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82626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2、学校教育制度3、非形式化教育4、义务教育5、普通教育6、终身教育7、全民教育8、教育民主化9、教育现代化10、教育学11、教育国家化12、教育增长13、教育发展14、教育改革15、教育多元化16、教育学的元研究17、人力资本18、教育基本储量19、科学知识再生产20、技术21、文化22、校园文化23、个体身心发展25、外铄论24、内发论26、发展关键期27、青少年年龄特征28、遗传素质29、成熟30、环境31、最近发展区32、人的价值33、个性34、人的潜能35、教育目的36、培养目标37、教学目标38、人的全面发展39、全面发展的教育40、体育41、智育42、德育4

2、3、美育44、劳动技术教育45、教师46、师生关系47、(儿童权利公约48、课程-49、形式教育论50、实质教育论51、学科中心课程论52、儿童中心课程论53、社会中心课程论54、学科课程55、活动课程56、综合课程57、核心课程58、 潜在课程59、课程计划60、课程标准61、教科书62、教学63、基础知识64、基本技能65、智力66、体力67、教学过程68、教学规律69、教学的教育性70、教学结构71、教学模式72、教学原则7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74、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75、教学策略76、接受式学习-77、探究式学习78、教学方法79、讲授法80、谈话法-81、讨论法8

3、2、读书指导法83、练习法84、演示法85、实验法86、实习作业法90、班级授课制87、探究法88、教学组织形式89、个别教学91、贝尔一兰喀斯特制92、道尔顿制93、分组教学94、特朗普制95、小队教学96、合作学习97、课的结构98、教学评价99、诊断性评价100、形成性评价101、总结性评价102、相对性评价103、绝对性评价104、德育105、学校德育106、德育目标107、德育内容108、德育过程109、德育原则110、德育方法111、道德认识112、道德情感113、道德意志114、道德行为115、说理教育法116、榜样示范法117、陶冶教育法118、实际锻炼法119、品德修养指导法

4、120、品德评价法121、前景教育原则125、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122、平行教育原则123、合作教育学124、社会学习论126、道德两难法127、班级128、日常性班级活动129、班主任130、课外活动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

5、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式化教育是指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场所与设备,以及有相对规范化教育内容的教育。制度化教育是指已经形成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的教育,学制是这种教育的典型表征。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5、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

6、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7、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要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8、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9、教育现代化-既在观念、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相对稳定的指标,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教育国家化-是教育由单纯私人经营向教育由政府通过立法高资助、规划等手段予以宏观管理和调控,并部分

7、由公共部门经营的过程。 12、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口 13、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盖数量、质量,以及效益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4、教育改革-是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变革,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15、教育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它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16、教育学的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身独立v发展相关的问题。对教育学元问题

8、的研究就是教育学的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反思和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学无问题和元研究的是德国教育学家布雷钦卡。 17、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体上,属于人的二部分。 18、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所以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的关系。 19、科学知识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 的人,使他们能够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进行科

9、学知识的再生产打下基础。 20、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21、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 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2、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 的文化形态。 23、个体身心发展-概括地说,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 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 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

10、程。 24、内发论-一种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观。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5、外铄论-一种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观。外稣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6、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27、青少年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8、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 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9、成熟-即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

11、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 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3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1、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种儿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2、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33、个性-从广义上看

12、,个性是由生而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稳定的特点综合。就狭义来说,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个性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34、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 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35、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 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什么功能的人;二 是受教育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教育目的对所有学校都有指导意义。 36、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并结合各级各类学校实际而制定的对教育 对象的

13、具体的、特殊的要求。 3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某一个阶段(如一节或一个单元或一个 学期)完成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它是培养人的 目标。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39、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的人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 智育、体育等五育方面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0、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 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1、智育-是

14、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 力、提高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主要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来进行。 42、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 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自我修养 能力的教育活动。 43、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 养的教育。 44、劳动技术教育-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劳动实践,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教育。 45、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 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 个体的身心素质,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的社会劳动集团。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 是专业人员。 46、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