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77827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活动记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活动时间:3月1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如何防治冻伤。冻伤,是由于寒冷的空气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听致,多发生于手、足、耳朵、面颊、鼻尖等血流不畅的末梢部位。冻伤的症状和体征,可分为三度。(1)一度冻伤。局部红肿,灼痛,刺痒。皮肤渐变为蓝色或紫色,症状为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二度冻伤。除上述症状外,肿胀更明显,且浮现水泡,约2周形成痂皮,脱痂后痊愈,不留下瘢痕。(3)三度冻伤。损伤可累及皮肤全层,并扩展到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可浮现组织坏死,常有血性水泡。冻伤的防治措施如下:(1)一度冻伤的解决。最佳的措施是先在屋里活动活动,然后用手轻轻地摩擦,打

2、一盆温水泡一泡,待到自我感觉好些时再换一盆热水泡,直至皮肤颜色呈现深红色或紫红色为止(约需40分钟)。()二度冻伤的解决。发生水泡和破烂前,可用消毒针挑破,盖上无菌纱布垫保暖,或将纱布上涂一层厚厚的冻疮膏,每天换药一次。(3冻伤和冻疮的避免:冬季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御寒能力;常常摩擦双手等增进局部血液流动;多吃热的食物,多吃蛋白质、脂肪类食物,增强体质等。活动时间:4月5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育内容:腹部受了伤如何解决。腹部受伤可分为两大类。(1)挤、压、跌、打和踢伤。重要体现是一般没有伤口或只有一二处浅伤,但里面的胃肠也许受到了破坏;腹痛,用手一压痛得厉害;休克,病人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3、、呼吸表浅、脉搏快而弱;内出血,大量出血可引起晕例、脸色苍白、呼吸极浅、病人干渴,不断要喝水。(2)刺伤、弹伤。伤口一般不大,可推测伤了什么脏器。如果伤了胃肠,就会发生腹膜刺激症状,此时腹部痛得厉害,肚皮摸着发硬,像木板同样。如果伤了腹内较大的血管,或者伤了肝脏、脾脏,就有“内出血”的现象。在送医院前要做些临时救护。()有深伤口者:把伤者放平,解开衣服,把肚皮上的伤完全露出来;找一两条干净毛巾或一大块干净布,浸在开水里,取出拧干,盖在伤口处;伤者不准喝水和吃东西,由于喝水、吃东西都能导致伤口扩大;急送医院。()有内出血现象者:把伤者放平;松开衣服,用被包好,避免或治疗休克;伤者不能喝水、吃东西

4、;若内出血严重,就用布条或绷带由手指尖与脚趾尖用力向上缠裹,始终达到大腿根,使四肢血的大部分集中在脑与心、肺等关系生命的重要脏器里;迅速送到医院急救。活动时间:5月17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应注意什么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1岁小朋友,好发于冬春季节,在集体小朋友机构中易爆发流行。该病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23周,起病大多较急,多数患儿以腮腺肿大开始发病,少数患儿开始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厌食、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不适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肿大的腮腺炎应注

5、意如下事项:1、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在症状浮现天内,不应到学校或公共场合。传染期从症状浮现前一种星期到浮现症状后9天。隔离患者至肿胀完全消失1周,避免跟其她未患此病的小儿接触。2、让患儿合适卧床休息,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以利于毒素排出。要常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等漱口,特别是每顿饭后,要坚持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以避免口服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性感染。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一般开窗通风30分钟即可。开窗通风对避免空气传播病毒会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冬季,一间平方米的房间在无风且与室外温差为2度时,开窗通风9分钟即可置换室内空气一次。但

6、要注意避免受风着凉。4、注意合理饮食。给患儿吃流质(如米汤、豆浆、蛋汤等)或软质(如挂面、面片、米粥等)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由于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5、对高热患儿出汗过多者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患儿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用品(如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可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避免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旨在冬春季节加强营养、保暖及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避免作用。活动时间:6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中暑的急救解决。到了盛夏季节,在烈日下和高温环境里学习和劳动时,由于高温不

7、断作用于人体,使体内散热困难,很容易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和呕吐等中暑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发生虚脱晕倒。发既有人中暑时,一方面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人衣领,同步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轻者一般通过上述解决会逐渐好转,再服某些仁丹或十滴水。对中暑较严重者,除上述降温措施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处,同步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然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活动时间:6月30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溺水的急救解决。溺水是小朋友少年最常发生的意外事故。中小学生自己下河游泳而又不熟悉水性是发生溺水的

8、最重要因素。还可因在河边、井边玩时失足而落水。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必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杂草及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畅通。对口腔紧闭者可捏其两侧脸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采用如下措施:()急救者半跪,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屈膝大腿上,使头部下垂,按压背部。(2)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背部向上,头部下垂。(3)抱起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快步奔跑。应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措施,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毕,切不可因倒水影响其她急救措施而延误时间。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果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与心按摩应同步进行。在不断止现场急救的同步,尽快喊来成人帮忙或叫救护车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急救

