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9823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文/ 张羽“有价值的并不在于一件作品,而在于整个人生的精神轨迹。不在于人生做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他能模糊地看到别人要在比较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的事情。米罗的这句话一直对我深有启示。用它比喻实验水墨的发展也颇为合适。实验水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水墨艺术现代转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水墨,是从针对艺术史开始,并逐渐切入我们生活的社会现实及文化问题。实验水墨,是在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根脉上生成,却又自觉与传统水墨的文人画笔墨规那么断裂。实验水墨,视水墨为精神,反对笔墨中心主义。而在传统水墨体系之外开辟新的路径。实验水墨,是当代艺术探索者针对

2、中国水墨艺术的一次革命,是当代艺术的创造即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可替代的样板。实验水墨,超越了东方与西方,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新概念、新秩序。实验水墨,风格是多样的、丰富的、更是开放的。其进程如同艺术开展史一样,是动态的、变化的、开展的。实验水墨,是在全球信息化时代感知着人类世界共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放性的展开,于是又走出水墨。实验水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的创造属于它的时代。实验水墨,走出水墨的同时,也终结了水墨问题。实验水墨,是我们的文化态度与立场。于是,它创造了水墨“图式与“痕迹图像。一、实验水墨的缘起现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由于改革开放,西方现代政治、现代文化、现代

3、艺术、现代观念潮水般的涌入,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遭遇巨大的震荡。美术领域,一方面一部分人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茫然的应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在备受挤压的过度之后激情澎湃,他们勇敢地、快速吸收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和观念,向禁锢已久的那些陈旧的艺术标准挑战。虽说有些茫然,但它是梦想,确实令人激动和振奋。于是,中国的85思潮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开始,激荡着艺术家们的心灵向现代艺术挺进。而此时,国画水墨领域被“中国画穷途末路一文轰动的一时不知索然。国画水墨的处境确实是艰难的,正如李小山在“末路一文中所言:“当代中国画处在一个危机与新生、破坏和创造的转折点;当代中国画

4、家所经历的苦恼、惶惑、反省和深思折射出了历史演变的特点。再也没有比我们时代当一个中国画家更困难了,客观上的压力和主观上的不满这种双重负担,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才能。确实,要接受时代要求的挑战,是对当代中国画家的严峻考验。而谷文达的水墨现象为我们树立了前进的典范。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勇气和毅力坚持走下去,或者他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在80年代末而另寻生路了。谷文达的转移,又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水墨和水墨发展前景的质疑。1989年,由高名潞等人筹划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震动华夏,把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激情带向一个巅峰,艺术家为艺术而疯狂。然而,此展中水墨局部的状况却是暗淡的,没能引起特别的反映,这无疑是对水墨艺术

5、家一次心理上的挫伤。1990年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开展,中国现代艺术的社会政治性的艺术倾向开展势态活泼,且阵容强劲。与此同时,国画水墨在遭遇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撞击后,当代实验水墨艺术家在两面夹击的状态下深感无奈。志者只能以自信、勇气和顽强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站到现代水墨的最前沿,以新的理念进行着水墨现代性的探索和自赎。一方面,张羽发起创办了?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水墨艺术走势?丛书,以此为平台聚集更多的实验水墨艺术家,探讨水墨艺术的开展。艺术创作中“走出传统,进入当代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一方面,与批评家一道从理论建设、艺术批评来共同探讨水墨当代体系的建构。就这样当代实验水墨以其明确地

6、理念呈现着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而且义无返顾地开始了实验水墨的长征。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批评家策划的“广州双年展与“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在中国再掀热潮。特别是“后八九中国新艺术以“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两种潮流,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社会,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艺术现象,迅速闯入国际舞台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话题。水墨,仍然不在批评家的视野中,与当代无关。1995年实验水墨现象开始被关注。美国RIM画廊筹备1996年“重返家园中国当代实验水墨联展,邀请批评家黄专作为学术主持人,参展艺术家有王川、王天德、石果、张羽、刘子建

7、等。实验水墨,一方面作为水墨文化中的中国水墨艺术向现代转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而被关注。但另一方面却在喋喋不休地“笔墨论与“非笔墨论、“消亡与“存在、“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及是否具有当代性的论战中艰难的前进。二、实验水墨的文化立场作为实验水墨艺术家和筹划人,从某种角度讲,实验水墨的立场就是我的立场。因此,我理解90年代实验水墨的崛起只能从针对艺术史开始。并与人类对视觉艺术的共享要求紧密相关。在电子信息与传媒高速兴旺的现时,这个世界开始了享用人类共有信息、共有文化资源的生活,这是现实的挑战。挑战就是契机。于是,实验水墨的表达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反响。这种认识与反响来源于我们面对东方、西方、传统、现代

