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56385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yotrac临床相关知识目录第1章生物刺激反馈仪(MyoTrac)的治疗原理 21.1治疗原理21.2国际化的治疗理念21.3治疗线路图31.3.1 软瘫期:Brunn stroml-n期 41.3.2 痉挛期:Brunnstrom川-IV期 41.3.3 恢复期:BrunnstromV及W期 41.4 Myotrac 治疗流程 51.5 Myotrac临床方案说明 6第2章偏瘫82.1什么叫偏瘫82.2生物刺激反馈如何治疗偏瘫 8第 3章Glazer评估 93.1 Glazer评估简介93.2 Glazer评估方法及目的 93.3 Glazer评估参数解释 103.4盆底肌表面肌电评估统计

2、数值(参考值) 103.5临床病例分析 11第4章心理康复简介15第5章附表16第1章生物刺激反馈仪(MyoTrac)的治疗原理1.1治疗原理生物刺激反馈仪的治疗原理包括三个基本功能:一, 低频电刺激(被动治疗);低频电刺激:通过对无任何主动运动肌肉的电刺激引起微弱的肌肉收缩,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对瘫痪肌肉的控制,促使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新的连接和重塑神经通路,动员相关部位的神经组织承担病变组织所承担的某些功能, 促使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恢复,是一种理想的康复训练方法二,肌电生物反馈(主动治疗);肌电生物反馈:采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肌肉收缩的正常和异常活动信号,并把这些信号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反

3、馈给训练者与医生,正常的予以强化,异常 的予以抑制弱化。主要训练模式有放松、肌力增强、耐力、精准性、协调性等, 此阶段无任何电刺激,完全主动配合三,电刺激与生物反馈功能的结合,即肌电触发电刺激(主动被动结合治疗)。肌电触发电刺激:将患者有意识的肌肉收缩引发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放大了的反 馈电流,再刺激肌肉收缩,使瘫痪肢体运动幅度加大,实现主动训练与电刺激的完美结合,强化运动效果,增强康复信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难度, 增强肌力的同时,促进运动皮层功能建,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主动运动配合它符合国际化的治疗理念1.2国际化的治疗理念进入21世纪,国外康复推出了结合生物反馈和神经功能重建的最新康复

4、理 念,集多功能于一身,适应了社区化、长期化、全程跟踪康复的发展趋势。1.3治疗线路图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 Myotrac个性化诊疗平台1.3.1 软瘫期:Brunnstroml- H期概况:患者处于脑血管意外发生后的早期, 患者经临床抢救脱离了危险,病情趋 于稳定、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患侧肌力和肌张力均低下,有时出现轻度高 张力。临床上表现为患侧肌无力,常见的表现为:垂腕、肩关节脱位、足下垂等。 此期患者康复目标是提高瘫痪肌的肌力,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各种并发症的 出现。1.3.2 痉挛期:Brunnstrom 皿-W期概况:随着病变的恢复,患侧肌张力逐渐增高,有部分患者在2-3个月

5、内出现明 显的肌痉挛,表现出典型的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模式,若不及时处理, 将严重影响功能活动,加重残疾的形成。本期的康复目标是改变错误的动作模式, 即上肢的屈肌痉挛状态,下肢伸肌痉挛,从大关节的运动开始,逐渐活动小关节, 如肩关节的外展,肘关节的外展,腕关节背伸;踝关节的背屈等,诱发分离运动 的出现。1.3.3 恢复期:Brunnstrom V及W期概况:随着康复的进展,患者肌力及协调性进一步恢复,痉挛明显减弱或消失, 需要加强肢体精细、稳定、协调性运动,提高身体的耐力,循序渐进加大动作难 度,通过患者具体动作增强肌力。1.4 Myotrac治疗流程Myotrac BasicLi ne

6、( 线 状 图)Bar( 柱 状 图 )StimDigital(电数刺字激图 )激)开始治疗UUS盆底电刺设置电流选择部位(1上肢、2头颈3腹部、4背部、5下肢、6盆底)21ROMStreAghPhyStreAghfcation设置电流大小开始治疗StreAlghlh y1.5 Myotrac临床方案说明1、软瘫期(Brunnstroml期、Brunnstrom II 期)治疗方案:主要针对软瘫期 的使用,根据Brunnstrom肢体分级评定.运动功能在Brunnstroml期时.把 电极分别置于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如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刺激强度能 使患侧上肢有屈肘动作.患侧下肢有伸膝动作且患

7、者能耐受,Brunn strom II期时.根据肌张力增高程度.避免在痉挛的肌肉上行电刺激.分别将电极置 于痉挛肌的拮抗肌上.如肱二头肌张力增高.一般把电极置于三角肌、肱三 头肌,刺激强度能使患侧上肢有外展和伸肘动作.如股四头肌张力增高,一 般把电极置于腘绳肌上,下肢有屈膝动作且患者能耐受.注:治疗时间及疗程推荐:1、Work及rest (收缩和放松)为一个循环,大约60次左右,大约每次 20 - 30钟,治疗自动结束,自动回到开机界面。2、治疗频率:1次/天,每周五天,有条件者可1-2次/天,每周七天;疗程:两周左右,若患者肌力有所恢复,经评定患者进入Brunnstrom川期后可进行 EMG

