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91813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职高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第8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羡慕 暮色 蓦然回首 B、角度 角色 群雄角逐C、处境 处分 泰然处之 D、蠕动 懦弱 相濡以沫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胸襟 正经危坐 狡辩 明辨是非B、任凭 忍劳忍怨 脉搏 博学多识C、笨拙 相形见绌 憔悴 出类拔萃D、讴歌 呕心沥血 毕竟 锋芒毕露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孑(孤单)然一身 固若金(金子)汤 漫(到处都是)无边际B、广袤无垠(边境) 可歌可泣(大哭) 不啻(但,

2、仅)C、遐思迩(近)想 恸哭(极度悲哀地哭) 虔(恭敬)诚D、亦步亦趋(快走) 苟(随便)同 弥(更加)足珍贵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是所有的欢笑都表达高兴,就像 ;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 ;不是所有的职称都表达才能,就像 ;不是所有的膜拜都表达虔诚,就像 。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 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表达真诚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A、 B、 C、 D、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管是足协有心无力,还是有些人阳奉阴违,这要命的证据就像一堵墙,每次都在节骨眼上把人硬生生憋回来。B、就像

3、那些贪官污吏,一面大会小会上表着自己的“清白”,一面又自以为天衣无缝地在背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C、2001年10月4日坠落黑海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154客机失事原因水落石出。D、要更多地引入机制解决问题,应慎用行政手段干预;对的确由于航空公司或机场责任导致的延误,为带来不便的乘客适当给予经济补偿,提高报务质量,很多问题就可以一了百了。6、下列各组句子,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自然和人类都是伟大的。B、你不 会不认识他。你怎么会不认识他。C、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威尼斯有三百七十八座桥D、这本书我读过。我读过这本书。7、根据下文语意

4、,给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辞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致辞是: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 。 A、与时俱进 B、尚未落伍 C、大器晚成 D 、老当益壮8、阅读下面一句话,然后答题。“她俨然是一位身扼重关力敌千军的守关武士,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1)这里的俨然正确的解释是: ( )A、形容庄严 B、形容整齐 C、形容很象 D、形容庄重(2)身扼重关的“重关”是指: ( )A、山海关 B、一层又一层的关隘 C、重要的 D、重复(3)“重关”的“重

5、”字读音正确的是: ( )A、chng B、zhng (4)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明喻 B、借喻 C、暗喻 D、借代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0分)1、故乡的榕树:“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 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 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最早是东晋时期 在他的 中说的。3、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 ,圣心备焉。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5、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

6、 。三、语段阅读题(共42分)(一)(10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练习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 A ,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 B 。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 C 。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 D 。1、文中A、B、C、D处分别应填入的四个比喻句是:(1)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2)闪电一样(3)钢筋混凝土 (4)盘卷的金属A、

7、B、 C、 D、 2、文中三个“它们”指代不同的是( )A、 B、 C、3、请找出第二段文字的中心句。 4、请说说文中作者为什么要把红柳比作冰山?为什么要写强大的根系? 5、请说说你对文中“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这句话的理解。 (二)(10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练习列宁就曾经多次批判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的努力学习。就是说,不能只

8、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1、“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书,而必须活读”这句话应该放在原文哪一处?A、处 B、处 C、处 D、处2、在文中“死读”意指 “活读”意指 文中“因小失大”

9、中的“小”指 “大”指 3、文中加点的两个“这样”意思相同吗?请具体说明。 4、上面三段文字运用了 、 、 等论证方法。5、阅读这三段文字,你认为作者反对的观点是 赞成的观点是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水葫芦之灾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葡萄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

10、死也不长膘。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的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有营养,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

11、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锐减,渔民失业。人民生活用水也发生了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的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的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溏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飘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1、 根据两段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 2、 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类词称呼水葫芦? 3、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给水葫芦下一个定义。水葫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