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48183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饮水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城市饮水安全关系全州17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州城市饮水安全工作现状,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全州城市饮水安全工作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州政协人资环委在马景峰副主席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州城市饮水安全工作开展了调研,形成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饮水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相对健全 早在202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我州就出台了*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为城市饮水水源地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近年来,水利、住建、环保等部门编制了城市饮用水发展规划,制订了饮用水水源保护环境管

2、理制度和城镇饮用水水源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城市饮水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各县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饮水安全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发改、水利、住建、卫计、环保等部门为成员的“城市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及管理细则,编制了水源保护区环境和水体污染应急处理预案和城市供水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升、强化了对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二)城市饮水水量基本满足需求,水源地保护较好 我州城市供水水源以水库供水为主,辅以地下水。全州现有城市饮用水水源水库0座,净水厂13座,总设计日供水能力48.6万立方米,基本满足了我州城市居民饮用水供水需求。目前,各县市都在建或计划建设

3、备用水源水库,并已纳入州或县市“十三五”规划。州及各县市政府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立了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施了源头防治。明确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等硬性指标并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相继启动了*江、*江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基本达标排放。22【请酌情自行填写】年全州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全部达到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比22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增加了0个百分点,达标率100%。 (三)供水设施集中改造成效显著,管廊建设艰难起步20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以来,全州累计投资5.12亿元改造供水管网8.19公里;取消、撤并二次供水设施308座,新建6座,改造7座;改造二次供水管网38.公里、

4、楼内管线658公里;安装升级水表近1万个。基本理顺二次供水管网管理体制,全州二次供水设施纳入供水部门统一管理。编制研究了*州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已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开工建设20公里,形成廊体1.4公里。 (四)城市饮水检验监测工作稳步推进 州及各县市疾控中心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专门从事水质检验监测的“水质检测中心”,设有城市水质检验监测业务科室和实验室,配备了工作人员,规范了各项统计报表,设立了全州水质监测QQ群,制定了年度全州卫生监测工作计划,基本理顺了全州城市饮水检验监测程序,建立健全了城市饮水检验监测工作机制。目前,除安图、*外,全州8县市疾控中心都已经达到

5、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要求的42项常规指标和部分非常规指标水质检验监测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目前,我州县市城市供水企业管理部门尚不统一。*市、*市成立了水务集团,在管理权限上直接隶属于市人民政府,是政府主管的国有独资企业;*县自来水公司归口于*县水利局;*市自来水公司承包给民营企业市场化运营;*、和龙、龙井、安图县自来水公司隶属于县市住建局。管理部门不统一极易导致城市饮水管理出现“中梗阻”,部分扶持政策无法及时到位或出现重此轻彼现象。高层建筑供水管理混乱,“死角”较多。目前,全州共有高层建筑三次加压用户429户,加压面积216万平方米,其中产权归

6、属供水企业16002户,归属开发商、物业822户,基本上“谁拥有产权谁供水谁收费”。部分自建自用水厂处于监管盲区,安全问题突出。据州疾控部门监测,全州现有12家以施工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地自建供水单位(小区),其20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检测的16件水样合格率仅为。 (二)水源总量堪忧,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突出 总体看,我州属于水资源丰富地区。但是水资源总量下降较快,尤其是季节性缺水十分严重。目前,我州*江、嘎牙河、布尔哈通河等7条河流的径流量约为70亿立方米,比上世纪年代减少了0%。地下水开采处于监管不力,不但部分企业开采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甚至存在部分开发商将施工开采的地下水直接转为饮用水现

7、象,水资源浪费严重。现有水源水库安全隐患突出,不同程度存在毗邻村庄、农田、矿区、林场或靠近公路、铁路问题,水污染累积性风险逐渐增加、污染事故突发性增强,其中尤以*老龙口水库、和龙松月水库、*明月沟水库和安图明月水库较为严重。拟建或在建备用水源水库缺乏全州统筹、流域规划,水生态平衡破坏风险增加。按照目前各县市编制或报批的备用水源水库建设计划,全州新增水源水库总投资7075亿元,新增日供水能力74.6万立方米,可满足超过00万人口的用水需求,这与我州人口增长趋势严重背离。节水意识淡薄,时常发生城市园林、绿化用水使用自来水现象;智能水表安装率仅55%,居民日常生活偷水问题仍很突出。 (三)供水管网破

8、损严重,地下管廊推进缓慢 目前,全州供水管网1363公里,其中70建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基本达到使用年限。个别县市,如*市甚至有日伪时期铺设的公里管网仍在使用。虽然20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以来各县市政府对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但是改造比例不超过10,城市老管网所占比重仍十分巨大,尤其是城市主干供水管线老化直接导致供水管网漏失严重。目前我州供水管网漏失率约为300%,城市用水损耗率约为35-9%,远高于国家规定的(15%-20%之间)标准。从管材材质看,目前我州使用的供水管网管材0%为铁管、老式铸铁管、水泥管,材质较差,结垢锈蚀严重,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地下管廊建设推进困难。我州

