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33946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参考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情景。【试题分析】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飞来双白鹄吴迈远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濆。“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群。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

2、。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注】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罗:网。缴:射鸟的箭绳。江濆:江岸。前侣:指前面飞行的成对的白鹄。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诗人为什么连用三个“双”字描述这对白鹄? 2“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诗歌的后十句是白鹄的告白,从这段告白中你读出了两只白鹄之间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艳歌何尝行双白鹄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

3、负汝去,羽毛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落纵横垂。”“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同,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都采用了以美禽起兴的艺术手法。B通过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对比,我们认识到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起兴不是与下文情节全无关系,而是有一定暗示的。C“十十将五五”是以白鹄结伴而飞,反衬出一对白鹄因雌鸟疲病而不得不分离的悲剧画面。D本诗采用拟人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反映出封建社会里夫妻别离的悲剧。 5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 一、1诗歌

4、开头四句描述了一对白鹄在空中嬉戏、邀游着,自由快乐亲昵的情景。一连用三个“双”,突出它们形影不离,恩爱之深。2这两句的意思是雌雄白鹄遭到了罗网和弓箭的伤害,生死分离;两个“逢”,写出了白鹄遭遇险境。这是故事由乐到悲的转折点,有过渡的作用,为下文写孤鹄的悲哀作铺垫。【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在诗中的作用,作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可围绕两个“逢”展开思维,结合“罗”和“缴”这些捕鸟的工具,可以理解出它们所面临的危险境遇。结构上,不难看出这是白鹄由乐转悲的转折点。3从上文的“孤叫”,可见它已是一只失去伴侣的孤鹄了。“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表现了它的极度悲哀。“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意思是本来打算同爱侣厮守在一起,度过每一寸时光。由此可见其恩爱之深,但现在“譬如空山草”一般“零落”。这段白鹄的心灵独白,像是对亡鹄倾诉心曲,很是感人。二、4A【解析】题中这首诗没有采用起兴手法。5同:都用了比的手法,都有人物的肖像描写。异:孔雀东南飞并序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艳歌何尝行双白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解析】结合课文的理解分析。注意题干问的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需要结合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