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913664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人的花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巨人的花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巨人的花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巨人的花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巨人的花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巨人的花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人的花园》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巨人的花园教案.精品文档.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由于他的自私,狭隘,把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用高墙拒之门外,可是,春天也伴随着孩子们的离去而离开了举人,花园里只留下冬天和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二、学情分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

2、多处进行了对比,针对教材特点,我以“变”为中心,辐射全文,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教学。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三、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是通过巨人建、拆围墙的故事,启示学生克服自私的缺点,提倡知过即改的精神,体会与人共享的幸福和欢乐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欢乐的道理。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让在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中心. 作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教师在设计中必须凭借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

3、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心灵的震憾和启迪。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学文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想象力;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4、运用对比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一、欣赏歌曲,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喜欢欣赏歌曲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快乐的歌,希望能给你们带来欢乐。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来,来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欣赏。播放快乐的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画结合的歌曲,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快乐的歌的感染熏陶下,感受到自己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进而体会到快乐幸福的美好,同时也为揭示本文主题作了铺垫。)2、谈话:大家的欢乐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很喜欢这首歌。那你从这首歌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点拨)3、你做过帮助别人、分享快乐的事吗?(学生发言)4、大

5、家真是有爱心的好学生。关爱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常常帮助别人,别人会很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分享快乐的童话故事,它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有人称它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由此可见这个故事是非常精彩的。同学们愿意去欣赏这个精彩故事吗?(愿意)5、好,首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请大家注意“巨”的笔顺,(边板书边说,最后一笔是“竖折”。注意用红笔写。)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过渡:同学的声音真响亮,看的出都很喜欢这个故事,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会给大屏幕上划横

6、线的字注音?。二、预习检查,整体感知。(出示带加点的字词语课件)行李1.给加点的字注音:洋溢 允许 呼啸 裹着 喧闹 破损 增添 脾气 凋谢 叱责 绽开 冷酷 脸颊 拆除(让两名同学读,每人一行。先出示加点的字,再让学生注音,最后教师随机将正确的拼音用课件播放出来,以便验证对错。再全班一起读。教师注意及时表扬。)(使用媒体作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便于检查自己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过渡:大家读的真好,在文中还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你会读吗?谁来试试?(出示词语课件)行李2.四字词语: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鲜花凋谢 四处逃散 树叶飘落 冰雪

7、覆盖 瑟瑟发抖(按排火车的顺序读,检查全班同学的积累情况。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遇到的字词困难是不同的,该环节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视,并通过学生互助的形式获得提高,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便于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过渡:火车开的真通畅呀,老师看得出,同学们对词语读的已经很棒了。大家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问题)3、我会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点拨:抓住故事的主人公介绍或者抓住故事的情节来介绍。此环节便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情况。)4、质疑问难:同学们真善于动脑呀!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简单的让学生给予帮助

8、,有价值的教师引导在合作探究环节共同解决。)过渡:看样子,同学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充分了,那我们就赶紧去欣赏巨人的花园吧!三、读文想象、感受体验。(小组自学)(出示学生自学内容课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边读边用“ ”画出描写巨人花园景象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座怎样的花园?(2)边读边用“ ”画出巨人在文中说的几句话,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学生对自学内容、自学方法一目了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阅读的真实感受和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际阅读经验看,学生往往在第一次阅读的基础上就能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但对文章是如何表现内涵、在语言

9、文字使用上有什么特色等方面的把握意识和能力比较弱,因此,该环节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语言文字,这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切入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做批注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静静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四、精读感悟、拓展交流。(合作探究)过渡:刚才各小组讨论的都很热烈,老师也禁不住想参与其中,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好,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巨人的花园是一座怎样的花园?1、第一个问题: 描写巨人花园景象的句子,这是一座怎样的花园?(美丽的)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花园美丽的相关景象,)教师相机指名到黑板上板书:外出 美丽 。它美在?春

