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99963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简介10月18日13:01新浪财经微博 金秋昆山,硕果累累。10月19日,以“转型升级再提速、创新发展增优势”为主题的昆山金秋经贸招商活动揭幕式将昆山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如下为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在全球财经媒体看昆山媒体会面会上的部分发言实录: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性、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明显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率先达到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成为全国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自起,昆山就自觉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一项最急切的任务,立足于“转得早、转得快

2、、转得准、转得好”,进一步开展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高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活动,并充足运用经济环境变化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倒逼压力,坚持不懈调构造抓创新促转型,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都市,全面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发展动力转型、都市发展转型、社会发展转型、人的发展转型和体制机制转型,巩固和扩大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全市完毕地区生产总值2100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工业总产值013亿元;完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6亿元,进出口总额821.2亿美元,其中出口533.4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0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645元,持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9月,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估计完毕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全口径财政收入47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工业总产值845亿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615.3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2亿美元,实际运用外资16.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亿元;完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0元,农村居民人均钞票收入1114元,分别增长13.2和13.9%。 特别是今年18月,昆山外贸

4、发展呈现某些新变化:一是外销占比降、内销占比增,全市外贸公司外销占比从本来的63.5%下降至5.1%,有3115家外资公司开展内销业务,实现内销金额125亿元,净增0亿元,净增内销金额如果折算到进出口,我市进出口同比增幅将达到8.5。二是加工贸易降、一般贸易增,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和1.5%,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增幅分别为27.4 %、31.1。三是笔电出口降、其她商品增,笔电出口金额下降9.5%,但在全市出口超亿美元的28类商品中,21类商品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四是龙头公司降、成长公司增,全市合计出口超亿美元公司7家,出口总额263.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77.%,其中作为全

5、省外贸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仁宝和纬创两大集团出口同比下降9.6%,其她公司出口同比增长。五是外资出口增幅降、内资出口增,外资公司进出口、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和0.,而内资公司增幅分别为7、.9%。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昆山初步实现了“六个转变”:在产业发展上,加快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与功能同步提高转变,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本、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发展动力上,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外资带动为主向民营经济、国资和外资竞相发展转变,出口拉动为主向出口、投资、消费

6、均衡拉动转变,通过开放与创新、外资与内资、资本与人才三个“双轮驱动”,基本构建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载体功能上,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转变,着力推动园区“二次创业”,实现功能突破、资源整合和政策共享,进一步强化园区载体的承载能力,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公司集群、资源集约的发展新格局。在都市格局上,由注重都市建设向城乡统筹,拉框架、拓空间向强功能、提品质转变,全面提高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本设施、资源配备、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形成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优势互补,商贸业态布局集中、特色

7、鲜明,建筑风格整洁协调、精致细腻,人与自然和谐、水乡风貌与现代文明交融的都市新格局。在社会阶层构造上,由“宝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增收长效机制,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多功能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由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共进转变,努力使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社会建设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基本形成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一、以经济发展转型为核心,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和主导产业高品位化、新兴产业基地化,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

8、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新都市、新产业、新人才”的规定,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重点环绕建设十个科技创新载体、十个服务业集聚区、十个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十条主导产业链,实行十大人才工程,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本、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效整合。坚持把电子信息和现代装备制造作为两大基本性支柱产业,致力于集聚发展、高品位发展,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信等五条电子信息产业链,模具、工程机械(特种车辆)、数控设备、新能源装备等四条装备制造产业链。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2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

9、业产值比重达37.8%,今年月提高到40.2。二是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自身主导产业和衍生产业,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碳素材料、高品位装备、智能电网、机器人(2.,0,-1.27%)、小核酸、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去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近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3,今年9月提高到298%。小核酸产业几乎囊括了全国小核酸领域最优秀的院士等人才;可再生能源产值突破10亿元。三是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龙头,充足发挥制造业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加快建设与工业化相

10、配套、与都市化相适应、与国际化相接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金融服务外包、区域总部、软件服务、三四方物流、展示展销等领域获得重点突破,全市服务业增长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四是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特色。发挥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伙实验区带动作用,推动高产粮油、特色果蔬、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4个“0万亩”建设,提高农业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农业亩均效益提高到238元,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以发展动力转型为核心,坚持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着力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发明”转变,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坚持“开放带动”与“创新驱动”紧密结合,着力构建科技

11、创新、产业集聚、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平台”,更大范畴地集聚创新核心要素,更大力度鼓励和支持公司自主创新。在国家科技部、社科院组织的都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中,昆山持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一是突出公司主体地位。力促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推动内外资公司开展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技术委托开发,通过消化吸取再创新,实现技术“嫁接”。全市拥有省级外资研发机构6家,高新技术公司98家,共承当国家“63”、“3”筹划项目19个。二是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科技园、科教园区、软件园等创新载体,设立平面显示、机器人、小核酸等研究所,加快建设阳澄湖科技园

12、,构建以“院3区10基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伙。成功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伙办学,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的交流合伙,全市每个区镇至少与国内所院校建立紧密合伙关系,设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49家,研发机构570家,博士后工作站15个和21个分站。四是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规划建设基金园、金融街(.3,0.06,0.96)、财富广场,彰化银行、汇丰银行昆山分支机构先后开业,大力发展创投、风投等产业基金,积极鼓励科技公司上市直接融资,合计上市公司家,募集资金超

13、50亿元,初步形成资我市场的“昆山板块”。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全市合计专利申请量65万件、授权量3.万件。 三、以园区发展转型为手段,坚持功能创新,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公司集群、资源集约,整体提高开发开放水平。不断深化“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的理念,着力推动园区功能突破、资源整合和政策共享,以最优载体“抢最佳的牌”。昆山开发区是产业升级的先行区。光电产业园以龙腾、龙飞、维信诺OLED等核心项目为基本,引进康佳电视、旭硝子、东电光电等上下游配套厂商进驻,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面板再到下游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奠定了昆山在国内乃至全球光电产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14、,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平板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全力打造产出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挂牌运作,增进了公司从加工贸易向货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的转型。花桥国际商务城是产业转型的示范区。作为全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环绕打造国际有影响、国内称一流的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商务城总目的,已初步形成服务外包、区域总部、物流配送和商贸服务等四大产业集群,位居中国10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第四位。海峡两岸商贸合伙区加快建设,全力打造台湾商品进入大陆的“第一平台”。昆山高新区是新兴产业的实验区。去年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步形成精密机械、可再生能源

15、、有机发光显示等主导产业集群,哺育壮大了小核酸、机器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环绕创立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新目的,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特色产业基地是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0大特色产业基地坚持以“特”见长、以“新”抢先,集聚了全市50%以上的高新技术公司、0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7%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正加快哺育23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35个五百亿元级产业集群、58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四、以都市发展转型为支撑,坚持统筹兼顾和制度创新,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都市。 坚持用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从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

16、入手,着力提高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本设施、资源配备、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发展水平,使都市更像都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一是以科学规划优化都市布局。按照“大都市、现代化、可持续”总规定,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确立片区发展理念,完毕新一轮都市总体规划修编、“一核五城”等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从中心城区、都市副中心、小都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等五个层面加以推动,基本形成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都市化率达74。二是以能级提高优化都市品质。顺应都市建设由高速公路时代向轨道交通时代转变的趋势,完善以“三环四轨五高”为重点的大交通框架,推动迅速交通系统建设,构建纵横贯穿、内畅外联、安全高效的现代都市交通体系。优先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每年实行一批路水电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