼虫时,及时地用黄颡鱼采集(寄苗)。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钩介幼虫的小鱼 20 - 30尾。育苗池要 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过快。每天要给寄苗鱼投喂饵料,让其正 常生长,在水温30C以上,钩介幼虫只需4- 7天便可成熟,25 30C则需 7-9天。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脱落后即开始营自由生活,称为稚蚌, 这个过程叫脱苗。稚蚌(1-2毫米)在育苗棚的浅水池中进行流水培育直 到1厘米左右的幼蚌。生产流程是:怀卵雌蚌一钩介幼

7、虫一用黄颡鱼寄苗 f稚蚌培育f幼蚌。2、从幼蚌培育到手术蚌有很多方法,但浙江的养蚌户在生产中广泛采用大水面小网箱培育手术蚌的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将1厘米的幼蚌直接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手术蚌,时间缩短到3个月左右。这项改革使当年繁 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这种木框小网箱一般规格为(40 45)厘米X(40 60)厘米X10厘米, 用杉木(或毛竹)条钉制,杉木条规格一般在 (1.5 2)厘米X( 3 4)厘 米。木框钉好后用2厘米网目的网片封闭,上部留缝合口。网箱底部用塑 料薄膜垫底,以放置肥泥。每只网相投放幼蚌 150 200只左右为宜,这样 在当年入秋有望60%以上幼蚌培育成手术蚌。培育水体面

8、积应在10亩以上,水位1.5 - 2.5米。稚蚌入箱前3 - 5天, 应根据水体环境(新塘或老塘)、鱼类放养量(有一定比例的花、白鲢50-200尾/亩),先施基肥,培肥水质。使水色呈淡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 30-40厘米。稚蚌在3厘米前,水质不能过肥,否则稍高的氨、亚硝酸根 离子浓度就会抑制其生长。培育过程中,应根据透明度和水色变化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0- 15天一次,每次150 - 250千克/亩湿猪粪,肥料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最好不 要用鸡鸭粪肥,建议使用专业复合肥料(用量可按说明书),这样既安全, 肥效又高。稚蚌长到了 3-5厘米时,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水体肥度(透明 度30厘米)。

9、另外,每隔10 15天应施生石灰一次(10千克/亩)。整个 培育期间,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时应及时追肥。但切不可让蓝绿藻繁盛, 或透明度降至25厘米以下。如能按要求科学管理,不到3个月60%的幼蚌即可达到手术规格。(二)淡水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 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 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 操作质量管理措施。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 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 手术后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

10、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1、新撕膜法制片工艺流程:切断前后闭壳肌打开双壳一用解剖刀在外套膜边缘处划 一刀一在肌痕处划第二刀(较重)一用镊子从壳前部将边缘膜内表皮 撕去f在另一半重复-步骤将玻璃板从消毒液中取出把制 好的外套膜组织带放于玻板上,内面朝下一用药棉擦去粘液、污物一 用切片刀切平组织带伤口,使其宽度一致,并切片f滴加滴片液一11送给植片工技术要点 第一刀应在色线内,平整,用力均匀果断,深度达到外套膜中间结 缔组织层即可。第二刀(也可省略)应在外套膜肌痕处或尽量靠中央,以 制取较宽的组织带。 撕膜应从外套膜前部开始,以便尽量利用出水孔附近的小孔。 有镊子夹药棉,整理组织小片,擦除粘液等

11、。 组织带放在玻板上后,应将两过粗糙面修平,宽度均匀一致。切成 的小片要求4毫米X5毫米,经收缩后呈正方形。切片要求果断、干脆、切 口平滑。 切片后应及时滴加专用滴片液保养。 玻板消毒液、药棉浸泡液、滴片液应当天配制,当天用守。 组织小片不能接触其他东西,严格防止污染。 制片过程由一人连续完成,要求在2分钟内结束,并及时用于接种, 不可存放太久。制片过程十分重要,事关珍珠质量,应加强管理。2、植片工艺流程选好育珠蚌并在蚌壳上刻划出日期和操作工的编码。 用开壳器开,加附器,插入塞子一擦除外套腔污物,使斧足 侧向一边一用送片针顶信小片,在开针帮助下挑起小片一从边缘膜 下右开始用开针钩将小片送入伤内

