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51082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原文xiozhpishnshuli小竹排,顺水流,nioerchngyeryu鸟儿唱,鱼儿游。lingnshmm两岸树木密,hmiolyuyu禾苗绿油油。jingnnymxing江南鱼米乡,xioxiozhpihuzhngyu小小竹排画中游。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

2、个偏旁“山、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教学准备:挂图、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题。1、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图上的内容谈体会)3、出示课题,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帮助正音。3、自由读后,开展朗读竞赛。4、当小老师带读。三、再读课文,

3、理解课文。1、读了诗歌,我们读了课文知道江南很美,谁能说一说?(1)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2)看图理解树木密的“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别密又特别绿。(3)指出图中的禾苗。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师: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许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四、朗读、背诵。1、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2、请学生朗读。先个人读

4、,再小组读,最后全班伴随音乐朗读。3、看图试着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课文背给大家听?二、激发想象,丰富情感。1、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2、说说你自己查到的资料。三、复习巩固生字词。1、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考一考。4、做“汉字开花”游戏:一个花瓶上插着一些花,告诉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开出一个词语。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开花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开的花多。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绿油油的小草白茫茫的雾黑糊糊的小屋亮晶晶的星星

5、金灿灿的太阳五、指导书写。1、出示“日”,先让学生跟老师书空,认识新的笔画横折钩,再仔细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2、“中”先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的笔画“”。然后学生书写一个。3、“口”由学生自己观察后书写。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教学后感觉还不错的地方:一、课前预习,降低难度把小小竹排画中游作为教研课,比进度稍微早了一点,对学生来说,朗读起来比较难,所以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从课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二、课件辅助,形象直观“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

6、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让学生自己发现江南什么最多?桥多,河多,从而引出江南水乡的概念,引出竹排,接着利用直观的竹排图片,让学生理解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感觉很顺利。而后在课文的第一、二句的学习中,也充分利用了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了树木的密和禾苗的绿。为朗读好课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鱼米乡”的理解作了铺垫。三、多种方式,巩固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第二环节是去掉拼音进行识记的巩固。有比较归纳识字,就像“江、流、游”,还有像猜字谜、利用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识记方式中,增加

7、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教学后感觉需改进的地方:一、课堂教学机智有待加强。就像这节课上发生的:师:课题告诉我们小竹排在哪里游?生1:小竹排在水里游。生2:小竹排在河里游。虽然小孩子没有听清楚问题,可是他们回答的却是我预设中下面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跳到:那么为什么课文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而我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再一步步的按照预案进行上课。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提高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积淀解决问题的底蕴。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样化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句简单的“很好”说明不了问题,学生仍旧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的方向。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中,感觉精神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我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增加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