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270446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IMS体系研究及其增值业务能力分析摘 要:主要介绍了从NGN、软交换到IMS、FMC的发展历程,再进一步探讨了IMS体系结构及其优点。通过对IMS业务特点的分析,列举了IMS所提供的典型业务,为运营商部署下一代网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IMS system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its value-added serviceFu Hang (China Mobile Group Chongqing CO.,LTD. Chongqing 401121)Abstract: This articl

2、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re network, from NGN、soft switch to IMS、FMC. Further, it discusses the IMS system and its advantage. Though the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IMS service, this article lists the typical services provided by IMS. It is very useful for the operator to deploy the next

3、 generation networks.Key Words:NGN Soft switch IMS FMC PoC Only Service前言传统电路交换机是一种集成的、封闭的系统结构,无法快速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无法快速部署全网业务。为了解决这种矛盾,NGN通过控制承载分离,构成一个分布的系统结构,使整体建网成本大大降低,网络升级容易,便于加快新业务和新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快速实现低成本全网统一业务覆盖。简化了网络层次结构,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减少了传统电路交换机中继互联的复杂性和降低了承载网的成本。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提出为下一代基于IP的移动网络提供了面向分组数据包交换的多

4、媒体服务及平台,它的核心特点是基于SIP协议和接入的无关性。由于采用SIP作为核心控制协议,并通过SIP进行业务管理,IMS可以使运营商充分利用SIP的优势,更快速更灵活地开发管理移动多媒体业务。1、NGN、软交换、IMS与FMC1.1 NGN NGN是指基于分组技术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宽带和具有QoS支持能力的传送技术,业务相关功能与底层传送相关技术相互独立,能够让用户自由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商,能够支持通用移动性,从而向用户提供一致的和无处不在的业务。NGN采用分层结构,包括业务层、控制层、传输层以及用户终端,能提供多种业务类型有语音、数据、视频、多媒体等

5、。1.2软交换 软交换可以理解为一种分层、开放的NGN体系结构,是NGN核心控制层技术之一。软交换实际上是“控制”,而非“交换”,因为“交换”更多体现在承载层,“软交换网是下一代话音网或下一代分组通信网”的说法可能更贴切。在固网通信界形成软交换概念的同时,移动通信界也产生了类似的思想。3GPP所推出的WCDMA标准分为R99、R4、R5和R6等不同版本(Release),其中R4版本主要特征是在核心网电路域中将传统移动交换机(MSC)分离为媒体网关(MGW)和MSC服务器(MSC Server)两部分,实现了承载与控制的分离,称为“移动软交换”,但与固网软交换在控制协议等方面还是存在许多差异。

6、以控制和承载分离为基本特征的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定位是在一个基于IP技术的网络上提供传统的长途和5类语音业务。软交换的灵活部署和高集成度为运营商带来了网络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但由于受到终端能力、QoS、安全以及业务接口标准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目前较为成熟的软交换(包括固定软交换和3GPP R4)的应用也仅限于此,它没有给最终用户带来新的业务。1.3 IMS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版本主要定义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

7、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R7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要求IMS支持xDSL、cable等固定接入方式。IMS技术对控制层功能做了进一步分解,实现了会话控制实体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和承载控制实体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在功能上的分离,使网络架构更为开放、灵活,所以IMS实际上比传统软交换更“软”。IMS以其业务、控制、承载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集中的用户属性和接入无关等特性,一方面解决目前软交换技术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用户

8、移动性支持、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灵活的IP多媒体业务提供等;另一方面,由于其接入无关性,也使得IMS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演进的基础。图1 基于IMS的业务架构图IMS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IMS的目的是建立与接入无关、能被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共用的融合核心网。在无线接入技术方面,IMS除了GSM/GPRS和WCDMA之外,WLAN通过SIP Proxy也可以接入。此外,固定网络的LAN和xDSL接入技术也可以接入到IMS。而且IMS还提供了与ISDN/PSTN传统电路交换网络的互联机制。这样,IMS提供服务的终端除了移动终端之外,还包括固定的电话终端、多媒体智能终端、PC机的软终端等。IMS能够

9、为使用不同接入手段的用户提供融合的业务,但固定接入与移动接入终究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要将基于移动通信发展起来的IMS体系应用到固网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标准化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移动通信界提出的IMS与固网通信界提出的软交换的基本思想和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建立基于IP的融合与开放的网络平台。1.4 FMC所谓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是固定与融合的简称。目前,ITU-T将FMC定义为:“在一个给定的网络架构中,向终端用户提供业务、应用的能力和机制独立于固定或移动的接入技术和用户的位置。在NGN环境中,FMC意味着不论什么样的接入技术,都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NGN

