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98726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对策(又名:关于问题学生)摘 要中职生的不可选择性和人的差异性,中职生群体存在一定比例的思想品行差、 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问题学生。本文试图探讨中职问题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教育对 策。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关爱问题学生,创造一个 良好的成长环境,尽心尽力使他(她)们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关键词中职;问题学生;教育与对策前言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是经过普高扩 招后层层筛选,剩下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 基本上都是初中时在班级让老师头疼的“刺 儿头”,动不动就与老师顶撞,搞对抗,毛 病一大堆。而此时又恰逢他(她)们的“青 春叛逆期”,几乎每天都会

2、有违纪的情况发 生。一旦教育失误,很可能会给社会增加不 良分子。一、当前中职问题学生的表现形式1. 与社会人员联系密切。在初中阶段 大部分的学生已放弃了升学甚至放弃了学 习,空闲的时间则使他们更多机会接触社 会,偶尔抽烟、酗酒的习惯已经养成。2. 班级活动不参与。在义务教育阶段 它们往往是受冷落的群体,学校的强化教育 与他们无缘,教师的表扬目光也照不到他们 身上;信心失落,性格自卑。3. 暴力行为。因敲诈不成而殴打同学 跟社会上混荡人员结队;因为一些小事而打 架。4. 沉溺于上网。5. 厌学逃课,行为的张扬。成绩很差 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习惯是一种持续的养 成,以前的信心失落使学生不敢面对失败

3、, 学习上知难而退;而平衡心理会促使他们日 常行为“冒尖”:爱穿奇装异服、金毛狮黄 的爆炸头型、佩戴挂饰。6. 离家出走。单人或与同学结伴离家 出走。7观看黄色书籍、VCD片。8. 出入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9. 早恋。从已经发生的学生早恋的事 例看来,早恋者,绝大部分是问题学生。10. 偷窃。针对这样一群信心不足而又抱有最后 读书机会的学生,班级管理更需要的是 “理”而非“管”,需要的是真正触摸到心 坎上的教育措施。二、中职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1. 单亲家庭、不健全家庭比例增加。 问题学生,有些来自单亲或破裂的家庭。他 (她)们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也享受不 到家庭的温馨,因而产生了孤僻的性格

4、,往 往会做出反常的举动和叛逆的行为。2. 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的影 响。其具体表现在父母教育的不一致,父母 工作繁忙,或居住外地;父母或祖辈的过分 溺爱,父母教育方法的错误。家庭成员有某 种恶习;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家庭成员的默 许甚至唆使;家庭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3. 家长不与学校配合。有些学生家长 认为:孩子上学,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 了。4. 教育工作上的错误。如少数教育工 作者由于教育观点上的错误,教育方法上的 不当,也可能给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与恶化 提供条件。5. 社会对网吧管理不严。上网游戏是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并由此而引起学生偷 窃、说谎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6. 公安机关对

5、问题学生缺少有效的管 教措施。7. 社会上不良闲散青年对在校学生的 影响。8. 意志薄弱,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 理的心理需要。9. 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 导致青春期的困惑。10. 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11. 社会环境影响。现在,电视、广播、 网络等对学生的影响特大,善于模仿,自制 力又差。三、中职问题学生教育对策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 年或刚进入成年的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 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 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问题 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 德问题。因此需要对问题学生进行多方面的 教育。(一)加强学校教育毋庸讳言,“问题学

6、生”的教育转化历 来是学校教育中最为棘手的工作,也是预防 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难点。作为班 主任,没遇到过问题学生是不可能的,为问 题学生苦恼着,花在问题学生身上的时间和 精力难以计算。但是,假如真的没有问题学 生(这不可能),优秀班主任也就不会产生 了。换句话说,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必定是 善于转化问题学生的班主任。班主任对于问 题学生的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为此,班 主任应着重做到:1. 抓住“需要点”,以感化促转化。 中职生犯了错误,出现的不良行为, 当然应该受到批评或处分,但这并不是教育 的最终目的,关心和帮助更是当事人所需要 的,特别是来自单亲或破裂家庭的学生。所 以,在对其进行

