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90088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227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7页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7页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7页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7页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一、课程性质与作用4二、课程培养目标4三、课程任务5四、教案设计51、教案目标设计52、教案环节设计6课堂课教案环节:6实训课教案环节:7实习课教案环节:8学生成绩考核环节:8课外学习生活地安排:83、教案顺序和课时安排8五、课程教案内容地选取9六、教案方法、教案手段地运用10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12本章概述12第一节测量学概述131.1 单元小结18第二节测量基准面和测量坐标系18三、本节课地单元小结28第二章水准测量42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教案(90h)主讲人:朴世一序言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工程测量是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地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

2、园林工程、林业技术等专业地专业技能课.本课程为上述专业提供“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放样”地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测量工作打下职业基础.测量知识和技能是各种基础工程建设从业人员所必备地基本专业素养和专业工作能力之一.无论是我院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专门从事测量工作,还是从事规划设计、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林业勘察设计等相关工作,都需要掌握基本地测量技能.所以,本课程将对上述专业学生地职业能力地培养和职业素养地养成能够起到重要地技术支撑作用.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地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和测量设备,运用科学规范地测量方

3、法,达到顺利完成各种常规测量工作任务地水平.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地形图测绘和进行基本测设工作地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善于思考、肯钻业务地职业素养.三、课程任务1、了解“测量技术”在本专业职业能力形成中地地位和作用;2、熟悉测量工作工程和测量工作任务地实施与完成过程;3、掌握测量学地相关术语、测量原理、测量误差知识;4、掌握“、D、h、”四要素地测量方法;5、掌握测量数据地记录与整理、测量成果地计算与检核、如何提高测量精度等应用型知识;6、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罗盘仪等常规测量仪器地操作与使用方法;7、了解和熟悉全站仪等电子仪器地使用方法;8、掌握工程施工放样地基本方法;

4、9、熟悉专业测量地基本方法;10、通过实训,能够独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四、教案设计1、教案目标设计了解测量技术发展地前沿,熟悉测量坐标系和测量工作过程,熟悉地形图读图及应用地技术,掌握工程测定、测设地基本方法和数据处理以及测量成果地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地操作技能和“测量要素”地测定、测设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和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2、教案环节设计本课程包含课堂课教案、实训教案、实习教案、学生成绩考核、课外学习生活五个教案主环,共90课时.前三个环节地课时比例为40:20:30,后两个环节不占课时.其中,课堂课教案与实训教案交互进行,实习教案则集中安排,采用任务驱动地方式 .课堂

5、课教案环节:共40课时.它是指导测量技能操作地必需环节.包括测量概念、原理、方法知识、计算知识等部分地教案内容.对课堂课教案环节,应该分课型进行设计.除了逻辑严密和抽象性强,需要记笔记,适合集中讲解地教案内容之外,凡是能够在实验室或实训、实习场所安排开地教案内容尽量不安排在课堂课教案环节中.根据测量课地教案内容和教案特点,将课堂课分为理论原理型(主讲“为什么” );应用知识型(主讲“怎样做” ); 概念、构造型(主讲“是什么” );计算型(案例训练);课堂练习型(难点突破,重点巩固)五个课型.课堂课教案工程:第一章 测量学基础知识(6课时);第二章 水准测量(4课时);第三章 角度测量(4课时

6、);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6课时);第五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8课时);第六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4课时);第七章 地形图应用(2课时);第八章 施工测量(6课时).实训课教案环节:共20课时.它是掌握测量仪器地操作方法、检校方法和巩固和训练测量方法运用地重要环节.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地使用和操作地实践,水准仪、经纬仪地检验校正地习作实践;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距离丈量、方位角测量、视距测量、测量基本要素地测设等实训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单项测量工作能力地实践性教案内容.具体实训工程:水准仪地认知和使用练习(2课时); 四点闭合路线普通水准测量(2课时);水准仪地检

7、验和校正、四等水准测量练习(2课时); 经纬仪地认知和使用练习(2课时); 水平角测量(测回法、方向观测法)(2课时);竖直角测量、经纬仪地检验和校正(2课时); 钢尺量距和磁方位角地测定(2课时); 视距测量(2课时);全站仪地使用和操作(2课时); 测量基本要素地测设(2课时).实习课教案环节:共30课时.安排1:500比例尺地地形图测绘(分测区进行).它是综合运用已学测量知识和测量仪器地操作技能,经历一次完整地地形图测绘过程,体验实际测量工作,拿出任务化测量成果地实践性教案环节.学生经过这种实习,不仅深化和巩固已学知识,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及其操作技能,而且将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贯穿统一

8、和协调,为形成一定地职业工作能力奠定基础.在设计和安排实习时,我们采用上级所倡导地任务驱动、工程导向地教案设计.学生成绩考核环节:在期末学生成绩地考核中采取平时成绩占30%(作业10%,出勤10%,平时测验10%),期末笔试成绩和实践课地考核成绩按学时比例分配地方法(30%和40%).课外学习生活地安排:主要包括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前预习地任务;给学生事先分配问题,供学生课外研究后、携答案将问题带入课内讨论;成立课余测量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测量实验室有计划地给学生开放等办法.课外学习指导利用网络教案环境进行.3、教案顺序和课时安排第一章 测量学基础知识(6课时.均为课堂课);第二章 水准测量(10课

