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11067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素质检测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期中素质检测卷一、基础知识:(29分) 书写(卷面3分)1.把下面句子抄在格子中:(2分)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子注音:(2分)(1)小强o( )断一根竹子,系( )上一条细绳,便当作钓鱼竿钓鱼了。(2)他与他的哥哥态度jing( )然不同,对学术钻研锲( )而不舍。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3分)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

2、的真谛。 A生命是茶 B生命是咖啡 C 生命是酒 4.“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11分,第小题4分)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潮带雨晚来急, 。马上相逢无纸笔, 。木兰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赶赴战场的句子: , ;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写出连续两句有关黄河的诗句: , 。填上歇后语 关公面前耍大刀- 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 5.下面这个细节选自 (作品),作者是 ,语段中“我”和“她”分别指书中的 和 。(4分)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 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似的大鼻尖上。6.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

3、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2分)3月份月考1 7.对下面王维渭城曲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诗的一、二句点明道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浥”是润湿的意思。B、“西出阳关无故人”,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别后无人相伴,寂寞孤独生活的牵挂。C、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情景交融,情真意切。D、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二、现代文阅

4、读:(29分) (一)(12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角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呀,”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8.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2分)9.“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2分)10.“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11.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5、?(3分)12.“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3分)(二)鲁迅自传(17分)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

6、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

7、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8、。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_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13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到 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3分)14鲁迅先生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4分) 15. 第三段划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6本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4分) 17“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中的“变故”能否换成“变化”?

9、说说你的看法。(2分) 18水师学堂矿路学堂学医弃医从文,鲁迅的人生道路经过了这样几次转折。谈谈你从鲁迅的人生道路选择中获得的启示。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 指物作

10、诗立就( ) 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 不能称( )前时之闻20,选择与句子“余闻之也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 .仲永之通悟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学而时习之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C .对镜帖花黄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3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四、作文(30分)24. 人生无数的瞬间汇成记忆的长河。一次匆匆的聚会,让人终身难忘;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庞唤起无穷的回忆请截取时间之流的一个瞬间,让它定格下来,充分展示其永恒的一页,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活的启示和人生的哲理。请以永恒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察细致,条理清楚,文脉贯通,不少于500字。(B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 )巡、chuch( )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sh( ),你们在黑的山路上步l( )踉跄( )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 )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2.下面是有关人士对中国古典名著的评价,请在横线上填书名。 “字字看来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