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3313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法制教育,让每一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各位领导、教师们、同窗们:你们好!受我们十四中的邀请,今天,我们应邀来给在座的同窗们做一次法律辅导。今天,我们带来了两名劳教人员。也许,我们有的同窗会问:她们是不是犯人,“不是”。下面我先就这两者的区别说一说,这样,人们也许对违法和犯罪才有更直观的感受。犯人,就是罪犯,是指经人民法院以行为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以及犯罪危害性为根据,以刑法规定为准绳,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处以死刑(涉及死刑缓刑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没收财产的人。劳教人员是指有严重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依法被决定收容于劳动教养管理所内接受教

2、育矫治的人员。从这两个概念中我们可以懂得:第一,性质不同。罪犯受到的是刑事惩罚,而劳教人员接受的是强制性教育矫治措施;第二,决定机关不同。罪犯是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判决的,其她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队和个人都无权做出,这就跟封建社会的皇帝对她的子民掌握着生杀大权,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体现。劳教人员是由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依法做出决定的;第三,严肃限度不同。罪犯最严重的可剥夺其生命,劳教人员的劳教期限为13年。目前来说,劳教人员的劳教期限一般在1年至2年之间。通过这几种方面的解说,我相信同窗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结识。人们如果常常读书、看报、或上网查询某些资料就会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呈上升趋势,始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非常注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两年又启动了“为了明天工程”,重新修订了未成年保护法等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为我们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本。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只有依托综合治理才干得到主线解决,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这样,才有也许获得抱负的效果。有人会问,是什么因素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讲几点:一、未成年犯罪的某些特点:(一)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据记录,至桂林市共审查起诉的228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1周岁不满16周岁的31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16.2%。平乐县

4、检察院至共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抢劫犯罪38人,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14人,占未成年人抢劫犯罪总人数的37%。(二)在校生和流失生犯罪增多。据记录,在上述未成年犯中,在校生占1%,流失生约占30%,特别是抢劫、盗窃类案件,在校生和流失生作案占绝大多数。某些中学生辍学或毕业后专门在某些中、小学附近抢劫、敲诈学生的钱财,严重威胁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三)团伙犯罪突出。由于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尚未成熟,单独作案没有足够的胆量和力量。因此,未成年犯罪的一般为二人以上共同作案。(四)暴力犯罪严重。兴安县检察院至月,共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9人,其中涉嫌抢劫88人,涉嫌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共41

5、人,涉嫌强奸1人,合计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1。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一)缺少必要的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因素。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逞能欲望强烈;谋求刺激时常显得很冲动而不考虑后果;做事沉不住气,易被激怒;喜欢制造恶作剧等),认知能力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想行为影响的能力差,而好奇模仿、盲目从众,争强好胜、逆反报复心理又强。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思维幼稚偏激,做事不计后果,如果缺少及时对的的教育引导,势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记录数据表白,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都是些文化水平低,是非观念差、心胸狭窄、情绪偏激、自控能力弱和平时不学法不懂法的孩子。(二)家庭教育缺陷的

6、影响。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本,使其潜伏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由于父母离异、早亡、判刑、下岗、农民务工等因素,对孩子无力管教,疏于管教,缺少温情交流或自身形象不佳,容易使孩子身心遭受创伤,形成自私、自卑、孤僻、乖戾、冷酷等不良人格,其内在人格缺陷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或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犯罪(举例:花季少年为什么会“激情犯罪”第一种案例)。(三)学校教育管理不当,缺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对的引导。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或者说,我们某些学校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空讲大道理,缺少道德实践,没有道

7、德实践,道德情感就没法建立起来,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水平又如何提高。开展法制教育,仅停留在对法律条文枯燥的解说,同窗们不爱听,因而难以入脑入心,效果可想而知。目前,在某些学校对某些“双差生”,不是热心协助,而是挖苦打击,使某些学生厌学、逃学、辍学而流向社会,破罐子破摔,从而加如了违法犯罪的行列。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分为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在非重点班,教师也按规定去上课,但学生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睡觉等违背校规的行为,只要不影响上课,往往不予以批评或制止。这样,某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背上了“差生”的思想包袱,从而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四)社会不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8、。目前,充斥暴力、凶杀、性爱、色情的影视、书刊和网络游戏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源头。未成年人对打杀、性爱画面极富好奇和向往,她们往往从开始观看,既而到模仿。这里有一种案例,雁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涉嫌强奸犯罪的被告人熊某(5岁),由于作案的当天在镇上的录像室里看了黄色录像,回家后就对邻居家仅8岁的女孩施暴。目前,网吧顾客中尚有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这些学生平时成绩不好,感到压抑,便在网吧打游戏寻刺激,找安慰。可进网吧需要钱,家人不也许给那么多零花钱,怎么办?变着法子去偷、去抢,等一下给人们进行现身说法的邱付江就是这样走上违法道路的。(五)专门机关打击和避免不力。某些专门机关和人员对某些未成年犯罪

