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35915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临床诊疗指南Word编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一 睑内翻(一) 概述睑内翻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睑内翻和倒睫常同时存在。睑内翻分为三类:1.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如果婴幼儿较胖,鼻梁发育欠饱满,可引起下睑内翻。2痉挛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常见于老年人,是由于下睑缩肌无力, 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牵制眼睑轮匝肌的收缩作用,以及老年人眶脂肪减 少、眼睑后面缺少足够的支撑所致。3瘢痕性睑内翻上、下睑均可发生。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 最主要是由沙眼引起。此外,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等病之后也

2、可发生。 (二) 临床表现先天性睑内翻常为双侧,痉挛性和瘢痕性睑内翻可为单侧; 1.患眼有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等症状;2.睑板特别是睑缘部睑板向眼球方向卷曲;3.倒睫摩擦角膜,角膜上皮可脱落,荧光素弥漫性着染。如继发感染,可发展为角膜溃疡;4.如长期不愈,角膜可发生新生血管,并失去透明性,导致视力障碍。(三) 诊断要点根据眼睑改变和倒睫可以诊断。(四) 治疗方案及原则1.痉挛性睑内翻可手术切除多余的松弛皮肤和加强眼轮匝肌肌力。如有结膜炎症,应加以控制。2.瘢痕性睑内翻必须手术治疗,可采用睑板楔形切除术或睑板切断术。3.术前术后应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伤口换药。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3、,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二 慢性泪囊炎(一) 概述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潴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 (二) 临床表现1.泪溢,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2.挤压泪囊区有分泌物溢出,该区可有局部肿胀、轻度压痛或无明显压痛;泪小管阻塞者有时可扪及囊性肿物,即黏液性囊肿。冲洗泪道不通畅,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反流。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出现湿疹。 (三)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四) 治疗方案及原则1.眼部滴用抗生素滴

4、眼液,每日46次。滴药前应先挤出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滴眼液冲洗泪道,每周12次。2.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常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或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4.术后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眼药点眼,静脉用药抗生素抗感染,冲洗泪道,鼻腔局部用药。三 泪道阻塞(一) 概述先天因素、创伤、烧伤、炎症粘连、异物、肿瘤或手术后瘢痕等均可造成泪道阻塞,可发生于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等部位。(二) 临床表现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1.流泪 由于流泪可造成内眦部皮肤潮红、粗糙,甚至出血、糜烂。2.常伴有慢性结膜炎、湿疹性皮炎、下睑外翻。3.泪道冲洗不通或不畅,冲洗液反流

5、,甚至有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三)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及冲洗泪道的结果,可以明确诊断。(四) 治疗方案及原则1.泪小管阻塞 先滴用抗生素眼液后用泪道探针探通,开始时可用较细的探针,以后逐渐使用较粗的探针,直到泪小管通畅。必要时泪小管内留置硅胶管支撑,保留3个月。2.泪囊鼻泪管狭窄阻塞 在滴用抗生素眼液后用泪道探针探通,开始时可用较细的探针,以后逐渐使用较粗的探针,直到泪管通畅。通畅后留置硅胶管3-4个月。四 翼状胬肉(一) 概述翼状胬肉为常见的多发眼病。一般认为本病是在外界刺激作用下,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纤维血管增生所导致的慢性炎症与变性性病变。患者多为成年人,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增生組织可

6、向角膜透明区发展。 (二) 临床表现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活动期或较肥厚的翼状胬肉患者可有 眼部异物感。2当侵及角膜透明区时视力下降,严重时可影响眼球的转动。3翼状胬肉多发生于鼻侧球结膜,少数可在颞侧。呈三角形增生的血管纤维膜,头部指向角膜。 (三) 诊断要点1.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2.应注意与假性翼状胬肉相鉴别。(四) 治疗方案及原则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1.刺激症状严重、体部增生明显及头部侵及透明角膜的翼状胬肉,应该切除。目前可采取联合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2.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普拉洛芬眼液滴眼,可配合绷带镜。 五 细菌性角

7、膜炎(一) 概述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角膜外伤史、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重要致病因素。(二) 临床表现1. 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创伤或戴接触镜史。淋球菌感染多见分娩时经产道感染的新生儿脓漏眼。2. 患眼有畏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 患眼睫状或混合性充血,重症者眼睑、球结膜水肿。3. 病变早期角膜上 出现界限淸楚的上皮缺失,其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炎性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4. 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多有脓性分泌物。前房可有 不同

8、程度的积脓。(三) 诊断要点1.细菌性角膜炎起病急,常有角膜外伤或戴角膜接触镜史、角膜异物剔除史或慢性泪囊炎史。2.根据角膜溃疡的部位、形态、面积大小、受侵犯深度、角结膜脓性分泌物性状、角膜后沉着物及前房反应程度等形态学特征,可初步作出诊断。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角膜病灶呈脓肿状浸润坏死;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者,角膜病灶呈液化样坏死,溶解变薄。4.药物治疗前刮取浸润灶坏死组织涂片染色找到细菌,结合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真正的病原学诊断需要细菌培养结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筛选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四) 治疗方案及原则1.治疗方案

