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3041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20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教学风格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形成。青年教师追求教学 风格的前提,就是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江苏省泅洪县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高级 教师张林老师从教的前五年一直住宿在学校,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学生、熟 悉教材。正是在这几年里,他用心钻研、刻苦实践,为后来的教学打下了坚实基 础,为个人风格的形成创设了良好条件。所以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大胆实践、勇 于探索、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同时,教学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理 论的指导。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 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斯坦福大学教授盖奇认为,教

2、学的 最高境界可进人艺术之境,但必须有其坚实的科学基础,而想真正了解教学或成 功地从事教学的人,必须精通教学的理论和规律。因此,要形成教学风格,教师 必须首先掌握教育科学理论,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而不能硬搬教育科学中的条条框框。教学风格既不会光顾那些对教育科学理论一 知半解、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青睐那些不知教育科学为何物的“教书匠”。(二)树立教学激情,热爱学生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一个学富五 车、才高八斗的人,如果对教学不感兴趣,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

3、 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某种事物 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所以,兴趣可以使 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没有兴趣 的活动,是不可能产生激情的。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用生命的热情和 对事业的执著创造的。教学艺术是一种塑造人的艺术,从事教育者与其他艺术家 一样,要有一种感动人心的魅力,使受教育者如沐浴在春风中而潜移默化。要达 到这种境界,需要教学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积极的献身精神,以极大的 热情钻研教学艺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虽然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各有不同, 但各种风格所体现出来的

4、教师的敬业精神却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教师的工作对 象是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对学 生诚挚深厚的爱,是教师出于一种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关心下一代健康成 长的高尚无私的理性之爱,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只有把教 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才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而这种乐 趣又会强化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这就形成了乐教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可以这 样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乐教爱生”的精神,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树立知己意识,发挥个人优势知己,就是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还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和外部的关

5、系,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己行为 的对象。它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 的。比如,要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气质或哪几种气质的综合。因为不 同气质的教师由于情感和活动强弱、快慢不一样,教学上表现出来的个性风格也 就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多血质的教师上课如同演讲,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抑扬 顿挫,富有感染力,融语言、表情为一体。但缺乏毅力和耐心,对基础差的同学 不能很好地去辅导和教诲。胆汁质的教师上课时情感起伏较大。兴致高时,如滔 滔江水;兴致低时,冷若冰霜;爱时如火如茶,恨时只想把调皮、捣蛋者痛骂一 顿。胆汁质的教师教学能力强,有魄力,但脾气

6、暴躁,自制力差,激情不易控制, 常常影响教学效果。茹液质的教师上课慢条斯理,以理服人;善于提问,启迪思 路;富有耐心,性情随和;深人浅出,循循善诱;讲究板书,条理分明。但反应 较为迟钝,行为拘谨,碰到意外事情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缺乏教学机智。抑郁 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按部就班,细致平稳,缺乏表情,举止迟缓,照本宣 科。但他们往往理论修养较高,看待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为人老成持重,办事 有条不紊。不同的气质体现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的教学风 格。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己所长,发 挥优势,独辟蹊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那些异于别人

7、的生理 特点、能力系统、思维品质、个性倾向等。只有把自己的性情和教学统一起来, 使两者达到和谐发展,才能做到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才能有风格形成的沃土。正 如美国的克莱德E 柯伦在其名篇教学的美学中所指出的:艺术性的东西, 就是把技能和感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创造的成品赋有一种美。而美 国教育家弗雷塔科更进一步指出:“只有当教师拥有教育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 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所以,教师在 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把个性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四)模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形成成熟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风格,单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

8、的。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单凭自己的经验,“一条暗胡同,一任自己去摸索,走 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没有一个模仿学习的进程, 独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心理中的联想、类比,从科学意义上说就是思维 的模仿。科学上的仿生也可以说是模仿带来的创造。可见,模仿并不必然导致没 有创见。恰恰相反,模仿往往诱发创见,因为任何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其模仿 决不会也不可能像复印机。所以,关键在于辩证的模仿。其一,“取法乎上”,得其精髓。对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有鉴赏力,因为教 学风格的内部结构是多层次的。其二,模仿要适合自己的条件。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说的就是模仿要得

9、法,不要照搬。因为最好的方法,在某种情 况下可能是最坏的方法。其三,不拘一家,博采众长。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使用 上也是各异的。因此,去粗取精,适当运用,一模仿才能做到恰当。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 既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大胆探索、创 新,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切忌邯郸学步,故步自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 超越简单的模仿,那种“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由此可见,现代教学反思的新理念有助于推进教师由教学经验、教学中的模 仿行为走向教学的独创,融会贯通,最终达到教学风格艺术境界的水平,实

10、现 教学实践的提升与超越。经验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 识。教学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 情景的能力。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 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 20 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 教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教学

11、经验的不断积累,最终才能形 成其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一般来说,教员教学艺术风格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 段。一、模仿性教学阶段 本人由于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和独立教学工作的能力,所以主要模仿有经验老师及身边老师的教学设计方式、方法,教学法活动 往往是从搬用或套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开始。模仿性成分较多而缺乏个性。教学方 法表现为单一性,教学活动还处于一种随众状态。在这一阶段,由于精力多集中 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掌握的探索之中,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要求与探索还仅仅于 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层面。深知积极的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消极地停留在这一水平上。随着教学实践 的深入,伴随自己积极思考和周围的

12、评价以及教学的研讨活动,不断吸取他人的 成功经验,努力使自己课堂教学的自立因素不断增强。相信对教学独立性的积极 追求,促使其课堂教学水平开始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二、独立性教学阶段 伴随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员的课堂教学逐步由模仿教学进入到独立性工作阶段。独立性教学是教员教学艺术发展过程的关键阶段,它是教员形成教学艺术风 格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阶段,教员能够独立地完成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任务, 能够成功地把他人的教学经验吸收转化为适合自己特点的行动策略。针对教学内 容和学员学习的特点,独立地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善于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开始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教员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的语言的

13、艺术 性、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与技巧性,教学的情感意识和教学思维的敏捷性逐步增强。 在独立工作阶段,教员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开始显现。通过积极的观察与思考, 能够将他人的教学经验有机的吸收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征之中。三、创造性教学阶段 有了比较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使得教员教学的自信心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创造性教学阶段,教员课堂教学的特点突出表 现在教员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综合运用,自觉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的 最优化,追求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意识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学员学 习的规律与心理活动特征,有效地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教学信息反馈,以实现对反 馈的优化控制

14、;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努力使每个学员通过课 堂教学活动得到最好的发展。随着创新与开拓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教学 艺术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功能效应。当教员教学艺术的独创性在课堂教 学中呈现出稳定状态时,他的教学活动又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四、独特艺术风格的成形这个阶段,教员的教学艺术风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着独特而 稳定的表现,教员的课堂教学艺术呈现出浓厚的个性风格色彩。教员的课堂教学 活动与学员学习的内在规律相吻合,教员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风格,能针对不同 的学员和教学场所,进入自由充分的发挥状态。教员对课堂教学艺术及其效应进 入到自觉追求阶段,不断突破他人,也不断突破自己,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艺术, 从而由教学的“必然王国”迈入教学的“自由王国”。教学艺术是教员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应具备的一种素质。 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能进一步凸显教员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员学习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每一个教员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学习和积累教学经验,探 索并最终形成切合自身的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