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乡差距表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754419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城乡差距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城乡差距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城乡差距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城乡差距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城乡差距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城乡差距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城乡差距表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城乡差距体现、因素及城乡统筹思路北京记录信息网1.250:29: 内容提纲: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增进了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增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差距也是一种发展的动力。但城乡差距过大,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199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51:扩大到2.14: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为2.2:1。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待遇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正在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种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时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浮现一定的发展差距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改革开

2、放以来,我市城乡经济基本处在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为打造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加快都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本。但在我市都市化率达到9,都市化已进入高档阶段,经济已具有相称基本后,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动,城乡之间的差距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关注。 注:都市化率为北京记录年鉴资料。美国的都市历史学家诺瑟姆(.MNorhem)于979年提出了出名的S形曲线,把都市化的过程分为初级、中级、高档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都市化率在30%如下;中级阶段,都市化率在%之间;高档阶段,都市化率在0之间。 一、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体现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1、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增

3、长快于都市居民,984年是城乡差距最小年份。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城乡居民生活都处在较低水平。18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差10元,城乡收入比例为1.621。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增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多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乡镇公司得到前所未有的超常规发展,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1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元,比198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额为7元,比都市居民多元,年均增长19%,比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4个百分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阶段,也是唯一快于都市增长的阶段,城乡收入比例由1.2:缩小到.17:1,19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15:1,是自178年以来城乡差距最小

4、的年份。2、19861992年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阶段。8年至1992年,城乡居民收入都进入了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北京经济发展的构造性矛盾开始显现。乡镇公司浮现滑坡,农业浮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卖难现象,使农业比较效益下降。95年至1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元,仅为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额的4%,年均增速为10.%,比都市居民收入低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17:1扩大到1.5:1。 3、1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阶段,城乡差距达到历史最大值。193年,是北京大搞都市建设,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这一阶段不断扩大。十一年间,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48元,城

5、乡居民增长17元,增收额是农民的23倍;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38%,比都市居民低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2年的5元扩大到的738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1:1扩大到2.4:1,这一比例曾达到历史最高为21:1。(国际劳工组织发布6年资料显示,大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在15:1以内) (二)城乡收入水平相差的限度 、农民收入水平仅相称于都市居民最低收入组的水平,比都市居民落后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元),相称于都市居民最低收入组674元的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996年的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元,比都市居民落后8年。 2、1994年后,

6、城乡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农民人均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相差738元。178年时城乡收入相差仅40元,到98年差距超过300元,用了5年时间。9年超过100元,又用5年时间。94年,城乡收入差距超过元,199年超过3000元,17年超过4000元,超过500元,就超过6000元,超过70元。(三)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突出 1、消费差距不小于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后反映是生活质量的差距,生活质量重要体目前消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不小于收入差距。,都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元,农村居民为655元,城乡居民消费比例为2.39:1,不小于收入差距25个百分点;都市居民消费倾向为80.%,农民为

7、71.%,相差85个百分点;都市居民食品支出52元,是农村居民的2.倍。其中肉、蛋、奶、水产品支出都市居民为164元,农民仅为30元,都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7倍;衣着支出都市居民为06元,农村居民为331元,都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为2.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都市居民为70元,农村居民为272元,都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6倍;交通通讯支出都市居民为688元,农村居民为69元,都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6倍。 从城乡居民家庭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状况看,空调机都市居民为19台,农村居民为39台;微波炉都市居民7台,农村居民为0台;淋浴器都市居民为8台,农村居民6台;移动电话13部,农村居民为77部

8、;家用电脑都市居民为68台,农村居民为22台。 从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都为31.7%,但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质的差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是低水平下的相对合理。 2、城乡居民家庭财产差距悬殊。到末,都市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约为410元,农村居民约为10180元,都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4倍。据100户都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都市居民人均用于储蓄、储蓄性保险、购买有价证券的支出达374元,相称于当年农民收入的。 3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待遇差距明显。城乡居民在多种社会福利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诸多社会福利事实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目前都市居民享有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多种社会保险如医疗

