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979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农村发展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2X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巍办通20X10号)文要求,我局 牵头组织了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于20X年3月2日开始,对我县22年末的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具体做法一是由职能部门综合分析提供202X年末我县相关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

2、路,二是由各乡镇在本乡镇的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本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材料提供给我局参考,三是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和乡镇去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及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综合总结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我县所面临的形势,讨论提出了部分关于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2X年末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交通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到8公里,公路网密度为0.5公里/万平方公里,按人口总数统计为1公里/万人。其中一级公路7公里占0.%,二级公

3、路36公里%,三级公路34公里占18%,四级公路8公里占31.45%,等外级公路19公里占925。其中有油路140公里,水泥路48公里,弹石路7公里,实现0的乡镇通油路,98%的行政村通弹石路,3的自然村通公路,0的乡镇和65%的村民委员会开通公交车。全县境内“三横三纵”的公路主骨架和“连县、连乡、连村、连景”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2、农田水利方面。全县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 (一)型水库4座,小 (二)型水库6座,小库塘2316件,水窖6万个,抽水站11座,机井1眼;“三面光”沟渠60多公里,占全县引水沟渠总长的35%,整修加固河堤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平方公里。全县可控水量达.07

4、亿立方米(其中工程蓄水44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5.9%。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60件,共解决全县1.1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稳产农田5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台,小型拖拉机13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02台工,农业机械总动力达02万瓦特,机械耕耙面积达7.1万亩。 、能源方面。已建成11k变电站1座和35v变电站座,第 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项目后,新建5v线路2.公里,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2公里、400/20v线路3公里,更换(新装)高耗能配电变压器76台,改造户表567户,实现了全县所有自然村通电。建成节能灶58452户,沼气池056口,太阳能270平方米,

5、微型水力发电机00瓦。 、林业方面。完成退耕还林12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9万亩;实施天保工程管护森林5.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7万亩(其中华山松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44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7%。全县共有个国有林场和10个乡镇林业站,个天保站点,建成林木种苗基地2个,成立森林防火队2个。 5、畜牧方面。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网络上建成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9个,乡镇服务站所场1个;牛冻精改良服务网络上建成冻精改良站点45个;动物防疫体系上建成县级兽医防治站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点14个;改造和新建标准卫生牛厩10.1万平方米,羊舍2.5万平方米,猪舍3924平方米,禽舍

6、20平方米;饲草料加工贮备设施配套农户铡草机239台,建青贮氨化窖3.33万立方米;建成牲畜交易市场17个,交易棚60平方米。 6、信息化方面。建成45兆基站个,建成移动基站、联通基站7座,架设光缆770公里,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4部,移动电话用户达.万户,互联网用户0户,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6。 7、教育方面。建成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83所,教学点21个(其中一师一校点168个),幼儿园6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园64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所。全县校舍建筑中还有危房面积761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28,其中中学c级危房42

7、平方米,d级危房2117平方米,小学级危房100平方米,d级危房4472平方米。 8、 卫生方面。完成县人民医院的整体搬迁工程,完成青华、五印、紫金、庙街、巍宝山、牛街、大仓7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完成县疾控中心检验大楼、县血防站、保健院业务楼建设项目;完成75个村级卫生室改造建设项目。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为网底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9、文体方面。实施“两馆一站”项目工程后,建 成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建成南诏、巍宝山、大仓、永建、牛街、庙街、五印、紫金个乡镇文化站;建成农民体育活动场地309个;完成县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 二、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

8、要困难及问题 、乡村公路等级差。虽然我县的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况差,村组公路多数为等外级公路,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为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流、物流发展等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因素。 、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一是我县水利工程大部分是 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主体工程设计标准低,病险水库较多,现有的大部分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抗灾减灾能力低。二是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低,特别是山区因蓄水能力弱和排灌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综

9、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因水利设施滞后,我县的稳产农田不多,农业旱涝保收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经济增收困难。四是全县还有近1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 、能源建设工作任务艰巨。一是我县电力骨架网布局不理想,个110k、3kv变电站主要集中在县城东部,西部山区无高压输电线路和35v变电站。二是 一、二期农网改造时由于投资限制,规划设计不完善,加之全县还有近万多农户未进行农网改造,甚至还有少部分“无电人口”存在,供电需求矛盾非常突出。三是现在实施的沼气池建设项目因补助资金少,农户自筹能力弱的因素,致使建设进度慢,全县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上难度比较大。四是我县目前所计划的水电站和

10、风电站建设因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前期工作进度缓慢。 4、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文体上:一是全县还有6个乡镇文化站需要进一步新建和完善;二是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很多村没有图书室、文化室等;三是全县81个村委会中仅有24个村委会有体育活动场地34块,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教育上:一是中小学现有校舍建筑中危房面积还占总面积的,“危改”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二是学生和教师的住房使用面积远远满足不了目前需求,现有的大部分已是危房;三是随着一些小学分校点的撤并,许多学生集中到村中心校,中心校的教室和宿舍满足不了撤并后的需要。卫生计生上:一是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因建筑面积小不达

11、标,并有部分危房需要改造;二是县计生服务站搬迁新建难度大,且个乡镇计生服务所有7个需要改扩建,2个需要新建;三是9%以上的农村卫生计生机构缺乏基本医疗设备,难以开展好服务工作。 5、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是农业服务站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村级条件更差,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发展需要;二是还有部分自然村没有通广播电视,致使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存在盲区;三是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村通讯设施入户率和网络化程度极低,对市场了解和信息的掌握不及时;四是多数农村村庄无消防基础设施,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村庄生活环境差;五是好多公益性农村基础设

12、施建设项目存在重建轻养现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养护责任不落实,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难于发挥其效益。 6、农村项目规划缺乏前瞻性,前期工作严重滞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是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规划时往往只考虑到目前的状况,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超前意识不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与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在项目前期工作上,虽然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高质量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前期工作的项目不多,未形成项目的良性滚动递补格局,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须,加大投资力度以

13、来,由于我县多数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不够,严重影响了项目的争取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7、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近几年来,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增加很多,但对农村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资金的投入量远远满足不了建设的发展需要。二是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国家、省、州和县的分级配套政策,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国家补助的资金外,省、州配套资金少,县财政无力配套,形成投入结构上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致使建设进度慢,工程质量相对较差。 8、项目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一是土地和林地目前都已承包到户,在农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占用土地

14、和林地的协调难度大;二是由于上级专款下达滞后,延误了项目建设施工的黄金期,致使工程质量难保障和建设资金的增加;三是我县山区面积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又点多面广,原材料运输距离远,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四是我县农村人口多且文化素质偏低,对项目的实施认识浅,支持力度弱。由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加大了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和实施难度,甚至使一些工程不能顺利实施或无法实施。 三、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遇,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切实改变我县农村基础设

15、施滞后的状况。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尽早实现全县县乡公路油路化,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或弹石路,所有自然村通公路并实现弹石化;二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争取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努力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灶。积极争取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尽早启动无电村电力设施建设,力争使这些村庄早日通电。认真开展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前期工作,促使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四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优先解决血吸虫病区及水污染严重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努力争取非血防区群众饮水安全工程,彻底解决全县的人畜饮水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解决农业服务站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确保技术服务的顺利开展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六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争取新一轮的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所建设,积极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