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42631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 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料,把 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第 1 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82年。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 ,提高了素质 ;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 个减为 61 个, 人员编制从原来的 5.1 万人减为 3 万人。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 实行了干部年轻化。其成功点不但在于精兵简政。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 : 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 , 二是根据

2、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 ( 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 , 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第 2 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年月日 ,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 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 , 强化宏观管理职能 , 淡化微观管理职能。经过改革 , 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个减为个 , 直属机构从个减为个 , 非常设机构从个减到个。 在国务院个部、 委、 局中 , 有个部门共减少万多人 , 有个部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门共增加人 , 增减相

3、抵 ,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多人。第 3 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年月日 , 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经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实施后, 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个减少到共个,人员减少。年月 , 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个调整为个, 办事机构由个调整为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个。另外, 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第 4 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年月日 ,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经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 :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 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

4、,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根据改革方案 , 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个部、 委。新组建的有个部、 委。更名的有个部、 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 , 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个减少到个。截至年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关共精简行政编制万人。第 5 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年月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以绝对多数经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特别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协调的要求。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个组

5、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 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 ,以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 ; 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简称”银监会” ) , 以加强金融监管 , 确保金融机构安全、 稳健、 高效运行。第 6 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3 月 11 日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务院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环

6、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改革后 , 除国务院办公厅外 ,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 个。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 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 个。具体内容包括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 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由工业和信

7、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建交通运输部。 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

8、 , 到 2020 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国务院这轮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体现了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作业 2一、名词解释1、功利组织 :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 ,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手段。2、棱柱模式理论 :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 ,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3、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4、权

9、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 ,它是经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二、单项选择题1 5: ADAAB;6 10: DAACC三、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 BCD四、简答题1、 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答:主要职权有: (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管中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它法律;(3)签署立法经过的法案,公布法律; 签署立法会经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

10、;(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 ;(9) 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它事务 ;(10) 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账政收入或支出动议 ;(11) 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 , 决定政府官员或其它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 ;(12) 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 ;(13) 处理请愿 , 申诉事项。2、 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答 : 双因素理论

11、对我们的启示是 : 更多考虑人的社会性、 情感性、 心理性需要 , 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和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进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 这点将越来越重要 , 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五、论述题1、 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答 : 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 : (1) 政令统一 , 不会出现乱出多门 , 分岐互异的现象 ;(2) 统筹兼顾 , 集中人力、 物力资源 , 实现管理效能 ;(3) 组织上、 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 , 指挥统一 , 命令易于贯彻执行。集权式组织结构的缺点在于 : (1) 组织

12、目标、 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 , 容易忽视下层利益 , 刻板 , 缺乏弹性 , 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工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的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新精神 ;(3) 上下控制严密,容易形成公文件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 , 缺乏效率的流弊 ;(4) 在集权制下 , 重内轻外 , ”能密不能疏”、 ”知控制而不知纵舍” , 一方面容易异致个人专断、 独裁、滥用权力 , 压制民主的弊端 , 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放无能 , 分崩破碎 , 分裂割据等问题。2、 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 ?答 : 所谓决策法制化是指经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 , 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经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 决策的民主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