9、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多种福利如最低工资和低保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有。由于养老保险、公费医疗、住房公积金等是按照工龄、工资基数等不同条件按比例计提,因此很难计算。据100户都市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都市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859元,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估计在1000元以上,如果考虑城乡居民享有的多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更大。 (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1、农村经济增长慢于全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份额下降。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农村经济增长长期落后于都市。90年19年,全市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2.,农村为2.2%;1996,全市为1.2%,农村仅为5.5%;,全市与农村经济增

10、长速度基本同步,农村略快于全市,全市为14,农村为4.5。 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0年为48元,农村为290元,全市是农村的1.6倍;199年全市为38元,农村为85元,全市是农村的1.5倍;全市为22元,农村为15元,全市是农村的倍;全市为321元,农村为167元,全市是农村的1.9倍。 农村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份额呈下降趋势。199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00.8亿元,农村为1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3.4%;19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9亿元,农村为30.6亿元,占全市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663亿元,农村为04亿元,占全市的16.。 (2)城乡政府财力及投资实力相差悬殊。从财政收入状况看

11、,农村经济实力更显脆弱。乡村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农村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7.5%,财政支出仅占6%。,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66亿元,农村仅为50亿元。财政支出全市为809亿元,农村仅为5亿元,其中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5.亿元,占10。 从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看,995年,全市完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5亿元,农村为4.2亿元,仅占全市投资的4.8;全市为1974亿元,农村为5.6亿元,占全市的.%;十六大召开后,虽然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予以了高度注重,农村投资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占全市比重仍局限性10%。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前9个月,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2、呈下降趋势。 (六)城乡人口分布差别 北京市行政区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口密度为86人/平方公里,但人口分布过于集中在城区,城乡人口密度差距很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八区.5的土地面积上居住了6.4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高达652人/平方公里,其中四个城区以0.%的土地面积容纳了1%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万人平方公里;十个远郊区县拥有全市985%的土地面积,却只居住了38.6%的人口,人口密度仅为3人平方公里。城四区的人口密度是远郊区县的63倍。受二元构造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市城乡发展不协调,卫星城建设起步晚,道路交通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尚不完善,管理还缺少科学性,没有充足

13、发挥疏解都市压力、吸纳都市人口的腹地功能。都市中心区人口的过于集中,给居住、能源、环境、交通等基本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七)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城乡差距还表目前社会领域。在医疗方面,区域之间在医疗资源的获得上存在较大差别,,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都市为5.9张,农村为4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都市为4.2人,农村为25人;,对全市000户都市居民和267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都市居民人均年教育支出97元,是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倍;在文化设施方面,都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阅览室藏书1.万册,农村只有0.4万册。(八)城乡公用事业的差距 城

14、乡最为明显的差别还体目前基本设施等公用事业建设上。虽然北京都市基本设施在全国处在先进水平,但农村基本设施仍较落后,农村居民饮用水大部分为自备水源,实现集中供水的地区仅限于部分小城乡的镇区。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到末,未通自来水的村尚有75个,未通程控电话的村有4个,80多种村没通有线电视,400多种村的道路没有硬化,40多种村未建医疗点,900多种村未建文化体育场合。山区基本设施更为落后,有2万多人人畜饮水困难。农村某些地区垃圾、污水无人管理,生活环境差。 二、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一)管理体制的不同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二元构造的管理体制是导致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政府管理部门

15、从职能上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规划、基本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卫生等许多管理部门,只管都市,不管农村,而农口部门过去以抓农业生产为主。在社会福利制度、税收、就业、户籍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上,都加速了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目前都市福利制度已基本完善,但农村福利制度的建立则刚刚起步,有些项目尚未列入政府议事日程。虽然已有的社会福利项目如医疗、低保等,与都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别。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对农民限制过多,服务过少,既不利于都市带动农村,也不利于农村内部搞活。在首都总体建设规划中,考虑市区规划多,考虑农村少,缺少长远科学的规划,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建设、污水解决、垃圾解决、公共绿地、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局限性,使得城乡差别日益明显,公司、人口和多种物质文化成果向都市汇集,都市人均资源总量迅速增长,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公共资源分派向都市倾斜,投入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