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163512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论考试每份试题共50道题目,除5道填空题外,其余均为选择及判断题。填空题仅限“第七章教学设计”内容,其他章节内容只出现选择题及判断题。第一章1、教育技术的定义P1-2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P2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3、什么是学习资源?P2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主要涉及的是“物”资源。即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4、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

2、和实践。 5、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P2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等6、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研究目的是一致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技术更强调和关注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自主学习领域、在职人员培训领域8、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知识来源的多渠道化、教材的多媒体化、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9、教育技术对评价体系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在重视最终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它的应用有利于建立全新的评价系统,使教师和学生能非常及时地获得反馈信

3、息,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很教师行为的调整。10、教育技术对师生角色的影响P5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学习者,研究者学生要扮演好:学生角色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积极地主动学习者。11、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P7学会认知、具有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12、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P713、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内容P7思想观念、教学设计能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14、师范生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P8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重视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重视自学与应用第二章1、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教育理论、系统科学理论2、什么是程序教

4、学?程序教学作为组织和提供信息的一种特殊方法3、系统科学理论包括哪些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4、什么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理论是什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者很据自身已有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理论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5、什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理论是什么?行为主义所说的行为是指可以观察的行为,学习被看作是外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的代表人物以及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

5、说。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代表观点构建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的,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的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代表人物以及学说:皮亚杰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7、传播理论的基本模式拉斯韦尔传播模式、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施拉姆模式8、视听教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经验之塔)及相关内容p24核心理论:经验之塔相关内容:a塔体的划分层次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的程度,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b9、数码相机:镜头的分类P34 定焦距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 变焦镜

6、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及远摄镜头的特点标准镜头:其拍摄的景物范围视场角在4555之间,接近人眼视角,拍摄的画面景物透视关系正常,符合人眼视觉习惯。广角镜头:视场角大,拍摄范围广,可在距离较近或环境较窄的情况下拍摄较宽阔的场景:有夸张前后景物大小和比例的作用,画面感强;画面会发生变形,不适合拍摄人物特写。远摄镜头:视场角小,成像大,适合于拍摄一些不便靠近的物体;景深小,有利于虚化背景,突出主题。相机结构中,可以控制曝光量的是快门和光圈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取景器的作用P35取景器是供拍摄者观察被拍摄景物和景物范围,确定画面构图的装置。数码照相机的调焦大多是利用电子测距器自动进行的。

7、数码相机的输出方式P36USB接口、视频接口影响景深的因素P40光圈、焦距、物焦(光圈大景深短,焦距长景深短,物焦近景深短)顺光、侧光、逆光的特点顺光:景物各部分均与受光,画面明亮稳定,有利于表现被摄物固有色彩和形体运动。明暗反差较弱,影调变化不大,画面较平淡,空间感和立体感不明显。侧光:景物有明显的受光面和阴影面,所摄画面反差大,层次丰富,立体感和空间感明显逆光:有独特的造型特点,可以摄得剪影效果,使画面简洁生动。画面上植物的叶茎透明,色彩鲜艳,表现出亮度渐变的神韵。不同景别的特点P39远景:包括的范围很广,能显示出被摄场景相当广阔的环境与背景,经常用来交代食物发生的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也经

8、常用来借景抒情,展示人们对景物和事件的感受。远景往往以大自然wie对象,强调整体结构,体现宏伟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多用于风光摄影、节日聚会和旅行等。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主要表现人的全身动作和活动空间,或某以具体事物的整体形态。中景:表现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中景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拍摄时必须抓住最能吸引观众的表情神态和动作姿态近景:表现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近景能够清楚看出人物面部的细微活动和表情变化,由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成像大,形象鲜明,容易使人物的动作和情感表现得较为突出,它也可以表现景物的细致特征和精巧结构。特写:只表现被摄对象的某一细部,

