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999430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改楼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15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工程概况菜市口东片危改区4#楼,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其地下二层层高为3.6米,地下一层层高为4.0米,地上 14层,一层层高4.5米,二、三层层高4.2米,转换层层高2.2米,以上标准层层高3.0米,建筑物全长131.9米,宽30.1米,基底标高-9.1M,地上总高54.4M。建筑面积39567.8米。本工程为80抗震设防,在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二级抗震等级;转换层及其以下为框支结构,剪力墙和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地下一层至四层、顶层为抗震加强层)。二、施工部署1.施工段面的划分:本分项工程施工,按照工程总体部署而划分的三个施工段面,组织流水作业。2.劳动力组织

2、:根据施工工作量的大小、工作进度的安排和工程质量的要求组织成立施工班组如下:班组组成人数说明钢筋班长2兼职质量员副 班 长2兼职安全员专业绑扎工60两班专业电焊工4持证上岗杂务人员8两班劳力三、施工准备工作1.机械设备配置:设 备 名 称数 量 (台)功 率(KW)钢筋电焊机(A500)221电渣压力焊机(GZH-36C)238钢筋滚压直螺纹机械(GYZL-40)832钢筋弯曲机(GT7-40) 14钢筋切断机(GQ40-2)14卷 扬 机(Y1601)17.5砂轮切割机(SN-200)44.42.材料准备: 按照钢筋的计划单(附页),组织好钢筋的采购供应工作。 钢筋进场时应带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3、或原材料试验报告单,现场按其炉罐(批)号、品种和规格组织验收,然后分类整齐堆放。 钢筋进场后,及时报检。 并做好有见证取样检测工作。按规范规定抽样复试:按同一批号(或炉号),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不超过60t为一批抽一组(四根)试件。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的下料和加工。3.钢筋加工场地的准备: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划,钢筋进场后堆放在西大门南侧的钢筋专用制作场地上。地表用混凝土做硬化处理,地面上搭设钢管支架或垫方木,使钢筋架空大于200mm高,且四周设排水明沟。条件许可,上部搭设 防护棚,以防止其浸水后锈蚀而影响材料的质量。四、钢筋工程的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 钢筋加工 钢筋绑扎 保护

4、层设置 钢筋验收 成品保护。五、施工技术1.钢筋下料:1.1在钢筋下料前,先由两位专业工程师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翻样,然后再彼此对下料单做相互检查复核。之后与钢筋工长进行交接,做好交底和交接检查记录。1.2钢筋翻样的依据:1.2.1钢筋的搭接接头设置位置和数量: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结构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之内。 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在同一构件内的钢筋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根钢筋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1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根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

5、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50%(在受拉区);受压区不限。同样,在任一根钢筋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为:25%(受拉区);50%(受压区)。按设计:基础底板下筋在跨中1/3L0范围内搭接,上筋在支座处搭接;其他位置梁上筋在跨中1/3L0范围内搭接,下筋在支座处搭接。框架柱主筋、SW墙体端部、暗柱钢筋的焊接接头设置在基础和楼层面向上5001000/500+35d范围内。其他部位钢筋按设计摘要如下:防震加强区部位 非防震加强区部位 1.2.2级元钢及级螺纹钢筋的锚固长度l(2、3)、搭接长度如下表:钢筋锚固:是否抗震设

6、计一般下端筋134是40d否30d大于等于150且大于等于5d钢筋搭接钢筋搭接长度L是否抗震设计是否45d40d36d焊接钢筋 焊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焊接工艺详相关工艺要求。 大于500,且大于35d。注:不与柱剪力墙相连的次梁的钢筋接头及现浇板钢筋接头按非抗震考虑。1.2.3钢筋的保护层设置:环境条件构件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及构造筋分布钢筋C20C25,C30C35室内正常环境板墙1510梁柱2515室外或室内高温环境板墙251510梁柱352515基础351.3级元盘钢筋在冷拉调直时,其拉伸率不宜大于4%,且钢筋的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在拉到规定的冷拉率之后,