8、-stim (详见x页)或其他方案的治疗,具体使用根据临床经验,或联系我们。2、痉挛期(Brunnstrom川期、Brunnstrom IV期)治疗方案:把电极分别置于前臂伸肌群,下肢置于胫前肌、腓骨肌处,以诱发分离运动。而这一过程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刺激才能实现.常规的康复训练能使患侧上肢有腕背伸, 下肢有踝背屈和外翻运动。治疗中遇痉挛严重的患者暂停电刺激痉挛减轻后继续肌张力正常的患者作上肢腕背伸、下肢踝背屈的电刺激,诱发分 离运动注:治疗时间及疗程推荐:1、 Work及rest (收缩和放松)为一个循环,大约60次左右,大约每次 20 30钟,治 疗自动结束,自动回到开机界面。2、 治疗频

9、率:1次/天,每周五天,有条件者可 1次/天,每周七天;疗程:若患者肌力有所增强,也可使用 EMG-Stim或EMG进行治疗,经评定患者进入Brunnstrom IV期后可进行ROM或EMG等其他方案的治疗,具体使用根据临床经验,或联系我们。3、恢复期(Brunnstrom V、W期):患者分离运动增加,肌力增强,可进行一些主动训练,增强肌肉精确性、协调性、耐力、放松训练,进一步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注:治疗时间及疗程推荐:1、 Work及rest (收缩和放松)为一个循环,大约60次左右,大约每次 20 30钟,治 疗自动结束,自动回到开机界面。2、 治疗频率:1次/天,每周五天,有条件者可

10、1次/天,每周七天;疗程: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4、尿失禁治疗:搭配盆底电极可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及治疗,即可使用STIM和EM STIM模式进行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的康复治 疗。注:治疗时间及疗程推荐:1、 Work及rest (收缩和放松)为一个循环,Wok:10秒、rest:1O秒,大约45次左右, 大约每次30钟,治疗自动结束,自动回到开机界面。2、 治疗频率:1次/天,每周五天,有条件者可1次/天,每周七天;疗程:10次一个疗 程,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2.1什么叫偏瘫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

11、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 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 丧失生活能力。急性脑血管病人为什么会发生偏瘫呢?主要是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的缘故。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任何一侧发生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两侧大脑半球最易发 生病变的部位是内囊。 因为这里主要是由一个叫豆纹动脉的小血管供应血液,而豆纹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垂直分出的,管径小,压力大,受血流冲击时,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又叫做 出血动脉。是发生脑出血的好发部位,

12、但当血压下降,血流缓慢时,又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而内囊区神经纤维排列很紧密,上行和下行的纤维都从此处穿过,一旦受损,便产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即所谓三偏征”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 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 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2.2生物刺激反馈如何治疗偏瘫偏瘫临床表现症状为垂腕,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治疗方法软瘫期用低频电刺激模 式治疗,痉挛期用肌电触发电刺激模式治疗,恢复期用肌电生物反馈模式治疗,具体治 疗方法参照Myotrac临床参考资料”第3章Glazer评

13、估3.1 Glazer评估简介Glazer教授及其评估方案:Glazer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CornellNewark dam. PkD.Uni versity Medical College New York Presbyterian Hospital )临 床医学教授,师从于生物反馈之父Neal E. Miller Ph.D。现任美国生物反馈认证研究院(BCIA )认证专家;欧洲 生物反馈协会(BFE)-国际研究与教育项目(IREP)盆底功 能障碍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欧洲生物反馈协会经过临床验证,推荐将Glazer教授的成熟方案嵌入到标准化的信号采集过程中,因此本公司提供的生物刺激反馈仪

14、已经 将Glazer方案固化到软硬件操作系统中,形成全球共享的数据平台。SEMG )的Glazer评估方法:分析盆底肌收缩时产生肌电信号波幅、变异系数、动作速度和肌纤维运动类型等。为临床提供常模、评价标准和治疗方案3.2 Glazer评估方法及目的步骤方法目的基线测试Pre baseli ne:放松测试60秒了解安静状况下盆底肌 肉的变动情况;快速收缩测试Fastflick/rest快速收缩5次 放松10秒2秒X 5次 放松10秒评估阶段性抽动的速度, 分析快速活动肌纤维兴奋型肌纤维活动Ton ic con tract ion收缩10秒/放松10秒帮助判断快肌及慢肌的 纤维的功能;肌纤维耐力测试Durati on持续收缩60秒帮助确疋参与持久性收 缩的肌纤维的类型;后基线测试Post baseli ne放松测试60秒评估在一系列的收缩后, 休息时肌电的幅度和变 化性。3.3 Glazer评估参数解释RMS(均方根值)/单位uv(微伏):反应患者盆底肌收缩或者放松时的表面肌电值, 幅值的增加表明肌力的增强,也就是说 RMS与肌力成正比。MF(中值频率),反应患者盆底肌收缩时的抗疲劳程度,幅值的增强和稳定性表 明抗疲劳程度较强,否则表示较差。3.4盆底肌表面肌电评估统计数值(参考值)部位指标时间段Pre b aseli neFastf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