9、及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减少并发症。2.争取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3对于未能确定致病菌及其敏感药物者,尽快采用广谱高效抗菌药物治疗,如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眼药水频滴患眼 (1530分钟滴眼1次,夜间使用抗菌药物眼膏。如为绿脓杆菌感染,则滴眼次数要更频繁,为提高房水中的药物浓度。严重病例必要时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结膜下注射或全身应用。4.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调整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病情控制后眼部维持用药一段时间以防止复发。5.住院患者应隔离治疗,预防交叉感染。六 老年性白内障(一)概述老年性白内障亦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因

10、仍未完全明了。本病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膜下三类,但事实上各类型老年性白内障之间并无严格区分,仅仅是代表混浊部位为主导的实际情况。皮质型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其次为核性,后囊膜下白内障相对较少。(二)临床表现1.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致。2主要症状为随眼球转动的眼前阴影、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单眼复视或多视、虹视、畏光和眩光。3皮质性白内障按其发展过程分为4期:(1) 初发期: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板层分离和轮辐状浑浊,如瞳孔区晶状体未累及,一般不影响视力。(2) 膨胀期:又称未熟期,晶状体浑浊继续加重,急剧肿胀,体积变大。 (3) 成熟期:晶状体恢复到原来体积,前房深度

11、恢复正常。晶状体逐渐全部浑浊,虹膜投影消失。患眼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眼底不能窥入。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4) 过熟期:如果成熟期持续时间过长,经数年后晶状体内水分继续丢失,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和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及胆固醇结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颤。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呈乳白色,棕黄色晶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上方前房进一步加深。晶状体悬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容易发生晶状体脱位。 (三) 治疗方案及原则1.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用于治疗白内障。2.白内障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

12、状体植入术。3.术前滴抗菌素眼液清洁结膜囊,术后换药,眼局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普拉洛芬眼液点眼。七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 概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在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二) 临床表现 1.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见,情绪波动者易发2患眼一般具有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前房角窄、晶状体厚等解剖特征。3.患眼常为远视眼。4.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5.双眼可先后发病。6.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 临床前期:可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家族史,或对侧眼曾有原

13、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眼前房浅、前房角窄,屈光度与对侧眼相似。患者可无任何不适。(2) 前驱期: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虹视、患侧头痛、眼眶痛、鼻根酸胀等症状。眼压升高。眼部可有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瞳孔可稍扩大,对光反射迟钝。前房角部分关闭。休息后可缓解,除浅前房外多无永久性损害。可反复多次发作。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3) 急性期:眼压急剧升高。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眼出现虹视,视力急剧下降。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 前房角关闭,虹膜脱色素;房水可有浑浊,甚至出现絮状渗出物;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常呈竖

14、椭圆形,可有局限性瞳孔缘后粘连;如可见眼底, 可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视乳头水肿或出血。(4) 缓解期:急性期经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视力可部分或全部恢复;球结膜充血减退,角膜恢复透明,但角膜后可有色素性沉着物; 前房角大部分或全部开放,但可发现周边部虹膜前粘连;虹膜呈现扇形萎缩,色素脱失;瞳孔无法恢复正常形态和大小;晶状体可有青光眼斑。(5) 慢性期:急性期未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可转为慢性期。眼压下降, 但未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球结膜可充血或不充血,角膜透明或轻度雾状水肿,前房角部分关闭,周边部虹膜前粘连,视乳头出现凹陷扩大、盘沿变窄和萎缩等青光眼性改变,视力

15、下降,视野出现青光眼性缺损。 一些患者可不经过前驱期或急性期而直接进入慢性期,轻度眼胀或无任何症状,眼压升髙,眼前节除前房浅、前房角窄之外无其他异常可见,视乳头和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改变。(6) 绝对期:无光感;眼压持续升高;自觉症状时消时现,有时会有剧烈疼痛;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浑浊,可有大泡性角膜病变;视神经已遭严重损伤。(三) 诊断要点1.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根据家族史、临床症状、前房浅和前房角窄 的特点,判断是否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疑似者。2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根据典形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眼压升高、前房 角关闭等特征,即可以诊断。3慢性期患者根据眼压高、前房浅、前房角部分关闭、视乳头青光眼 性改变、视野青光眼性缺损,可以诊断。4绝对期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无光感时,即可诊断。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四) 治疗方案及原则临床前期和前驱期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在手术之前应滴用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小瞧孔,防止前房角关闭和急性发作。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1.急性期时应采取紧急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应用各种药物迅速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缩瞳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根据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