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0142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的生理和解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指颈椎骨。颈椎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 ,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第一节的特点颈椎示意图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它没有椎体和棘突 ,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

2、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部各有一沟 ,称椎动脉沟;椎动脉上行出横突孔,绕过侧块,跨过此沟,再穿通环枕后膜,经枕骨大孔而进入颅腔。侧块上方有椭圆形凹陷的关节面,朝向内、前、上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侧块下方有较平坦的关节面,朝向前、下、稍内方,与第二颈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侧块的外方有横突,能作为寰椎旋转运动的支点,比其他颈椎的横突既长且大。第二节的特点颈椎图示第二颈椎又叫枢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上关节面位于椎体和椎根连结处上

3、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块上,朝向上、后、稍外方,与寰椎的下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第二颈脊神经位于该关节的后方,与下位颈脊神经和椎间关节的位置关系不同。枢椎的椎板较厚,其棘突较其下位者长而粗大,在X线相上看到上部颈椎有最大棘突者即为第二颈椎。枢椎的横突较小,方向朝下,只具有一个明显的后结节。第七节的特点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颈椎的连接颈椎的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 ,

4、椎间盘。即追歼纤维软骨盘,是椎体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第二,颈椎的椎间关节 。 包括普通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钩第三,颈椎的韧带。 在颈椎椎体及椎弓周围有一系列韧带对颈椎的固定及限制颈椎的运动有重要作用。颈椎间盘特点颈椎间盘特点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为寰枢关节,无椎间盘。从第二颈椎至第一胸椎共有六个椎间盘。每个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椎体的透明软骨板所组成,纤维环前部厚,后部较薄,其上下纤维均由软骨细胞与软骨板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球样体。不论外力从上下来,还是从左右来,它的体积均不变,压力则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方面。活动范围颈椎活动范围示意图颈椎为了适应视觉 、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需要有较大而敏锐的可动

5、性。因此, 颈椎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环转运动。在医学上,关节活动 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颈椎的屈伸活动主要由第二至第七颈椎完成。左右侧屈各为45,主要依靠对侧的关节囊及韧带限制过度侧屈,侧屈主要由中段颈椎完成。左右旋转各为75,主要由寰枢关节来完成。环转运动则是上述活动的连贯作用来完成。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摇头动作发生在寰枢关节。颈椎的活动度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职业、锻炼情况有关。一般随年龄增长,颈部活动亦渐受限制。生理弯曲颈椎生理曲度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 X光 片上颈

6、椎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 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 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 良和椎间盘髓核 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

7、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颈椎骨血液供应颈椎骨血液供应图示椎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椎间动脉。颈部的椎间动脉发自椎动脉。椎间动脉一般是一条,有时成对 ,沿脊神经的腹(前)侧进入椎管,在椎间孔内分为三个主要分支。背侧支,主 要供 应该 部硬膜、硬膜外组织、黄韧带和椎弓的血运。中间支, 供应脊神 经 根和其脊膜的血运。腹侧支,供 应该部 硬膜、硬膜外组织、韧带和椎体的血运。椎体的血液供应除上述者外, 尚有肌支和骨膜支,在椎骨表面形成动脉网,以供应椎骨的血运。椎静脉丛分椎内静脉 丛和椎外静脉丛两部分。椎内静脉丛收集椎骨和脊髓的静脉血,汇入位于椎间孔部的

8、椎间静脉,在颈部再入椎静脉 。 椎外静脉丛收集椎管及其周围肌肉的静脉血。临床分型颈型颈椎病 主诉头、颈、 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X线片上颈椎显 示曲度改 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 (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神经根型颈椎病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压头试验或臂丛 牵拉试验阳性。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

9、痛为主的疾患。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 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除外肌萎 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椎动脉型颈椎病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曾有猝倒发作 。并伴有颈性眩晕。 旋颈试验 阳性。 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 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多伴有交 感症状。 除外眼源性、耳源 性眩晕。 除外椎动脉 I段(进入颈 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手术前需 行椎 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

