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766491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安徽省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老子的最高审美境界,来自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这种境界被庄子表述为“心斋”、“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就先秦儒家而言,也有着相同的情况。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但最能代

2、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受儒家推崇。古希腊的柏拉图把美的和美本身加以区别,美的是现实中可以用感官把握的具体对象,而美,则是这种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这种理念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是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内审美具有精神性审美的特征,表现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正是这种超越性,构成了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内审美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

3、的审美形态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从柏拉图开始,中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与西方古代审美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内乐为上,感官享乐为下。第二,中国的内乐传统与内在实践传统一致,是内在实践、内在体验的结果。老子讲“致虚守静,以观其复”,就是通过心理的自我凋节,达到“观道”和“览玄”的境界。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讲求心灵的虚静。这种虚静之说,到了荀子那里就发展成了“虚一而

4、静”理论,而且,这种虚静又与心灵的平和、愉悦相联,产生“心平愉”,则“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的内审美效果。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虽非就审美而百,但正是追求“内圣”的内在功夫,才使得审美从道德感和功利感中升华出来,从现实的困境中超越出来,从而出现“孔颜乐处”和“吾与点也”的内在精神境界型审美。第三,由于内乐、内审美是自我内在实践的产物,因而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和身心自由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不需要外力解决的问题,不像基督教等神学那样需要外来的神的救赎,而是仰赖于自身的感悟、内心的悦乐和身心的自我解放。 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的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仅成就了人格理想的完善,而且也成就了审美的健全发展,是当今

5、社会人们心灵建构、内心和谐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资助,是我们这个精神存在状态与物质发展水平不和谐时代的一种有益的参照。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19期,有删节)1下列各项中,关于“内审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审美是指一种古已有之的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 B内审美是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和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C内审美表现为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D内审美是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2下列关于中、西方古代内审美的区别,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内审美兼具超验与非超验两类,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主要是超验的。 B中国古代内审美强调内在体

6、验,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强调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C中国古代内审美是内在实践的结果,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不是通过内心活动而是借助神力来实现。 D中国古代内审美侧重于心灵平和、愉悦的效果,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侧重于神力救赎后的超越。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庄子主张“心斋”和“坐忘”,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个体心理调适达到内审美的效果。 B孔子盛赞颜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古代儒家对内审美的推祟和对感官审美的摒弃。 C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能实现人格理想的完善,有效改变现实。D柏拉图的“天地神人共舞”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念世界之美和西方内审美的特征。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阅读下

7、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苏辙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

8、以其勤力新之,完壮邃密,非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余闻之,求道者非有饮食、衣服、居处之求,然使其饮食得充,衣服得完,居处得安,于以求道而无外扰,则其为道也轻。此古之达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遘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夫骋骛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故余因二迁之意,而以告其来者,夫岂无人乎哉!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阳苏辙记。(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4、对下列

9、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流转汹涌,穷水之变B.以待四方之游者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不敢兴兵以拒大王C.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D. 则其为道也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A留二日,涉其山之阳阳:(山的)南面。B问之习庐山者 习:谙习,熟悉。C完壮邃密,非复其旧壮:使坚固。D. 愿为文以志之志:记住。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即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机缘,景物描写生动鲜明,连用多个比喻传神地写出了石间流水的巨大声响和湍急情态。B本文在写景的基础上发议论,从“僧”追求佛理谈到“士”追求

10、“道”,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求“道”的看法。C苏辙因获罪而被贬谪,不免有些悲观颓废,但他从二迁身上看到了“不懈”的力量,从而发出“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的感叹。D本文先叙后议,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淡雅、朴素自然,简洁畅达,富于文学色彩,体现了苏辙散文特有的风格。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3分)译文:_ (2)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4分)译文:_ (3)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3分)译文: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8分)马 嵬清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

11、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8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9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做五小题)(5分)(1) ,自知者明。(老子)(2)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5)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12、赤壁赋)(7) ,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 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敌人的眼睛(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天早上,彼得罗在路上走着,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烦扰他,不过他也吃不准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好像是有人在后面盯他的梢,可他看不见。不管他自己如何想,那种不安越来越拽住他,有一阵他觉得这种不安感就聚集在他的脖子上、背上、肩膀上,就像他永远躲不开的目光,如同某种充满敌意的东西在慢慢地逼近他。 在电车上,彼得罗认出了他的朋友考拉多的身影。他正坐下来,没看见彼得罗,心神不宁地朝窗外打量着,用一手指甲抠着脸。 “考拉多!”他冲着他头上叫了

13、一声。 “啊,是你!我没看见你。我在想事。” “你知道我的感觉吗?”彼得罗说:“我觉得就像是有双眼睛在盯着我看。” “眼睛,你这是什么意思?” “某个我遇到过的人的眼睛,可我记不得了。冷冷的眼睛,敌意的” “像是德国人的?”考拉多问。 “对对,像是德国人的眼睛。” “那么,很明显了,他们又出现在我们背后了。”考拉多边说边打开了他的报纸,“比如这条新闻”他指着标题:凯瑟林被特赦SS重整旗鼓美国资助新纳粹“奇怪他们又出现在我们背后了。” “凯瑟林和SS的存在都很有些年头了,一年,甚至两年。可能那时他们还在监狱里,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那儿,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 “那眼睛,”考拉多说,“他们是过去的敌人,我们恨他们过去所做的,不是现在的他们。不过,他们八年前盯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