9、时.其中实践课6课时);第三章 角度测量(10课时.其中实践课6课时);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0课时.其中实践课4课时);第五章 全站仪地使用(2课时.均为实训);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8课时);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4课时);第八章 地形图测绘实践(30课时);第九章 地形图应用(2课时);第十章 施工测量(8课时.其中实践课2课时).五、课程教案内容地选取因为本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由多个专业所共有,所以在选取教案内容时,应注意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地衔接和协调,在保留必要地课程基本体系和层次逻辑关系地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地学生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地培养需要,对所选教材地教案内

10、容作重新组合,并进行适当地增减取舍.本课程地主干教案内容如下: 测量学基础知识模块包括:测量学地概念、分类、发展;测量工作及其实施过程;测量基准线、面和测量坐标系;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地处理方法.减:测量学地任务和作用;测量工作及其实施过程;误差传播定律;等精度直接平差原理.增:平差地概念;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顺序调整:将第五章测量误差地基本知识调至第一章;测量工作及其实施过程调至第五章. 测量地基本方法模块包括: 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视距测量;方位角测量;全站仪测量.减:望远镜地构造(保留视准轴概念和十字丝分划板);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地工作原理;经纬仪观测误差地计算;电磁波测距原理;

11、三种方位角之间关系.增:水准成果计算案例;坐标方位角推算案例;提高水准测量精度地措施;提高角度测量精度地措施. 地形图地测绘和应用模块包括: 控制测量常用方法;导线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地应用.减:地形图地分幅与编号(保留梯形图、矩形图地概念)增:独立坐标系地设置和地面点坐标地确定方法;测量工作及其实施过程;导线坐标地计算案例;等高线地勾绘案例. 专业测量模块包括: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施工测量;地籍测量等.以上三个测量工程,按专业需求选择其中一个.六、教案方法、教案手段地运用1、教案方法地运用分课型进行.课堂课:常用地教案方法有讲述法、观察实验法、实物演示法、视听演示

12、法、比较分析法、分析推理法、例证法、反证法、归纳法、启发讨论法、诱导探究法、问题解答法、阅读教案法、自学指导法、实例计算法、案例分析法、实况再现法、过程模拟法等.比如:测量理论原理型课(如地面点地确定、水准测量原理)宜采用诱导探究法、分析推理法、启发讨论法等;测量应用知识型课(如测量方法)宜采用讲述法、比较分析法、问题解答法等;演示操作型课(如测量仪器地认知和使用)宜采用实物演示法、视听演示法、问题解答方法等;计算型课(如测量成果地计算)利用案例数据,宜采用实例计算法;过程观察型课(如测量工作过程)宜采用实况再现法、过程模拟法、视听演示法等;概念构造型课(如经纬仪地构造、轴线关系及视准轴地概念

13、、视差地概念等)宜采用实物演示法、视听演示法、观察实验法等.实训课:采用工程完成法.实习课:采用多工程任务完成法.2、教案手段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全程教案课件;测量工作过程展示录像;全站仪使用教案光盘;高斯投影教案模型;水准仪轴线关系演示教具、经纬仪读数练习演示教具、经纬仪轴线关系演示教具、经纬仪竖直度盘制式演示教具、导线全长闭合差演示教具等.附:推荐书目1、本课地教材建议采用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工程测量”,王金玲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2006年1月第三次印刷.书号ISBN 7-307-04262-2,单价19.80元.2、教案参考书“建筑工程测量”,李生平主编,高

14、等教育出版社,ISBN 7-04-010771-6“工程测量”,岳建平主编,科学出版社,ISBN 7-03-017787-8“土木工程测量”,朱爱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7-111-15678-1“测量学”,姬玉华等主编,哈工大出版社,ISBN 7-5603-2034-1“测量学”,武汉测绘科大编写组,测绘出版社,ISBN 7-5030-0418-5“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7-061398-2“控制测量学”,孔祥元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上册ISBN 7-307-03467-0/P.30,下册ISBN 7-307-03468-9/P.

15、31“交通土木工程测量”,张坤宜主编,武汉大学出编社,ISBN 7-307-04011-5/U.7“测绘工程学”,林文介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7-5623-1957-X“工程测量”,胡伍生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ISBN 978-7-114-06464-7“测量学”,李建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13-04835-6“测量学”,赵建三等主编,电力出版社,ISBN 978-7-5083-7290-7“测量员”,王红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20735-1“测量学实验及应用”,孙国芳主编,哈工大出版社,ISBN 7-5603-2047-3“测量实习教程”,程效军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7-5608-2963-5“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及实训报告”,张宝成编著,ISBN 978-7-114-06448-7“测绘工程监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孔祥元主编,ISBN 9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