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5028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随着公路运输量日益增长和运输向重型化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渠化交通的 运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日趋严重。由于路面上产生过大车辙,会使:1) 路表过量的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2)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路面整体强 度,易于诱发其它病害;3)雨天车辙内积水导致车辆出现水漂,影响高速行车的安 全性;4)在冬季车辙槽内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导致行车危 险;5)使车辆 在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方向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由此町见,曲于车辙的出 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和服务质量。我国以前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小,基本上未形成渠化交通,且沥青面层较 薄,因此车辙没

2、有成为主要问题,路面设计规范也未考虑车辙设计。现在我国广泛 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缝及水损 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以及重型车辆的出现,沥青层厚度增加,路面车辙问题逐渐变得突出,必须引起重视。1车辙的类型路厲勵层 材料醫损沥青湿履土旖层下的一僵载參展踣而络构窿團14结构型车辙蹄而沥寺混凝土 材料被桂至轮 迹的两侧图15失稳型车辙.图13磨耗型车轍3 iff青起料虑基價基展地墓而形成高出库路表面的凸缘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夏季高温时,在交通的作用下,由

3、于交通的渠化,在轮 迹带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 车辙”根据它形成的原因,可分 为下列三 种类型:(1)结构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土路基、(底)基层、沥青面层等结构层的 强度不够引起的永久变形。它的特点是宽度比较大,两侧没有隆起,横断面呈凹 陷。(2)失稳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沥青面层进一步被压实及侧向流动的变形,这 种变形主要发生在重载车辆车轮经常作用的部位。其特点是车轮作用的部位下陷, 两侧向上隆起,看是一种槽沟。(3)磨损性车辙:这种车辙是人为性因素造成的。比如:有些车辆在雨雪 天气 里,为防止轮胎打滑,在车轮上加防滑链或使用镀钉轮胎,多发生在我国北方寒 冷地区。2、车辙形成的过程我

4、们知道,任何一种形式的沥青路面压实度都没有达到百分之 百,也就是说压实完的沥青路面还留有一定的空隙,正因为存在这种空隙,遇到高 温天气时,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特别是在重载、超载车辆的作用下,路面进一步 被压实,使沥青混合料产生了塑性流动,导致混合料中的矿质混合料原有的骨架被 重新进行排列。3、车辙形成的原因(1)采用的沥青结合料含蜡量高,沥青用量过多沥青中蜡的存在,在高温时 会使沥青路面容易发软,导致沥青路面高温稳定 性降低,出现车辙。同样在低温时 会使沥青变脆,导致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降低,出现裂缝,在水的条件下,会使路 面石子产生剥落现象,造成路面破坏,更严重的是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

5、 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在沥青过多的混合料中,沥青不仅起着粘结剂的作用,而且还起着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了粗集料的相互密排作用,因而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这种混合料遇到高温天气时,在车轮的作用下泛油、松软、滑动、发生塑性变形,形 成 车辙。(2)粗集料用量少,棱角性差。矿粉用量偏少。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过少, 矿质混合料形不成一定骨架。在这种结构的混合料中,集料实际上是悬浮在沥青砂 浆中,交通荷载主要有沥青砂浆承受着,在高温浆粘度变小,承受变形的能力急剧 降低,容易产生永久变形,形成车辙。再者粗集料表面光滑、棱角性太差,集料与 集料之间不能相互嵌剂密实极易滑动,集料与沥青的粘结性也不足,

6、集料表面不易 形成沥青薄膜,造成混合料粘结不好,在车辆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流动变形,造 成车辙。矿粉用量过少,与沥青形不成足够的胶结料,不能把集料与集料胶结在一 起,容易发生移动。特别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矿粉用量更不能少,一旦用量过 少不足以形成沥青玛蹄脂,沥青 有所富余,动稳定度不可能高。(3)混合料剩余空隙率太小,面层厚度不适,层间结合力太差。混合料剩余空 隙率太小,遇到高温天气时,在重载车辆的作用下,路面产生 的塑性变形无处藏 身,在车轮的多次作用下,出现相互排挤、来回移动的现象。车轮作用的部位下凹,两侧向上隆起,形成车辙。(4)外部环境车辆减速、急刹车、车轮作用次数过多、重载、超载、

7、高温天气、湿度过大, 这些也是产生车辙的原因。4、预防措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防止沥青路面产生车辙最有效的途 径。具体有以下措施:(1)选用高粘度沥青,使用添加改性剂的改性沥青。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直接 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所以粘附性是评价沥青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 标,因此,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具有 良好的粘附性,以保证沥青混合料有足够的高温 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在沥青中 掺加树脂类高聚物、橡胶类高聚物和树脂橡胶合金共聚物,町以改善沥青多方面的 流变性质。例如:提高沥青在使用高温(6000 时的抗流动性,使用低温时的脆 性,以及抗滑性和耐久性。(2)使用具有棱角性的集料,合理调整级配,增加粗集料用量。沥青路面的高 温稳定性是基于含量甚多的粗集料之间的嵌剂作用,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集料石质 的坚韧性、颗粒形状和棱角性。通常具有显著的面和棱角,各方向尺寸相差不大,近似正立方体,以及具有明显细微凸出的粗糙表面的矿质 集料在碾压后能相互嵌剂 锁结而具有很大的内摩擦角所以用于高等级路面的集 料必须符合现有规范中集料的 棱角性技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