7、严肃批评时,也得要把集体 的希望、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关心带给他(她) 们,使他(她)们在思想上、生活上感到集 体的温暖,感到老师的用心是真心实意地让 其改好。悦纳而不是被冷落,在满足问题学 生这些需要的基础上,促使其产生悔过自新 的动力。2. 抓住“闪光点”,扬其长改其短。 任何人身上总是有闪光的地方。再 “坏”的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中职生特 别喜欢别人把自己当成人看待,有很强的自 尊心,也希望在众人面前得到赞扬。教师关 键在于发现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及时给予 表扬,让他的优点得到发扬。每个人都希望 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何况是年轻的学生。我 们必须紧记:“好言规劝胜过厉声责备。”3. 抓住“共鸣

8、点”,追求心理认同。 魏书生说过:“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 有我们班主任的助手。”班主任只有在与问 题学生取得心理认同的情况下,道理才能为 对方所接受。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帮教过程 中,定必要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具体矛盾,从 其实际情况出发,以通俗易懂的道理,结合 具体的事例进行教育。帮教中要尽最大努力 追求双方产生“心理共鸣”,使得班主任的 思想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在思想、情感、 行动上获得转变,取得进步。4. 抓住“反复点”,坚持常帮不懈。 科学归因,树立“反复抓,抓反复” 的转化原则。一种正确的观点,往往要经过 多次反复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一种错 误行为也要经过多次的批评教育才能得以 纠正。问题

9、学生是一而再,再而三;其实, 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 转化问题学生上必须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 育人原则,树立和问题学生“打持久战”的 思想。(二)改善家庭教育 问题学生源于问题家庭,因此,要进 一步转化问题学生,就需要改善家庭教育。1. 家长须关心子女,严格要求。 问题家庭的孩子或缺少父母关心的孩 子容易发生品德不良的现象。所以,家长要 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上出现 的苗头,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孩子。这样,孩 子和父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才能主动与父 母讲出自己的需求与愿望,并听从父母的教 导。2. 注意适当的教育方法。不少的家长,在孩子未出问题的时候, 放任自流,不能防患

10、未然。一旦发现问题, 或惊惶失措,束手无策;或姑息迁就,放纵 溺爱;或打骂交加,粗暴对待。这些都是极 为错误的做法。应分析孩子产生这些行为的 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积极疏导。3. 健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科学教子理念、方法的培 训,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实现 家校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4. 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专家的指导 下,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亲子关系干预,改善亲子关系,对 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实施干预,达到对问 题学生实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三)强化社会教育1.在制度上加强对网吧的管理,明确 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严格执行关于网吧管 理的法规,对违规网吧坚决给予处罚,直至 吊销

11、营业执照。2.建立联防共治网络,中学与小学联 手,学校与家长合作,学校与社区联手,关 工委、综治办联手,学校与公安民警联手,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通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全 面培养中职生的道德品质。如果只是头疼医 头,脚疼医脚,便往往是被动应付,顾此失 彼,很难有什么效果。因此强化社会教育, 倡导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提高 健康、健全家庭的比例,提高家长教育子女 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教育好学生。后记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课文浅水洼 里的小鱼:那个大人对小男孩说:“水洼里 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小男 孩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不想多解 释,免得浪费时间,以最快

12、的速度能救活几 条就几条。)那个大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还 在捡?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 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 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 条”。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像海 边捡起小鱼的小男孩,问题学生就像是浅洼 上的“小鱼”,我们能扔回大海是一条“鱼” 就尽其所能的多扔一条。“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开展得如何,势 必影响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家庭的 安康、社会的安定。问题学生是生病的花朵,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精心“护理”和“治疗”,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关 爱,尊重其人格,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3、, 尽心尽力使他(她)们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 轨道。(该论文发表于2007年 2月下半月文学教育)参考文献:01吴志宏,陈韶峰,汤林春.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397-412.02楼宇敏谈“中职后进生”的教育J.班主任,2006 (8):20.03戴利强.善于挖掘问题学生转化的突破口 EB/OL.(2006-01-01)2007-01-12.http:/ %AF%B5%C4%CD%BB%C6%C6%BF%DA.htm.04高长梅,白昆荣.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中国物资出版社,九洲图书出版社,758759. 05唐群主编 . 心的放飞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

14、康读本 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 社,2004:77-78.06 武正林,金洪钦主编.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4-189.07田晓娜主编.中国学校校长工作实用全书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410-411.08王宝祥等编著.班主任工作全书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 293-295.09 严叶楠.做好“问题学生”工作EB/OL.(2004-11-30)2007-01-12. http:/ 汪鑫.“问题学生”教育之我见EB/OL.(2005-05-10)2007-01-12. http:/ 田辉.浅水洼里的小鱼EB/OL.( 2006-01-11) 2006-10-12.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