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18228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202x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2今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B A模拟实验 B调查法 c实验法D观察法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表所示的探觉计划: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AA.光照 B. 适量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盆栽天竺葵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

2、最合理的是D .黎明前,将同处一环境中的甲株用黑网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 .黎明前,将甲株放在南面阳台,一株放在北面阳台,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 .黎明前,选取同株天竺葵上的两片叶,甲叶用黑网罩上,乙叶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叶片蓝色的深浅 .黎明前,选取天竺葵上的一片叶,部分区域双面夹上黑纱布条,其余区域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类区域蓝色的深浅5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部分影像如右图),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

3、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AA调查法B观察法C测量法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6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CA比较法B模拟实验法C调查法 D科学推测7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下列对他实验设计所提意见中,正确的是C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都应故在暗室中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零度花盆阳光温度水向阳处20 充足暗室28 不充足8.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

4、。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瓶 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BA.甲 B.乙 C.均明显减弱 D.不确定9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B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B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10.某同学为探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

5、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装有同种等量花园土的花盆分别标号为和,在两个花盆中播种数量相等、饱满程度和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另一同学阅读了其设计方案后,提出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B花盆阳光温度水向阳处20 适宜暗室28 适宜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C.花盆应在28,花盆应在20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11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B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12.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

6、不正确的是A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13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C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14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

7、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 。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答案:(1)气体交换 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2)相同 不采取任何处理 (3)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15.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

8、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施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瓶,而将其瓶颈打 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答案: (1)A、细菌 (2)B、煮沸杀菌(高温灭菌) (3)B16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

9、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 ,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 。答案:(1)A (2)生态系统 一致(相同) (3)高 (4)随手关灯、

10、外出时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17实验探究法。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周围溶液浓度(%)清水5%的食盐水10%的食盐水溶液体积(ml)19.522.624.4据实验回答问题: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A组清水体积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原因最可能是: 。从A组

11、和B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吸水。答案: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 萝卜块吸水 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萝卜块失水 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溶液浓度差别越大时,萝卜块失水越快18 2020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A不饮酒B饮一杯啤酒C饮二瓶啤酒第一次24.432.248.7第二次25.534.25

12、3.0第三次25.135.051.3测量平均值2533.851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2分)。(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人的反应速度越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答案:(1)见上图(右)(2分)(2)大 慢 (3)测量的对象和次数19探究与思考:下面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请回答有关问题:把盆裁的灭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剪下遮光的叶片,丢掉黑纸;将剪下是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由绿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并记录结果。(1)该实验中有无对照实验 (填有或无)(2)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