10、的业务。”即FMC是“用IMS网络同时接入有线和无线技术”。ETSI认为,“FMC关注的是独立于接入技术的网络和业务能力,并不一定指网络的物理层面的融合,而是融合的网络能力和支撑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支持一系列连续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可以通过固定、移动、公共或私有的网络提供”。FMC的内涵很广,概括的讲,可以分为网络、业务和运营三个层面的融合。网络层面的融合,可以降低CAPEX(资本开支);运营层面的融合可以降低OPEX(运营开支);而业务层面的融合可以提高用户数量和收益。图2 FMC内涵示意图2、IMS体系研究2.1 IMS体系结构IMS体系结构和CSCF的设计利用了软交换技术,实现了业务与控制相

11、分离、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IMS虽然是3GPP为了移动用户接入多媒体服务而开发的系统,但由于它全面融合了IP域的技术,并在开发阶段就和其他组织进行密切合作,使得IMS实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只为移动用户进行服务。IMS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图3 IMS体系结构示意图最底层为承载层,用于提供IMS 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承载网必须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图2中以移动分组网的承载方式为例,描述了IMS用户通过手机进行IMS会话的方式,主要的承载层设备有SGSN(GPRS业务支撑节点)、GGSN(网关GPRS业务支撑节点),以及MGW(媒体网关)。其中SGSN和GGSN可以完全重用现网设备,不需要硬件升

12、级,仅通过做相关配置就可以支持IMS了。MGW是负责媒体流在IMS域和CS(电路交换)域互通的功能实体,主要解决话音互通问题。无论具体采用哪一种接入方式,只要基于IP技术,所有的IMS用户信令就可以很好地传送到控制层。中间层为信令控制层,由网络控制服务器组成,负责管理呼叫或会话设置、修改和释放,所有IP多媒体业务的信令控制都在这一层完成。主要的功能实体有CSCF、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MGCF等,这些网元执行不同的角色,如信令控制服务器、数据库、媒体网关服务器等,协同完成信令层面的处理功能,如SIP会话的建立、释放。这一层仅对IMS信令负责,最

13、终的IMS业务流是不经过这一层的,而是完全通过底层承载层做路由实现端到端通信。最上面一层是应用层,由应用和内容服务器组成,负责为用户提供IMS增值业务,主要网元是一系列通过CAMEL、OSA/Parlay和SIP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平台。运营商可以在自行开发一些基于SIP的应用,通过标准SIP接口与IMS系统连接;如果运营商需要连接第三方SP的应用,IMS可以和标准的API,如OSA API连接,通过OSA/Parlay GW对第三方非信任的SP业务进行鉴权和管理等。2.2 IMS的优势1) IMS由于采用的是分组网络,对于数据业务的支持有着天然的优势,适应于新业务的高速宽带和低成本的需要

14、。2)由于采用了SIP协议,能够提供终端到终端和终端到服务器直接的通信。SIP协议业务的灵活和扩展能力也是比较强大的。IMS的终端由于直接支持SIP,所以它的终端智能是比较高的,从而导致业务拓展也比较容易。3)IMS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SIP网络,它加强了对用户和业务的控制,从而运营商可以掌握资源的使用。4)IMS和接入网络之间的独立性。5)IMS整合了各种业务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IMS系统,这样有利于各种业务平台之间的兼容。IMS和目前国际化标准组织OMA共同开发业务平台,从而为IMS系统增值。6)IMS因为采用的是IP的承载网络,向全IP网络架构迈进了一步。3、IMS增值业务能力分析3.1

15、IMS的业务特点业务开发,尤其是数据业务的开发,是3G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2G时代,业务种类以语音和SMS等有限的增值业务为主,业务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IMS技术则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业务能力,代表了从话音业务到多媒体数据业务的扩展的电信融合总体的发展方向。IMS网络能够提供强大的业务功能。此时核心网只提供基本业务连通功能,提供与其他网络互通能力,并提供完善的业务触发管理机制。核心网着重于解决业务融合、QoS、漫游控制等问题。IMS提供统一的业务层,提供所有增值业务。IMS业务具有业务多样化、终端智能化、网络开放化、业务融合化的特点。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移动通信业务呈现多样

16、化的发展趋势,开始从单一服务向多种服务转变,从标准业务向本地化和个性化发展。运营商开始注重提供差异化业务以增强竞争力,进行不同的市场细分和内容分类,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灵活的业务分类,业务更新速度加快。运营商能够基于IMS开发种类繁多的业务,包括消息业务(例如即时消息、彩信等)、移动娱乐业务(例如网络游戏、铃声下载、音乐下载和点播等)、移动办公业务(例如企业门户、移动视频会议等)、个人助理(例如个人信息助理、移动地址本等)、位置业务、移动商务(例如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移动股票交易、移动广告等)。终端智能化是IMS业务模式的必要条件。IMS业务种类多、变化快,在IMS网络架构下,业务的智能多是由应用服务器和终端来实现的,很多新业务都需要终端软件的配合,只有采用开放平台的智能终端才能满足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