9、特写镜头画面简洁单一,视觉冲击力强,能给观众强烈而鲜明的印象。拍摄点的选择拍摄方位:正面、侧面、斜侧面、背面拍摄高度:平拍、俯拍、仰拍10、投影器的使用a与信号源设备连接b摄影机的安放c摄影机的调节11、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第三章1、话筒的种类按工作原理:动圈式话筒、电容式话筒按信号的传送方式:有线话筒、无线话筒2、话筒的指向性及话筒的选择话筒的指向性:话筒的拾音具有方向性,常见的有无指向性、单指向性、双指向性话筒的选择:a作一般语言扩音时,可选用普通动圈式传声器、驻极体电容式话筒 b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或讲话人经常走动时,课采用无线话筒c当环境嘈杂,或需要突出某一声音时,可选用方向性较强的话筒3、

10、彩电制式P52NTSC制式、PAL制式、SECAM制式4、了解电视机的接口P53RF IN 射频接口、AV接口、S端子接口、分量输入端子、VGA接口、高清接口(HDMI接口)第四章:1、常见的现代教学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微格教学系统、语言学习系统2、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3、校园网的功能信息发布、教学应用、管理应用、科研应用4、常见的校园网络教学应用系统a利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进行网络教学b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c、进行课堂整合教学试验5、双绞线能有效传递的距离(10米、50米、100米)6、校园广播系统的常见类型无线广播系

11、统、有线广播系统7、校园教育电视系统的功能接收转播电视节目、电视广播教学、观摩教学、全校性电视直播会议或定时播出校内新闻、考试监控管理、教学实验的观测8、卫星教育电视的特点信号覆盖面广、信号稳定、信号容量大、经济实惠、扩大教育规模9、校园广播的功能不同教学节目的广播、定时自动播放、分区广播和定点广播10、什么是微格教学?教学系统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微格教学的实施内容是什么?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借助于摄、录像设备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微格教学系统主要由一件或多间微型教室、主控制室、观模式。微格教学的实施内容:训练准备、确定训练目标、示范观摩、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

12、色扮演训练、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第五章 只复习多媒体素材的常见格式及获取方式第六章1、按照功能分类,计算机教育的应用方式有哪些?P166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2、按照应用对象分类,计算机教育的应用方式有哪些?P167 学习计算机、用计算机学习、从计算机学习3、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语言技术、文字技术、印刷技术之后的第四次革命。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MI、计算机辅助教育CBE 5、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P167 硬件、软件6、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P168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向虚拟化方向发展、向合作化方向发展7、课件的英文名称C

13、ourseware8、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交互性、集成性、智能性、信息传输网络化9、多媒体课件的类型P169使用对象:助学型、助教型内容作用: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测验训练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10、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分析、设计、制作编辑、测试评价、应用推广)11、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P170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12、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分析阶段包括什么?P172需求性分析、可行性分析13、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14、了解Authorware的特点及所包含的图标(具体操作不用)第七章1、教学设计的定义P

14、219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和“程序”。2、教学设计的应用层次P220以“系统”为中心得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3、教学设计过程应包含的基本要素P220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4、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即分析学习者特征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P221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学习内容方面的能力、态度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风格5、分析学习者的方

15、法P221 预测分析法、作业分析法6、什么是学习内容分析?P221学习内容分析是指对学生从起始能力转化为教学目标规定的终点能力,所需要的先决知识、技能,及对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剖析的过程。7、在一门课程中,各单元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着三种类型的联系:并列型、顺序型和综合型。什么是并列型?什么是顺序型?什么是综合型?P222并列型:各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相互对立,顺序上可互换位置顺序型:前一个学习内容构成后一个单元的基础,这类结构在序列上极为严密。顺序不能颠倒综合性:各学习内容的联系呈综合型8、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法):ABCD分别指什么及例子 P223A对象,即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B行为,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特点且可观察的行为。能解一位数加法的题目。C条件,学生表现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用心算D标准,用来评鉴学生行为的标准。正确率在90%以上。9、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了解P223表7-1、7-2、7-310、什么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