9、治疗。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活动时间:9月5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骨折后如何急救骨折可分为两类:单纯骨折(即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没有损害,折断的骨头不外露;复杂性骨折(即开放性骨折),指断骨刺伤了局部肌肉、皮肤、断骨露在处面,容易感染并发骨髓炎。根据骨损伤限度又可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骨折的重要症状:(1)疼痛。先轻后重,以致可浮现痛性休克。骨折处压痛明显。(2)功能丧失。如下肢骨折不能走路等。(3)肢体畸形。骨折处本来附着的肌肉失去了平衡,加上组织肿胀,局部浮现成角、变短等。(4)骨摩擦音。(5)骨传导音削弱。骨折的急救解决:送医院前急救的重点是及时

10、对的地止痛、止血、固定,防治休克。要认真检查有否其他严重损伤。要限制患处活动,以免骨折残损的尖端刺伤周边神经、血管、组织等。限制活动的措施是用夹板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就地取材,选用木棒、硬纸板等物代用夹板。夹板固定后,急送医院救治。活动时间:月13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异物阻塞气管怎么办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幼儿和少年,当孩子边吃边玩时,忽然停止活动,浮现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生喘鸣等现象应怀疑为气管异物。其救治措施如下:(1)立即将一种牙垫或类似牙垫的代用品塞进患者口里,使嘴张开,以便从口腔中排出异物。(2)向病人口腔内伸进食指或牙刷柄,直达咽部,刺激患者作防御

11、性深呼吸。(3)设法使病人增长上腹部的腹压,以便排除气管异物。如是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上述措施,若不成功,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活动时间:11月2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鼻子流血怎么办。有些学生不小心遇到墙壁上,或做游戏时互相碰撞,或常常用手指挖鼻孔,或摔了一跤都也许使鼻中隔前下方被称了“出血区”的毛细血管破裂而流鼻血。鼻出血,一般有如下因素。(1)外伤:最为常用。因鼻腔血管丰富,鼻粘膜很薄,外界打击或内部多种刺激一方面殃及此处。(2)局部因素:鼻腔异物、鼻病(如炎症)、鼻中隔出血性息肉等。(3)全身性因素:急性传染病(伤寒、腥红热

12、、急性扁桃体炎等)、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高血压病、结核病、维生素C缺少病等,均可引起鼻出血。鼻出血的解决:鼻出血不要惊恐,应镇定下来,半卧或平卧,若血流到口腔后方,应将血吐出,然后采用职下措施。()90%以上的鼻出血在鼻中隔前下方,可用拇指及食指捏紧两侧鼻翼,510分钟即可止血。(2)用毛巾浸冷水敷于额部、鼻部,或出血侧的颈部。(3)三七粉、云南白药适量口服。经上述解决后仍出血或有轻度休克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解决。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活动时间:1月6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各班教师、各班学生教育内容:一、近视眼的避免近视眼是学生的常用病之一,得了近视眼,不仅影响生活和学习,在后来

13、的工作、服兵役、报考高校时也会受到限制。在少年小朋友中,近视眼重要是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引起的。读写姿势不端正,眼睛与课本的距离太近,用眼时间过长,常常在光线太暗或太强的地方读书写字,以及体质虚弱等,都容易引起近视。避免近视眼要做到如下几条:1、“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课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持续读写一小时左右要何处半晌,或向远处望一会。、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做到“五不”:不在光线太暗及光线过强的地方读写;不在动乱的车厢里、走路时看书;不持续长时间读写;不趴在桌子上读写或躺在床上看书;不看字体太小或印刷不清的书。3、持续看电视半小时至一小时后,需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幕在距离不要低

14、于2-25米。操作电脑时,眼与电脑屏幕的距离以0-6厘米为宜。4、坚持做眼保健操,平时注意加强营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5、定期进行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早治疗。二、沙眼的防预沙眼是一种常用的慢性传染性眼病,由一种叫作沙眼衣原体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沙眼衣原体比细菌还要小,存在于病人眼的分泌物内。健康人若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污染了的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就会被传染。得了沙眼后,眼睛有痒涩、磨痛、怕光的感觉,眼睛分泌物增多,见风就流泪,容易疲劳。如果把眼皮翻过来,可以看到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并有淡黄色半透明的小泡,称为“滤泡”。若不及时治疗,眼睛就会受到很大伤害。避免沙眼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和别人共用毛巾、手帕、洗脸水,更不要用脏手揉眼和用脏手帕、衣袖擦眼睛。手帕、毛巾要常常烫洗或者煮沸消毒。要勤洗手和剪指甲。得了沙眼要及时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