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之我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59603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效教学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效教学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教学之我见 现今社会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对各部门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将来,不仅会出现频繁的“有效教学”,也许还会出现“高效教学法”“高效种植法”或“高效医疗法”等。为了避免出现“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 ”,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今后要注意读书学习,不断增长见识,使“有效教学”更加有效,接下来谈谈自己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拙见。 一、有明确任务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我们看一堂课是否有成效,不仅限于“这个老师上课不错”“这个老师教学水平不行”其实这是对上课老师的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估,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因此,评价一堂课是否属“有效教学,必须明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2、能否达到和学生预期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所以说明确目标便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是教师专业技能的灵魂,是整堂课的方向,是教学成效的依据。这就要我们教师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及新课标要求深入研究后,方可确定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任务导向作用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富有成效。 二、有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教学。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获取赞扬。学生更是如此。表扬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挖掘学生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比如武凤霞在评价学生时用“我很喜欢、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这个词比我想的那个好等这样的语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在点滴的

3、进步中得到自信,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超越自己,还有一种普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不敢举手呢?是真的不会还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不敢举手的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放弃?还是我是这么想的,对于这类问题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他,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果回答的正确,应及时加以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应该分析原因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给予肯定,不要直接否定或者一味的去批评,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样“更”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敢回答问题了。教师应改变一下方式,激励,肯定,那怕沾点儿边都好,

4、如:再详细一点就更准确了,虽然你的回答不是很准确,但是你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鼓励,肯定的话语,使他们在错误中进步。 三、有“好”的策略实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好”?这里的“好”是说为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即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说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它讲究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某老师采用模式化教学策略,仅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未深入了解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这是“肤浅知识综合症”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记的知识荡然无存。因此,选择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选定后要善于把握其策略并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

5、中,定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最大功效。 例如对话教学的策略。对话呈现的是一种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这句话。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需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 1、营造亲和力的对话氛围。学生能够喜欢你,说明老师懂得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快乐、放松;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被尊重;含蓄的批评保护的学生的自尊心.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真诚的把学生看做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则会把你当做灵魂的亲人,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地对话中学到知识。 2、创造人格平等的对话精神。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无法摆脱对方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为复杂、较为深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是十分容易和十分愉快的。 总之,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