12、0.5厘米深一用开针压信伤,抽出送片针一用开针拉、压、挤、推整圆一从上至下,从 右至左,重复-至完工一拔出塞子将育珠蚌放入中药浸泡液内一 吊养育珠蚌(2)技术要点 植片工具应与手术蚌规格相适应,开大小应与小片大小相宜。 排列:第一排6粒,第二排5(6)粒,第三排5(4)粒,呈梅花型布局。行、列间距适中,整体形状完美。第只育蚌总植片数以32粒为佳。 “推、拉、压、挤”严格整圆。 边缘、珠到位。小片来源位置和植片位置尽量一致。 开塞子不可过大,尽量使用附器。 严格挑选手术蚌,按要求将制片蚌和育珠蚌选出暂养。 清理送片针的海绵要及时清洗、消毒。 要求每只蚌植片手术时间为5分钟。3、手术操作系统化消毒

13、技术(已申请专利)流程见手术操作系统消毒工艺流程图环境消毒(消毒剂I)、滴片药环境消毒(消毒剂II) 一制片作业一外套膜组织小片一植片作业环境消毒(消毒剂III)/养殖珠蚌一育珠蚌药物浸泡(消毒剂IV)技术要点 手术室和器具消毒:手术室、手术台、盒、桶、器皿和毛巾等,在 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都要用含量氯消毒剂I冲洗或浸泡再洗净。 玻璃板消毒:制片用的玻璃板,先用清水洗净板上的污物和残片, 然后转入含抗生素的消毒液II中浸泡使用,制片操作工每一次从其中取出 玻璃板,再进行制片作业。 使用消毒药棉:用抗生素等药物配成等渗的消毒液III浸透药棉(小 粒棉球)。制片手术操作时,用镊子夹药只用一只制片蚌

14、,绝不重复。使 用药棉协助制片的办法,比使用海绵要好,它减少了海绵粗糙面与组织的 摩擦、损伤,又可避免相互感染。同时消毒药棉法也最适宜与“撕膜法” 配套应用,从而完全可以使组织小片避免与手、桌面、毛巾等物接触,达 到较高的防疫要求。 滴片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使用等渗、抗感染、伤 口促愈等多功能的复合滴片药“滴片宝”,效果十分明显。 育珠蚌药浴:刚植片后的育珠蚌,及时放入纯中药的消毒液W中浸 浴20分钟以上,可使药物经外套腔全面接触伤口。制片后的废弃蚌,应及时运走处理。4、手术操作环节的管理采用消毒药棉法新工艺和撕膜法制片,作业人员以三人为一小组,一 人制片供两人植片,平均每三个

15、小组需辅助工 3名(其中洗刷蚌壳的女工2 名)。规模化生产中的手术作业,需有人专门负责消毒、协调和检查等管 理。三人组合模式可以做到责职分明,有利于考核;制片、植片作业分工, 有利于操作技术专业化和精益求精。而“一人独立制片、植片”或“两人 制片、三人植片”等组合方式,均不适宜。三、育珠蚌养殖技术由于对珍珠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育珠蚌养殖周期需长达4-5年,生产管理与一般水产养殖项目有显著不同。1、水域选择应选择常年有水源保证,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质较肥沃,水面水 生高等植物,底质淤泥较少,水学 2米左右的水域。如果有微流水,面积 从不到1公顷到十几公顷均可。如果常年没有微流水,人工修筑的水面一 般以3-5公顷为宜。从水域类型上看,山塘、小水库如果水位起伏不大也 可选作育珠场。水质肥的外荡、湖泊和大中型水库年龄较长的湖湾、库汊 也可养殖珠蚌。总之,只要饵料生物丰富,具有一定水流或风流运动的内 陆水体,都可作养蚌育珠场所。水体钙的含量要求在每毫升水体50毫克碳酸钙以上,水的酸碱度以中 性稍偏碱性为好(pH为6.8 - 8.5 )。育珠蚌养殖场的水温,年平均达17 20C,表层水的日最高水温不超 过38C,最低不小于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