8、、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等等。而我们的认识是开展和变化的。1996年对实验水墨的开展是重要的。由张羽筹划、皮道坚主持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研讨会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肯定了实验水墨开展的艺术史意义。同时大大鼓舞了实验水墨艺术家的热情。一时间,实验水墨成为水墨画坛的焦点,“笔墨与“非笔墨、“消亡与“存在、及“是否具有当代性的争论也从此更为剧烈。在今天看来,如此的论战是多么的无意义。但是,实验水墨的整个开展却又在这无意义的论战中表达着它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开展之快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甚至是惊人的。由于中国社会的体制特殊性,中国仅用十年的开展却完成了西方世界数百年的进程。于是,我们

9、发现,90年代后期中国当代艺术趋于自觉:一方面社会性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艺术家从对政治的愤怒中挣脱;一方面是对外乡文化的重新认识,使当代艺术家意识到自身言说方式确实立才是重要的。差异存在于共享之中,只有在差异中,自身的文化特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显现与确立。而形成这种差异的是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文化身份,找到这种位置,方能找到自身言说的方法和文化针对性,这也是实验水墨具有的问题。实验水墨的开展,因具有艺术史意义而被学术界肯定。由于实验水墨艺术家的艺术态度是勇于创新,不停地执意于探险前人从未涉及之处,这就意味着其行为无需受制于任何既存的标准。这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远离中心的群众文化,处于边缘。我以为,艺术家

10、有责任引导群众面向更深层、更宽泛地领域参与文化建设。这正是一种具有意义的状态,一种推进的潜在可能。这是我所理解的推进和开展,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从现实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来思考。只有具备了这种态度,“水墨才有希望,才可能引领群众面对新的艺术。从水墨实验的走向颇能反映90年代实验水墨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与当下文化语境所保持的契合关系,这里包含了西方艺术观念的广泛浸透所带来的反响,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现实的折射对水墨文化的不断深入理解。正因为如此,实验水墨处在一个既宽泛又包容的层面。我们可以通过诸多方面的实践,摸索出更多的表述方式,来适合当代人的心灵感悟。如张羽的?灵光?、石果的?团块阴阳同体?、王天德的?

11、中国服装?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实验水墨不是为了反叛而反叛,不是那种为了水墨而水墨的形式主义,更不是功利主义的。我还以为,水墨艺术的呈现,最重要的不是水墨本身,而是水墨背后的东西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水墨文化,在现代时空位置上如何重新理解水墨文化,我们又从水墨文化中吸取些什么,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水墨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只有中国人才有。具有这种水墨精神性的当代作品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因此,水墨不能简单的等于材料、技术和形式及所谓的笔墨。另外,在现代与后现代观念影响下,实验水墨的成长点处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之中。实验水墨不但超越了世俗生活的直呈,从观念上也超越了东方与西方。作

12、为外乡艺术的中国水墨,如何有效地发扬这一东方文化血脉的文化精神,这才是实验水墨积极地在困境重围的情况下迈出的具有艺术史意义与历史价值的一步。既然实验水墨触动了已有的定式,那么相对应的批评理论的建构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期待。实验水墨标志着我们的态度与文化立场,也潜含着它的建构标准,实验水墨的创造属于它的时代。三、实验水墨的视觉特征实验水墨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以平面的架上表现方式为主,其中有纯粹使用水墨媒材的水墨表现;有引用综合材料及综合技术的水墨表现。而平面的架上创作在视觉上也有两个特征:1、图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图式的建构是实验水墨的标志,是实验水墨的一个奉献。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张羽的?灵光?系列

13、、石果的?团块的包装?系列、王天德的?中国服装?系列、潘缨的?编织的带子?系列;2、痕迹图像。强调繁复的手工劳作过程即意义的痕迹图像创造,同样是实验水墨的标志,也是实验水墨的一个贡献。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张羽的反反复复的手指指印的?指印?系列,李华生的手绘横竖叠加的“线格子系列,梁铨的碎纸条与手工拼贴的?诗篇?系列,王天德的燃烧汉字痕迹?数码?系列等。二、行为、影像、装置的创作方式。代表性作品:王川的装置?零点?、王南溟的装置?字球?、王天德的装置?水墨餐桌?、张羽的行为影像?指印?、刘旭光的影像?墨滴?。另外,很多人把抽象水墨或抽象表现水墨简单的理解为是实验水墨,这样就导致了实验水墨就是抽象水

14、墨的误解,其实不然。实验水墨发展的始终立场和态度是坚持不受任何既存标准的制约,融合与创造是其原那么。然而,抽象水墨和抽象表现水墨是西方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方法加水墨的嫁接。因此,这类水墨是实验水墨发展中一个时期的过渡,而不能简单的对等关系。确切地讲,实验水墨追求的是非具象,而不是抽象。从架上平面的角度看实验水墨,在图式与痕迹图像的视觉形式及方法上是一个创新。它在传统水墨中显然是空白,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去比拟。因为,传统水墨注重外师造化,是面对自然物象的表达。实验水墨超越了外师造化的方法,是另一种形而上境界的完全注重主观的心理体验,是来自心灵的表达,是把心理经验与视觉经验融合再转化为视觉图像。因此,它与传统水墨的距离是巨大的。很明显,实验水墨与传统水墨规范不存在可比性。深入探讨水墨文化时我们发现,在今天的时空下水墨文化的水墨方式是一个大系统,是一个大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