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塔测量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59602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塔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视塔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视塔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视塔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视塔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塔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塔测量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年 月日目录1 .工程概况12测量依据13测量重难点分析1.4测量准备工作 2.1.1 测量人员准备2.1.2 测量技术准备.3.1.3 测量仪器与器具.3.1.4 控制点坐标转换 4.5施工测量6.5.1 测量内容6.5.2 平面控制网建立 7.5.2.1 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立步骤 7.5.2.2 施工控制网布设要求 7.5.2.3 建立控制网.8.5.2.4 内部测量控制点9.5.3 高程控制点105.4 预埋件测量1.15.4.1 内筒埋件测量 1.25.4.2 地

2、脚螺栓埋件测量 135.5 钢柱测量.145.5.1 焊接钢柱测量基本流程155.5.2 较接(法兰)钢柱测量 165.6 钢桅杆测量 166沉降、变形测量166.1 沉降测量.176.2 变形测量.187 测量注意事项 .187.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87.1.1 仪器误差1.87.1.2 观测误差 1.97.1.3 外界条件的影响1.97.2 测量中安全事项1.91.工程概况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工程位于江苏省宿 迁市运河文化城开发区内,东北侧紧邻规划道路,西南侧为骆马湖,是一座集广播电视 发射、节目传送、卫星接收及功能与一体,同时设有餐饮娱乐设施的超

3、高层建筑,建成 后将成为宿迁市地标性建筑和旅游新亮点。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为空间格构式筒体结构,由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四部分 组成。建筑最高处333m天线桅杆部分97.1m。总建筑规模为15277m2其中塔座部分 为莲叶造型,地下一层设备和库房,地上三层为游客中心、娱乐购物及内部办公场所, 建筑面积11283m2塔楼部分为莲花造型,分别为发射机房、高端会所、室内观光和室 外观光,建筑面积3994m2相对于塔的顶、底部,塔身纤细,体态生动。2测量依据测量工作的进行要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使误差控制在规范和设计要求之 内,本工程主要按照以下条目作为测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

4、0刁;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D ;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GY5077-2007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应文件中相应条款的规定。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桩点及数据。3测量重难点分析施工测量既是各施工阶段的先行引导工作,又是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宿 迁电视塔项目建筑特点给施工测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主要难道如下:1、本工程周边为河流和植被,土壤疏松,首级控制点位于回填土上,基准点容易 偏移。图3.1控制点平面图2、钢柱预埋件与基础底板悬空,埋件

5、本身安装、土建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因素都可能使得埋件偏移。3、外部钢框筒钢管柱呈三维空间变截面,对三维坐标的控制要求高;4、宿迁电视塔位于运河岸畔,塔体结构纤细,故施工过程中受风荷载、日照影响 大;5、结构高度达330m,结构顶部的测量传递累积误差控制要求高;针对本工程电视塔建筑的特点,将参照相似精品工程施工范例再结合本工程特点, 采取优化的技术方案和高效的管理措施来克服一系列的难题。在施工中,将配置先进、 精密的测量仪器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借鉴国内外最新测量控制科研成果,结合施工 中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与方法,确定最佳的测量时间段。 通过对建筑物的空间几何解析

6、,建立空间点位的数据库,从外业的数据采集、放样,到 内业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实现测量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程序化。4测量准备工作4.1 测量人员准备测量放线人员应对设计和深化图纸中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高程等进行复核,并 应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工程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样数据准确可靠。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内容、性质以及精度要求,熟悉图纸上的尺寸和高差数据, 对设计图和深化图深入了解、看透,并且能够将图纸转化成方便测量放线用的图纸测量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测量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 合格后持证上岗。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工程特点、具体情 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

7、法及观测程序, 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 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4.2 测量技术准备(1)测量仪器和工具检验资料准备:钢结构安装准备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必须准备 齐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卷尺等重要器具,必须送具有测量器具检定 资质的部门检定。送检过的器具必须保证在符合使用的有效期内,并保留相应的检验合 格证备查。(2)基准点交接与测放:对总包提供的平面控制基准点和高程基准点进行复测, 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并以此为根据进行钢结构安装测量。(3)交接资料准备:对总包提供的基准点,经现场复核后作好记录,并保留相应资料建立技术档案

8、。(4)技术资料准备:准备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报验、审查文件。(5)技术交底:项目部对测量员、测量工进行技术交底,并办理书面交底记录。4.3 测量仪器与器具为能准确及时定位和精确地反映出被监测实体的变形情况,应选用适合、高效的测 量仪器,各种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均须经计量检定单位或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 期限内。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校准、保养、维护。本工程主要使用测量设备如表 3-2-1表4.3-1主要测量仪器性能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精度用途全站仪GTS-332N1台22mm+2Ppm平面控制 网的测设、 楼层轴线 测量激光经纬仪击2台2H轴线投测激光接收靶2个轴线投测水准仪S33台3mm/1km