9、地下管廊建设造价约1亿元公里,远超州及各县市财政承受能力。 (四)城市饮水水质安全仍需提升在水质检验监测管理方面,由于疾控、住建、环保、水利、净水厂等部门、单位检验监管侧重点不同,往往存在一定的检验监管盲区,没有形成水质检验监测合力。从供水企业看,我州净水厂普遍存在运行年限长、设备陈旧、老化、配备不齐等问题。在净水工艺方面,现有的净水厂艺普遍采取加药与混凝、沉淀与澄清、过滤、消毒等常规工艺,技术陈旧、落后,难以满足供水处理需求,导致出厂水水质阶段性色度、有机物超标。从各县市疾控部门检验监测人员配置方面看,全州5名实验室人员担负着城市生活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验监测及医疗机构、托幼机构、

10、公共场所卫生检验监测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人员严重不足。另外,部分高层建筑供水、自用水源、*矿区、和龙林区、果树农场、铁路职工等人群日常饮用水检验监测工作难以定期开展,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为突出。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法律法规建设,构建我州城市饮水安全工作法律体系研究出台*城市饮水安全条例。在严格执行吉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1998年省政府第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和*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的基础上,由住建局牵头,协调水利、卫计、环保等部门研究制定*城市饮水安全条例。*城市饮水安全条例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水源保护、供水企业管理、管网建设、检验监测、二次供水、高层建筑供水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11、,理顺、规范水源地、水输送、水生产、水消费等环节,确保城市饮用水水量充足、管网安全、水质达标。 编制*城乡饮用水总体发展规划。建议州政府组成由水利、住建、环保、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组成调研组,专项做好我州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普查、摸底工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日常检测监测薄弱、工程管理落后、管理资金短缺、水质合格率低等问题,在全州形成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统抓共建的共识和氛围。认真研究国家环保部、水利部、住建部等部委有关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十三五”规划,依托各县市正在使用和在建或拟建水源水库,研究编制*城乡饮用水总体发展规划,超前统筹部署我州城乡饮水安全工作,明确城乡用水安全

12、原则、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逐步将城市周边乡镇村供水管网并入城市管网,有效解决我州农村饮水安全隐患,形成城乡无缝对接的一体化供水体系,促进全州饮水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城市饮水安全工作机制。借鉴北京等城市管理经验,整合发改、商务、电力、园林绿化、水利等部门煤、电、油、气、热、水等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管理职能,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理顺现存的“九龙治水”等“多头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由“水源、供水、用水、排水”等基本单元构成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建立污染源来源预警、水污染事故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置、水厂应急处理“四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及饮用水源风险评估

13、等级机制。(二)加强水源水库建设和环境保护,确保城市饮水水源安全 优化城市饮用水源水库空间布局。由州水利局牵头,住建、环保、发改、财政等部门配合,统筹分析各县市人口发展趋势、河流上下游县市用水需求、备用水源地水库建设资金筹集、水生态平衡发展等因素,对我州在建或拟建城市饮用水源水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科学测算、评估。探讨*、*共用老龙口水库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可行性,并依据地势确定管线铺设及泵站选址。研究和龙、龙井共用和龙松月水库,并根据两市人口规模、农业灌溉等实际情况确定水库分段供水量。尽快选址、重建*市布尔哈通河水站,作为*五道水库、烟集水库的应急备用水源。 清除城市饮水水源水库安

14、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国家环保部、卫生部、水利部等部委下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组织环保、水利、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和龙松月水库、*明月沟水库和安图明月水库临近铁路、公路水库道路的硬隔离,并在库区路段设立醒目的环保标志、限速标志和禁停标志,安装监控设施。聘请专业人员对正在使用的水源地水库进行评估,通过扩建、加固等方式清除安全隐患,扩充水库蓄水容积,提高供水能力。 强化饮用水水源区域环境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严格控制水源地保护区人口,有计划开展村屯合并或搬迁移民。严控散养或圈养畜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15、,治理面源污染。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扩大或修建人工湿地,截留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定期或不定期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执法检查,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三)推进管廊建设和现有管网升级改造,确保城市饮水网管安全调整、出台*州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州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要求,我州将于20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前投资140亿元建设地下管廊120公里。但是,按照我州每年1亿元左右的城建资金规模,此计划很难如期完成。建议各县市结合本县市实际,尽快充实、调整*州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在建设时序上采取先易后难,先新城区后老城区;在建设重点上应考虑放在高密度开发区、管线接入接出密集区及未来城市扩容区。在资金来源上,继续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探讨P模式,试行综合管廊有偿使用管理与收费制度。 建立全州主干管网、二次供水管网动态档案。在前期开展的全州地下管网普查的基础上,按照主干管网、二次供水管网、高层建筑供水管网、泵站及使用年限等进行分类,建立动态管理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