10、天?夏天?秋天?冬天?(课件显示文中语句:)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来到了花园,这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使用媒体作用:学生通过观察花园相关景象,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能深刻地感受到巨人外出时花园的美丽。同时也为下文埋下伏笔。)2、过渡:大家想象的真丰富,多么有生机的花园呀,所以孩子们都喜欢到这美丽的花园玩。3、这时候,花园的主人在家吗?板书:外出 旅游了。虽然主人不在,她的花园是美丽的、这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是什么意思?充满,花园里到处都有孩子们的欢笑声。4

11、、可是巨人回来后,拒绝孩子们来玩,花园还是四季分明,十分美丽吗?板书:回来(1)不是,花园变得-很寒冷、荒凉,只有冬天了。板书:荒凉,(2)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第六自然段)指名读这一段。(3)从哪些词看出,这个花园只有冬天?(4)你真会读书,好冷、好荒凉的花园呀。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根据学生回答(播放花园雪花飞舞、狂风大作的课件)让学生欣赏,同时伴有狂风呼呼作响的录音,巨人在花园里也感到自己是孤独的,他裹着毯子还冻得瑟瑟发抖。“瑟瑟发抖”是什么意思?冻得打哆嗦。可见花园是多么寒冷。“瑟瑟发抖”是什么形式的四字词语?AABC式,你能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井井有条 暗暗得意 彬彬有礼 勃勃生

12、机 多多益善等。在朗读时,注意指导学生能用颤抖的声音读出巨人瑟瑟发抖的感觉。(使用媒体作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5、师:巨人外出前后,花园的景象大不一样,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手法吗?(板书:对比)(指出对比的作用。“对比”让我们明显的感受到花园的差别之大。这是童话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6、你真聪明,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巨人不许孩子们到花园里去玩造成的)没有孩子的花园很荒凉,让人感到寒冷。可是当孩子悄悄进入花园玩耍时,花园又怎么样了?(草翠花开、有了春意。)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呀?过渡: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变化多端的花园呀。相机指名到黑板上板书:奇妙的、

13、变化多端。(童话故事就是这么奇妙)。7、花园里有了孩子,就有了春意,变得生机勃勃。没有孩子就没有春意,变得十分寒冷。)可是巨人开始时明白吗?(不明白)他是怎么做的?过渡:当孩子们一次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都把孩子们赶走了。2、第二个问题:他是怎么赶走孩子的?他对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小组代表读赶走孩子的话,屏幕随机出示句子:A.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B.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的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C.“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1)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巨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气、不满。从哪

14、些词语看出来?很生气 、又发脾气 、大声叱责 )(叱责”是什么意思?训斥、责骂。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巨人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凶)。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巨人,谁能再表达一下内心对孩子们的不满?(指导朗读对比读、齐读)(使用媒体作用:便于学生体会巨人态度变化,进一步理解巨人是自己的行为给自己酿成苦果。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领者,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用词特色,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2)好凶的巨人啊!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为什么生气?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表演)及时表扬表演优秀的同学。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呀?(自私、讨人厌、冷酷、爱花的人)板

15、书:自私、冷酷。这个自私的、霸道、冷酷的巨人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季)给人带来-(寒冷),孩子就像是一年四季中的-(春季)给人带来-(温暖)。(3)巨人后来的态度又发生了转变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巨人第四句话)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齐读)(4)是谁告诉他的?(小男孩)他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想对巨人说什么呢?假如你是那位小男孩,你会怎么说?找一名男同学到台前当冷漠的巨人,并让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学生思考回答)(5)师:巨人,你有什么感受?(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巨人从小男孩的眼神中读出了意思,读出了温情,他终于明白了,自己错了,所以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巨人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感激,(学生齐读课件展示):“换来寒冷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这是巨人醒悟后的话,怎样理解呢?(同学合作探究:任性、冷酷的心换来的是寒冬,和孩子一起分享花园,有一颗宽容的心才有春天。)让学生表演巨人,读出懊悔之情。(使用媒体作用:突出难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