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43900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1】说内容我讲的是长春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三课?喜爱音乐的白鲸,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人类拯救白鲸的故事,一群白鲸游到北极的楚克齐海后遇到寒流,回家的路被冰层堵住,一名船员用播音乐的办法,是白鲸得救。说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下列三个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悟,懂得我们要保护动物。说难点依据中年级阅读要求,我确定的重点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复述课文,续编小故事。

2、说办法依据本文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我采取在读中思,读中悟的办法进行教学。说过程根据中心校提倡的“一境四标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一、交流引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有一群小动物也像小朋友一样特别喜欢音乐,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板书课题:?喜爱音乐的白鲸。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激发兴趣,引学达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学到哪些内容2. 归纳所学内容,出示所学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节所要学习哪些内容。接下来依次提出三个问题,通过三个问题贯通全文的始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自内心的对白鲸产生一种喜爱之情。三、质疑解析,延伸目标让学生再读课

3、文,练习复述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四、智能习练,达成目标在复述的根底上,续编一个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五、精练回忆,再现目标这节课你想学到的内容都学会了吗让学生再次回忆本节所学的内容。总之,因为我对本册教材不熟悉,准备匆忙,再加上本人水平有限,教学中会出现各种缺乏之处,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说课稿【2】阅读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上下,不仅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往往很难达成,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经常不能落实,则如何引领孩子走进文本,实现教师、学生、

4、文本的真正对话,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呢围绕着这个主题,我设计了本节课。一、教材简析!-课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讲述了一群白鲸因追赶鱼群到北极的楚克奇海而遇险,经过营救人员积极而艰难地抢救而最终获救的故事,课文用生动活跃的语言表露出鲸的可爱及习性。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与爱护。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文本中多处内容适合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二、目标设定课标指出:中年级语文要求学生能通顺流利地读课文,能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叙述的情感。能联系课文理解词意,有丰盛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我设定了下列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白鲸得救的经过。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5、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白鲸得救的经过。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白鲸得救是个“奇迹。三.流程及设计意图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尝试运用不同的策略办法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使阅读真正成为有效的阅读。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想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在课的开始我利用提问拉近学生与白鲸的距离,让学生交流课前查资料所获得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学生对白鲸这一动物在生活习性,特征等方面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学习课文也做了很好的铺垫。兴趣是不竭的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

6、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会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第2、3自然段时,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了解的情况下,让学生进入角色,做一只小白鲸,这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容易体会到白鲸的高兴。在学习第4自然段白鲸遇险的时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此刻你就是面对危险的白鲸,你怕吗你怕什么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了感受,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白鲸的心理。后面引读的环节利用音乐渲染氛围,当音乐声想起来的时候,学生如临其境,情绪高涨感情丰满。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根本单位,词语学习是相2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

7、关键词,更应深入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我力求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比方在学习4、5、6自然段时我都运用了这个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词语,自己感悟自己理解,之后再感情读文,有了理解的朗读就会更富有情感。在学习5、6自然段的时候,我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主要采取从整体把握内容,让学生找出营救者及他们所作的事情到抓重点词语深入感悟文本在感悟的根底上进行朗读,最后再回到整体引领学生在此经历营救过程,并抓住事情开展和人物心理这一明一暗的两条主线,使学生始终对整个事件有完整的感知,完整的认识,防止了由于细化分析而导致文本的支离破碎。阅

8、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沛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整体感知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读中积累词语,为此我采取了轻声读、个人读、默读、自由读、齐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想象体验白鲸的感受,营救人员的感受再到读出这样的感受,当学生和文本,和白鲸和营救人员产生共鸣,并展开了对话,就能读出层次,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体现了阅读的有效性。除了以上谈到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随时随地在细微处给学生以启迪,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办法。比方每段学习之前的提问,比方用符号做标记,比方利用文本中白鲸的状态推想人物心情,比方个性化理解等等。当然在课的讲解过程中不可防止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方第一天的课上讲解的成分过多,占用了学生读文的时间,而第二天的课上,在面对学生对阅读办法掌握不够好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调整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力还很欠缺,教育机智更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以后将努力改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