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2786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2016-10-16)第一单元 空气一、空气的性质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 弹力 就越 大。4、比拟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二、实验答复: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

2、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说明空气会流动。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

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6、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给自行车轮胎充气篮球、排球、皮球充气玩空气枪气垫船等。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二、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3、空

4、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4、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场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5、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创造了“孔明灯。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二、实验答复: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方法有答: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答: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

5、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发现被烤热的纸杯这端行声,冷的那端下降。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3、做冷热空气对流的实验中,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烟会怎样流动答: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适宜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安在窗户下面,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

6、升越高,然后又开场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三、空气中有什么一、填空: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二、实验答复: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蜡烛燃烧一会儿熄灭了,瓶内的水上升了

7、一小截。说明:燃烧用去一局部空气,但瓶内还有空气。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答:火柴立即熄灭了。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3、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质答: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能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炮就是二氧化碳。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

8、浊。6、按以以下图中的方法,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答:杯底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7、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8、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1、把碎冰倒进枯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盖住杯子,等几分钟;3、小水珠出现在杯子的外壁上。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填空: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3、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安康

9、和动植物生长。4、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燃烧垃圾等。5、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三、问答题: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场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

10、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到达尽快冷却的目的。3、你能举出一些生命离不开空气的例子吗答:宇航员上天要带氧气;潜水员潜水要带氧气瓶;人憋气时很难受;登山运发动要携带氧气瓶;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4、通过你的调查,哪里灰尘最多答:车流量大,植被少,气候枯燥、建筑工地等这些地方灰尘最多。5、我们居室的空气质量怎样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答:植树造林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减少交通工具

11、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不燃烧垃圾燃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燃烧塑料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第二单元 冷和热一、冷热与温度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7、一杯

12、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二、答复:1、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答: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注的顶端保持水平。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下降的规律都是先快后慢。3、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答: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下降了。4、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答: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5、找出图中读温度计时

13、不正确的地方。二、热的传递一、填空:1、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3、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4、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5、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7、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翻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局部加

14、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8、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二、设计实验: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答:在一根铁丝上分别粘3根火柴。用酒精灯烤热其中的一端。观察。实验说明: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答: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液体受热上升,冷水下降,是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3、分析图中热的方式。三、加热和冷却一、填空:1、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到达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3、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4、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5、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二、实验答复:1、铜球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答: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去了。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酒精或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有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