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61201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 浅谈如何上好作文课 罗小棠 提起作文,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痛,我也为如何上好作文课而大伤脑筋。有很多老师不是不重视作文课,但总以平时工作忙,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很不够,结果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普遍不高,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本人在此谈些粗略的看法。 一、 作文指导课切忌选题太大 写文章,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否则,势必泛泛而谈,空洞无物。那么作文指导课的切口就要小,要一课一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选题不宜过大、过泛,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准则,使学生能受到某个方面的启迪。 二、作文

2、指导课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审题、立意、切入角度的指导上 学生作文最难的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学生读了不少书,背了一些写作技法,但写作时无法联系、运用。我认为指导的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面对任何一道题都能迅速打开思路、选好切题的角度。甚至可以每篇文章都归纳出了可借鉴的写法、技巧、特色,教师铺路架桥、示范引导。教学生如何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三、例子尽量来自教材及学生自己的习作 作文指导课上肯定要举些例子,如果选择课外的例子,一方面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起来费时间;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例子过于陈旧或难以与观点联系起来,会给备课带来困难。如果选用教材中的例子,

3、学生就能迅速明白,并学会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学过的课文。 四、从学生的习作中归纳出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这样做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白评分标准、注意事项和失误原因,还可以让他们举一反三,通过一个问题懂得一类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心有感触,情为所动,豁然顿悟,跃跃欲试 五、上好作文讲评课 重视作文讲评课,从学生的习作中总结得与失。作文讲评课上好的学生习作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作用。 六、重视积累,每周一篇大作文。 每周做一篇同题作文,让学生在分析专家与优秀作文的得失中去领悟,再创造,再创新。学生作文在实践中有了很大进步!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课题组老师最感兴趣的事,而

4、让不同年段的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起天资来说,都是诗人。我们认为,只要是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并写出一篇篇发自肺腑的文章,那就是好方法。在实践中,我应用漫画作文教学方法、童话体作文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低年段:习作程序训练法。 低年段的习作训练是说话写话,以表达为主线, 说话起步训练。着重解决好学生敢说、爱说的问题 说完整话训练。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建立句子的概念。 说几句连贯话的训练。 说一段连贯的话、说一件简单的事的训练。 中年段:素描训练法。 中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

5、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念思维过渡,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因此,中年级学生必须从写童话体作文转向观察作文。而实践证明,中年级观察作文的最佳形式是素描训练 1、作前 指导学生一起观察一件事情或一个片断,明确观察的要求,观察的内容。 2、作中 重视说的训练。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3、作后 采用展示和交流的方法,在讲评中对习作作具体的指导。 高年段:读写结合训练法。 1、从读入手,以读代讲,以读促写。 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遍数多,还要熟读成诵。其次还要多做笔记,灵活运用。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途径。实验老师也很注重这一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最后,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的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 2从学生的实践活动入手,填充学生的素材,拓宽习作的空间。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积累创作素材,从而拓展习作的空间。 3、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要使学生能较独立的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