10、DSA)。5、交感神经型 颈椎病 :临床表现为头 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6、食管压 迫型 颈椎 病颈椎椎体前乌嘴 样 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13颈椎的神经颈丛由第 1-4 颈神经前支组成。发出皮支和肌支。皮支分布到颈前部皮肤。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肌支有:膈 神经、颈 神经降支和颈袢。臂丛颈椎牵引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可分为根、干、股、束四段,并发出许多分支,在腋窝臂丛形成三个束, 即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分别位于腋动脉外、内和后

11、侧。臂丛的分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胸内外侧神经、 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 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一)肌皮神经muscu lo cutaneous nerve自 外侧束发出,支配着臂 前群肌。(二)正中神经media n ner ve由内侧束和外侧束各发出一根合成,支配着臂前群肌的大部分,手鱼际肌及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指的皮肤。(三)尺神经ulnar ne rve 由内侧束 发 出、 支配前臂前群肌的靠尺侧的小部分肌肉、手小鱼际肌和手肌中间群的大部分以及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尺侧二个半指的皮肤。(四)桡神经radial ne

12、rv e发自后束,支配臂及前臂后群肌、臂及前臂背侧面皮肤和手背面桡侧二个半指的皮肤。(五)腋神经axillary nerv e由后 束发出,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区和臂外侧面的皮肤。4早期治疗早期颈椎病该如何得到有效治疗?早期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和肩背部酸痛发紧、头痛、头晕、上肢麻木,程度较轻,这个时候可先不做特殊治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第一、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强化颈椎 病症状。第二、改变用枕习惯 颈椎的生理曲度(简称颈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出现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从而使

13、颈曲发生改变,甚至使颈曲变直或反张弯曲。再有,当人们长期姿势不当、生活习惯不良,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睡高枕或颈部外伤、外感风寒时,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发生改变。颈曲的改变或消失,往往意 味着椎体稳 定性变差,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退变,神经受压以及颈伸肌慢性损伤。另外,颈曲的消失也会导致黄韧带肥厚、颈韧带损伤、椎体旁有关肌肉的损伤等,进而诱发颈椎病变。这时,人很有可能出现头颈肩背疼痛或感觉麻木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一系列颈椎综合症。所以正确使用乐哈哈镇痛安眠枕,这无论对颈椎病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积极锻炼 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

14、,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 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第四、可使用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5治疗治疗方法颈椎病变,或 表 现出头晕,失眠,局部手臂麻木,或者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不灵活。应该选择正规有效、没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 关 键,中医认为,颈椎病为风寒湿邪所致,孝多治疗颈椎病是以祛风散寒、活血化淤为目的,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针灸治疗对于轻型的病例 ,只 要适当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如消炎痛等即可减轻症状,再辅以针灸、理疗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 为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一般症状在2周1月内可以缓解。运

15、动治疗应用其他方法 积 极 锻炼颈肩部肌肉力量,增加颈椎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颈椎体空间狭小造成脊髓压迫或者椎动脉 压迫。 加强颈椎,肩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颈椎病。据调查,颈肩部肌肉韧带,力量大的人群中,颈椎病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颈肩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颈椎病的早期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药物治疗西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 有一定 的效果。中药对本病的治疗可起到对因治疗作用,但是口服中药,副作用也比较大,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 损伤极大。绝大多数的颈椎病 , 不需要开刀,保守治疗就可以恢复健康。绿色疗法使用膏都石膏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头晕有显著的缓解作用,研其原因发现膏都石膏枕之造型能使头部保持抬高15-20度,其后颈部之填充作用又使颈 部的生理 曲度得以稳定,颈部肌肉得到了完全放松,减弱了其牵张反射作用,加上石膏之寒凉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头颈汗液分泌减少,结膜充血消失,过高血压降至正常,缓解了椎动脉血管痉挛,因而对治疗椎动脉 型颈椎病有效。其他治疗方法及时的发现 颈椎病 ,并采取采取治疗方式,颈椎病的治疗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佐藤灸,药物治疗要记住药物治疗始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