7、须稍停,再放松。1.4钢筋下料以料单中的品种、规格、数量和尺寸为依据选料加工。挂好料牌,整齐堆放。2.钢筋加工2.1钢筋的成型加工: 钢筋按下料单进行加工,先加工箍筋标准件,检验合格后再批量生产。规范规定: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0弯钩,其弯曲的圆弧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倍,箍筋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级钢筋作900和1350弯钩时,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箍筋的弯钩为1350,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钢筋成形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其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允 许 偏 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

8、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2.2钢筋的电渣压力焊:本工程框架柱主筋、剪力墙中暗柱钢筋、剪力墙端部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水平方向墙体钢筋连接采用搭接,基础及大梁等水平钢筋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钢筋连接加工工艺流程:电渣压力焊: 备料 清理 定位 试焊 焊接 抽检。定位:钢筋根据结构所需要的长度下好后,除去钢筋表面的锈迹、油渍和泥污,然后竖向就位,用刚度很好的夹具夹紧上下钢筋,使其上下对齐,不使错位,不得晃动。焊接:焊接前,根据钢筋型号、规格选择焊接参数和焊剂,同时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规范要求采用HJ431焊剂,其它参数如下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接较小

9、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钢筋规格(mm)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电弧过程(u2-1)电渣过程(u2-2)电弧过程(t1)电渣过程(t2)16200-25035-4522-2714318250-30015520300-35017522350-40018625400-450216在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断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钢筋,挤出熔化金属与熔渣。接头焊毕,应停歇一会,方可卸下夹具和回收焊剂,并敲支渣壳。抽检: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头四周焊包

10、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b)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c)接头处的弯角不得大于40;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对于现浇钢筋砼多层结构,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三百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从中随机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2.3滚压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 钢筋备料机械准备 试加工 加工 抽检保护工作 安装绑扎 接头现场检验。钢筋备料:宜用切割机下料而不得用气割下料。其端头截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并不得有马蹄形和翘曲。试加工(工艺检验试验):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等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加工试件不少于

11、3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试加工合格后,可进行接头批量加工。加工: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钢筋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相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钢筋直螺纹的检查:对已加工好的丝头应用相应的通环规、止环规和丝头卡板自行逐个检查。自检合格的丝头再按每种规格的加工批量随机抽查10%(且不得少于10个)做加工件检验。保护:检查合格后应一端拧上塑料保证套,另一端拧上钢套筒与塑料封盖,以利保护与运输。连接:连接钢筋时,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丝头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无损,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

12、位置,偏差不大于1P(P为螺距),并用工作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钢筋接头的现场检验: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500个为一验收批。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钢筋与连接套规格一致,接头外露完整丝扣不大于3扣。3.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之前,应先弹出墙、梁、柱的位置线,再分好钢筋的间距尺寸。同时使料牌与设计对号入座,及时检查遗漏和错误,包括检查主筋的接头设置是否符合施工规范

13、要求。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1板筋的绑扎: 板双向筋的上筋下筋布置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图纸无要求,以平行于短边方向的钢筋放在下部。板筋布置要求平直,间距均匀,端部弯钩方向一致。 布置板筋时,第一根筋距梁边为5cm。钢筋的交叉点应用20-22#火烧铁丝绑扎,板四周围的两行钢筋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其它钢筋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对于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其缺扣松扣率不得大于5%(按优良标准)。对于板上层钢筋和基础底板等双层钢筋网的上层筋需按1.0m间距放置钢筋撑脚,当板厚h300时撑脚为10,当板厚h=300-500时为14,当板厚h500时为18,考虑基础底板钢筋较大,其支撑筋采用20。 100 h 3.2墙体钢筋绑扎:绑扎时,先绑扎暗柱钢筋,后绑扎立筋,再扎水平钢筋、和洞口加筋、拉钩和填充墙体拉结钢筋。最后在上口加一道定位钢筋。如下图:在墙体的中间设置单撑筋代替以往设置的双撑筋来保证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