9、标高测量 控制钢卷尺50m3把法定检定 单位检验 合格距离测量钢卷尺5m10把法定检定 单位检验 合格距离测量对讲机3Km3对:测量用墨斗5只弹线用4.4 控制点坐标转换总包移交的控制点数据较大,数字也比较多,深化图、设计图的轴线位置与现场实 际轴线位置相差118.678350 ,对于理论坐标点和仪器坐标点的输入都会产生一定的困 难,如数字输错、记录数据漏抄等。因此需要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方便操作的使用数据。 将以电视塔圆心坐标为基准点平移到原点坐标(0,0),角度不变,深化图纸进行角度变 化,从而方便与总包在沟通中涉及到的角度方向保证一致。首级控制点转换后坐标数据 如表4.4-1表4.4-1测量

10、控制点数据原始数据平移后数据编pX(东西)/mY (南北)/mX(东西)/mY (南北)/m1#498157.8103764061.36666.25185.2612#498138.8503763938.59447.291-37.5113#498050.2813763945.881-41.278-30.224平移转换公式:X1=X0-aY1=Y0-b公式中各参数意思如图4.4-1图4.4-1 平移坐标参数本工程横截面是呈圆形,经常需要涉及到径向和法向坐标。若单个坐标从CAD倒出 速度慢并且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进行坐标角度的换算。旋转角度公式:设角度旋转前坐标为(x0,y0)角度旋转后坐标

11、为(x1,y1)则旋转角度前后坐标关系如下X1 XoCOS( ) YoSIN()Y1 X0SIN( ) Y0COS()其中 为转动角度,该工程=118.678350。图4.4-2 选择角度参数法向坐标、径向坐标分别与圆心的关系:逆时针旋转角度后小圆圆心(X0,Y0)与大圆切线和小圆交点(Xi,Yi)关系Xi K(XoCOSY K(XoSIN k jYoSIN )YoCOS )顺时针旋转角度后小圆圆心(X0M)与大圆切线和小圆交点(X2,,)关系X1 K(X0COS丫 K( X0SINKRYoSIN )Y0COS )径向(X3,Y3)、(X4Y)与(Xo,Yo)的关系X3 Xo(1 r R)Y3

12、 Y)(1 r R)X4 Xo(1 r R)K %(1 r R)5施工测量5.1 测量内容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控制网设置、高层控制网设置、塔座、塔楼和 桅杆轴线测量和标高控制等;控制点的定期复核;电视塔钢结构全过程变形和沉降的监 控。电视塔测量流程如图5.1-1:图5.1-1测量流程图5.2 平面控制网建立5.2.1 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立步骤1、进场后与总包进行控制点的交接,并一同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复核,确保误差在 规范范围之内,并将复核数据形成资料上报总包与监理。2、现场位置观察,按照控制点基础要求稳定、可靠、变形小的要求,确定控制网 布置的大致位置,3、结合图纸和现场情况,最终确定

13、布置点的具体位置。4、现场控制点的布设。5.2.2 施工控制网布设要求1、平面控制网精度必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刁中四等平面控制网 的精度要求。2、平面控制点组成的闭合导线进行四等导线测量,并与平面控制基准联测。严密平差后计算控制点坐标,只有当误差符合规范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3、对所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必须经常性复测,复测结果满足质量验收规范要求。4、基准点的设置必须牢固、稳定,宿迁电视塔控制点做法如下图*165.2.2-1控制桩示意图5.2.3 建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1# 2# 3#三个控制点为依据建立一套符合规范的闭合控制路线, 并且保证此闭合路线能在工程完成前均能够完好的

14、保存。工地的西南侧是河流,不能作 为转点的位置,因此外围控制点只能设置在东北侧,东北侧比较空旷,除了一条柏油路 外全是植被覆盖或者是新建建筑物,这对于控制点的布置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业主提供 的三个点具有局限性,由小距离转大距离存在偏差。考虑到是整体偏差的情况,对后续 各个单位的安装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依据这个原则将点设置在东北侧的柏油路上和生 活区域内形成一个闭合路线,3#一2#一 CA A#- B#-1#一 3#,新增加控制点受荷载小, 控制点不易受影响,如图5.2.3-15.2.3-1 外围控制点5.2.4 内部测量控制点在塔座结构完成后,考虑到在塔心处有钢梁穿过,如图 5.2.4-1:a

15、y图5.2.4-1塔心控制点因此只能通过间接法来测量塔心偏离误差。沿塔心90方向500mm坐标T投放到 +15m的混凝土楼板上作为塔心的控制点,从 +25m开始每10m一层楼板,在此区间段每30m用激光铅垂仪向上依次投影到楼板上(每次投影必须从+15m的控制点向上投影),作为相邻区间段测量的临时控制点,并且在用地面的控制点同样将T点投影到相应楼层楼板上,比较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塔心是否偏离。根据广播电视微波 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GY5077-2007塔心误差要求见表5.2.4-1表5.2.4-1塔心偏差项目允许力商差(mm备注观察基准点水平 位置偏离轴线距 离士 L/2000 ;且 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