9、嫌疑人采用简朴的抓了罚,罚后放的措施,对当事人起不到惩罚和教育的作用。有的片面强调未成年人保护原则,重罪轻判,特别是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缺少管教,使之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三、学校在防备学生违法犯罪上的对策。按照社会控制理论,当一种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依附力越强,对老式目的的追寻越投入,对社会常规活动参与越进一步,对老式价值观念和道德与法制观念的信奉越强烈,就越不会走向犯罪道路。我们懂得,家庭和学校都是重要的社会控制机构,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家庭正变得十分脆弱和不稳定,对社会控制功能和协助青少年社会化功能受到削弱,那么,学校有关功能的发挥则日显重要。(一)法制

10、教育要注重实际效益。我们常说,未成年人是国家的但愿,民族的将来,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但愿所在。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贯彻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法制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均有值得改善和完善的地方。法制教育的社会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制教育要提高效益,一要树立避免为先的观念,法制教育应当将重要精力放在树立学生的避免意识,指引学生的成长方向,规范学生的平常行为,避免学生受外界不法侵害等,让更多的独生子女可以健康成长。二要将法制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我们都懂得,法制教育对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非常必要的。但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只是最起

11、码、最基本的规定,更高的规定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国家是一种法治国家,未成年人要做一种合格的公民,就必须具有基本的法律素质,而法律素质是在从小开始故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下方能逐渐形成。三要抓住法制教育的内容核心。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决不是法律知识和条文的简朴灌输,而是一种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我们要通过法制教育,明确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树立未成年的法律意识,培养未成年人的宪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四要解决一种真正贯彻和具体操作的问题。开展法制教育,我们不能寄但愿于召开一、二次法制教育讲座或搞某些活动来解决我们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要设立法制教育的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长法制教育的内容,

12、列入教学筹划。并且把法制教育同道德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育寓于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故意义的诸如科技、文化、体育和娱乐等活动之中。通过这些故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受启发,从而理解哪些是社会所倡导,哪些是社会所反对的,自身应当做什么,怎么做,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行为意识。(二)加强观测和分析,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说,未成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有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到这里,我们有同窗会问,那尚有无激情违法犯罪。有,但那毕竟是少数的,绝大多数学生在违法犯罪后,均有比较明显的征兆。仔细观测和分析这些征兆,就能抓住教育疏导

13、的绝佳时机,防患于未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下面我具体说说在校生违法犯罪前后有哪些征兆:1、缺课逃学。缺课逃学是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失控行为,虽然不是每一种缺课逃学的学生最后都走向犯罪,但走向犯罪的学生中不少就是从缺课逃学开始的。在筹划某一犯罪行动之前,2、热衷交往。那些团伙犯罪的在校生,实行犯罪行为之前,交往频率往往明显提高,特别是与社会青年的联系。3、独来独往。在筹划某一犯罪行动之前,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常常喜欢独来独往,由于独来独往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隐蔽起来,使人们难以窥见其真正的思想。4、心事重重。在校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年龄偏小,在实行某项有预谋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总不免显得心事重

14、重。这重重心事中,有处心积虑的筹划,有初次作案的胆怯,也有对犯罪后果的紧张。但应当注意的是,学生们心事重重的因素诸多,其中绝大多数与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并无任何关系。因而,在调查理解的时候应更为细心一点,以免对学生导致不必要的伤害。5、谎话增多。谎话增多,是未成年人实行违法犯罪活动最基本的前兆之一。问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般很少得到教师的细心关照,有时甚至明知她们在撒谎,也不肯花过多的时间去揭穿谎言,理解真相。6、爱好特别。如果某个学生忽然间增长了某些很特别的爱好(如玩锁头),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要熟视无睹。、开销增大。开销增大常常是小错误的开端,如果任其发展,逐渐增大的开销必然会通过开辟新的财源

15、来解决供应局限性的问题。8、夜不归宿。没有确切因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行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精神萎靡。当学生显示出精神萎靡不堪的状态时,我们就应当认真分析理解其精神萎靡的因素,不应当简朴地想象为作业太多,缺少睡眠。10、成绩速降。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却没有明显的可以解释的因素,往往预示着学生某个不良行为的开始。因此,我们觉得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浮现某些不明因素的下降,教师和家长就要仔细排查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前后的校内外活动状况和家庭生活状况,找出一切也许的疑点,及时制止也许发生的不良行为。以上是我的某些个人见解,有些不一定对。如果人们觉得讲得对的就接受,觉得讲得不对的,仅供参照。谢谢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