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以议论为诗论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85631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以议论为诗论(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轼“以议论为诗论 什么是“以议论为诗. 简单说来,“以议论为诗就是诗人对其主体思想、情感、认识、道理的直接抒发。 “以议论为诗和“尚理严羽语及“以文为诗三个概念之间,有些人常常混为一谈。如说“以文为诗的实质便是言理入诗,或者说以议论为诗。胡明?“以文为诗和“以文字为诗?,载?师大学报?1984.1 其实,“尚理和“以议论为诗是联系严密却又不能代替的两个方面。“尚理是指用诗歌表达“哲理的涵。它主要属于容的畴;“以议论为诗主要是指诗歌由传统的以物象传达情感,改变为直接议论的表达方式,它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的畴。“议论的方式和“哲理的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还属于散文的功能,轼等人将它们纳入诗歌

2、创作中,因称“以文为诗。 “以议论为诗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批评和总结宋诗的主要特点时提出来的: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 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 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 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 岂不工,终非古人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严羽还进一步指明了“近代诸公的代表是“、黄,或者说,首先改变了唐人“兴趣传统的是“、黄: 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 均见?沧浪诗话校释? 严羽的这一判断根本上是准确的。宋诗体制的风格特点确实是“以议论为诗,并是在“、黄手中确立的。 在严

3、羽所总结的宋诗诸特点中,“以议论为诗是轼最显著的特点,因此,也常作为诗的代表性缺陷而被批评。如戒说: 自汉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杜,而坏于、 黄。.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 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 ?岁寒堂诗话? 戒认为我国诗歌开展至、黄而遭到破坏,而、黄断送诗史的“奉献又有区别,谷在于他的“补缀奇字,而东坡则在于他的“以议论为诗。 当前学术界对“以议论为诗的评价,大致可归纳为三种: 一、认为“以议论为诗是“反形象思维的,是缺乏形象和“意境的。如书阁先生说:“我们如进一步看严羽所说宋诗的三条特征,其实都是反形象思维的,都是不用形象思维所必然走的错误道路。并进

4、一步批评轼:“总之,宋人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宋诗特征,轼都具备齐全。这是他所遗留下来的坏影响。书阁?诗学广论?如者聪先生说:“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直抒胸臆,故导致诗歌创作上的抽象说教。者聪?宋诗怎样一反唐人规律?载?大学学报?1979.1 二、成认宋诗的*些长处,但认为“以议论为诗等不一定能概括为宋诗的主要特点,譬如胡念怡先生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们的好诗也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提出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能否概括为宋诗的特色胡含贻?关于宋诗的成就和特色?的质问。试图寻找出宋诗其它的代表性特征。 三、肯定轼等宋人“以议论为诗的长处,认为这是对

5、唐诗的革新。此派观点的主要缺乏在于未能对轼“以议论为诗产生的原因、性质、意义给予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考察。特别是未能针对古、今人对“以议论为诗的批评,考察清楚“以议论为诗与“意境、“形象等之间的关系,遂使目前学术界对轼的“以议论为诗仍然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评价。 从以上综述的评价中,可以归纳总结出几个主要问题: 一、“以议论为诗是否是诗的艺术特点. 二、“以议论为诗是否合于诗歌的本质特征.它与“意境、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轼为什么要“以议论为诗.批评家们为什么难于承受“以议论为诗. 四、“以议论为诗使诗具有了哪些艺术特点. 五、轼的“以议论为诗意义和影响如何. 辩证地、科学地答复这些问题,无疑具

6、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对于诗的科学认识和重新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宋诗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对中国诗史开展历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将促进对于诗歌的艺术本质、艺术思维、艺术形象以及“意境说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 然而,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十分困难的课题。“以议论为诗之说,自从严羽等人提出之后,至今仍然争议不休,这一点本身就是有力的说明。 宋诗处于辉煌的唐诗之后,这就增加了宋诗研究的难度。这一点,研究宋诗的学者都会有所体会。如白山先生说:“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议。这争议不仅指现在,而且早在南宋就开场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前后达

7、七百年之久。?宋诗散论?进一步说,探讨对唐诗具有反拨性质的“以议论为诗,就更是难上加难的课题。要谈唐人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当然是有意境、有形象,而要谈宋人不借助景、物或仅仅借助*种写意式的景、物的“以议论为诗也有意境,也有艺术形象,那就很难说清楚。更加以“意境说、“形象思维等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难题,我们不可能运用现成的结论来加以解决。 然而,难度和深度更使这一古老课题具有了现实意义。“以议论为诗毕竟是客体的存在,而且毕竟是诗及宋诗的主要艺术方式。本文力图从理论、实践及诗史三个方面,尝试着给予探讨,特别是力图尝试着用“情境和“艺术抽象这两把钥匙,翻开轼“以议论为诗艺术迷宫的大门。第一

