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03524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念刘和珍君》[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念刘和珍君》[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念刘和珍君》[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念刘和珍君》[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念刘和珍君》[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标:一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常识复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另有杂文集多部。二、检查预习长歌当哭(dng)菲薄(fi)桀骜(ji)(o)赁屋

2、(ln)不惮(dn)喋血(di)尸骸(hi)创伤(chung)立仆(p)攒射(cun)惩创(chung)浸渍(z)绯红(fi)山阿()殒身不恤(yn)(x)正告:明白郑重地告知。寥落:稀少。洋溢:充满。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出离:超出。深味:细加体味。菲薄:微薄。惨淡:悲惨凄凉。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微漠:依稀,淡薄。势利:权势和财利。羽翼:党羽。桀骜锋利:桀骜,凶悍倔强;锋利,言论、文笔等尖锐。偏安: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讲义:讲说经义。隐退:辞去官职。不惮:不怕,不惜。下劣:恶劣,卑劣。喋血:血流遍地。虐杀:残酷杀害。沉勇:沉

3、着勇敢。攒射:(用箭或枪炮)集中射击。惩创:惩罚,惩治。武功:军事方面的功绩。浸渍:浸润,渗透。山阿:山陵,山峦。临难:身当危难,常指面临死亡。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勇毅:勇敢坚毅。微茫:隐约模糊。三、题旨分析1刘和珍乃何许人也?和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三一八”惨案遇难者,遇害时年仅22岁。她和鲁迅先生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2既然是师生关系,为何称“君”?其中有留日之习惯,但更主要的是表达对刘和珍的尊敬以及一种男女平等的观念。3为什么要“记念”她?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

4、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端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惨案发生后,反动政府的走狗文人污蔑请愿群众为“暴徒”,是“自蹈死地”“受人利用”等等。晨报主笔陈渊泉于3月22日发表了群众领袖安

5、在的署名社论,胡说“群众领袖”胁迫、诱骗青年去执政府请愿。陈西滢在3月27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一篇评论“三一八”惨案的闲话,企图把这次惨案的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大屠杀的惨象与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忍无可忍,写下了这篇记念刘和珍君。4“记念”现在习惯写作“纪念”,鲁迅这里的用法包含着“牢记”与“怀念”两层意思。四课文解读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分析文章,理解难句。1分析一、二小节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一。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二。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解决:第一节“我也早

6、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 “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a.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b.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

7、徊沉思。)c.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d.“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e.“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 。“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f.“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

8、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2分析第三节a.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 的品质)b. 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分析第四节 a.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

9、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b.“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c.“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d.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e.“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

10、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f.“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

11、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谁来介绍一下陶渊明?(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