8、节 “意境:物境、情境 “以议论为诗的理论解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枝二首? 众所周知,这是诗名句,是近千年来经久不衰,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光芒诗句。然而,毫无疑问,它们没有借助任何“兴象、“意象,而是主体情感的直接抒发议论它们是“以议论为诗。 如果翻开?轼诗集?,欣赏轼2700余首诗作,你会看到,从早期南行时期的“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波那种对人生的莫名怅惘,到中年仕宦生涯中“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的人生总结;从待罪时的“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那种痛苦心情的提醒,到晚年遭贬时“许

9、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引自?轼诗集?的人生咏叹,这种主体情感直接抒发议论的诗句俯拾即是,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全篇无“象者,如: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戏作?可知,严羽“近代诸公“以议论为诗的总结,戒“子瞻以议论作诗的批评,皆非妄语轼确实是“以议论为诗。这一点,还有明人屠隆的批评可与严、二位相印证: 宋人多好以诗议论;夫以诗议论,即奚不为文而为 诗哉.之数者,、王诸君子皆不免焉,而又往 往自谓能入诗人之室,命令当世,则吾不知其何说也。 ?由拳集?二十三 诗与散文之间,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散文可以直接议论、论证。诗则要借助“比兴、“假物,所谓“兴

10、趣,是与我国传统的“意象、“意境理论相通、相近的概念。正如有人所指出的:严羽的“兴趣,与司空图的“意象、胡应麟的“兴象、王国维的“境界和“意境说等,都是与“意境相关、相通、一样的概念,“它们标志着不同的诗论家从不同侧面对意境的认识。笔者谨案:王国维的“意境说与前数者之间,仅仅相关,但不一样。详见下文。 在如此众多的概念之中,“意境是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审美概念、审美标准。有“意境则自成高格,无“意境则自觉气索;甚至可以说,有“意境则是好诗,无“意境则不可以称之为诗。则,让我们到“意象、“兴趣、“意境的迷宫里作一个粗浅的巡礼,特别是把探寻的目光聚集在“意境这个焦点上,考察一下“意境说形成及其演变

11、过程,搞清“意境说的界说及其涵。这也许有希望能翻开轼“以议论为诗艺术迷宫的第一道大门。 何谓“意境.按照目前学术界最普遍的解释,“意境与“意象并无本质区别,“意境就是主体之“意,见之于客体之“象,或客体之“境。这种解释,不但是千百年来的传统,而且,至今仍然推而不倒。例如说: “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蓝华增?说意境?;“我以为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情景交融,形神结合景瑜?说意境?;“情与景、物与我,客体与主体浑然统一的意象,便是意境周来祥?是古典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近来,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如少康说:“把意境解释为情景交融,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艺术形象,“仅仅说明了意境作为艺术形象的一般规律,

12、而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它的特殊规律,因为“任何艺术形象也都必须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论意境的美学特征?。 此论并未击中其要害,反而重新落入了“任何艺术形象也都必须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这一圈子里。如果说,任何主体都不过是客体世界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我们当然要成认任何艺术形象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但是,“情景交融说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指的是任何“情都要寓于“景,按照这种解释,艺术就只有一种形式,即意象式。这样,就排除了主体情思直接抒发议论的相对独立性。而轼的“以议论为诗属于后一种,它被排除在艺术大门之外也就缺乏为怪了。 从前文所引轼的诗例看,它们都是主体情感、认识直接抒发议论,都是一种

13、“以议论为诗,但却都是千古绝唱!它们以情感真挚、认识卓越而见长,从而构成了一种以主体情感认识为体的“境界。 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笔者认为,“意境这一审美概念,应该包括情景交融和直抒胸臆,借助意象和不借助意象的两种艺术方式。前种无疑可称作意象式,然而,按照古、今流行之见,“意象就是“意境,这不但是以偏概全,而且,名称上也造成混乱;而后者则根本无名。先有“赋的概念,但与“意境无关,亦不可用。 因此,本文拟借用传为王昌龄的“物境和“情境两个概念,来分别命名前者和后者:“物境者,以“物象达之于境界;“情境者,以主体情感直接构成境界。 在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曾分境为三,曰: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14、欲为山水诗,则泉石云峰 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学指南?卷三 应该说明一下,王昌龄的“三境,与本文借用的涵并不完全一致,它们是三个并列的概念,而本文是借用来说明:意境可以用两种不同方式构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意境与物境、情境之间,成为了属种关系。因此,本文在这里仅仅是借用其“物境强调“境象等客体的一面,来代表以意象方式构成的意境;借用其“情境强调“娱乐愁怨等主体的一面,以代表用议论方式构成的境界。因此,王昌龄原意如何,姑且不管,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